灌溉

利用人工设施,将符合质量标准的水,输送到农田、草场、林地等处,补充土壤水分,以改善植物的生长发育条件。灌溉的主要对象是农作物,故又称作物灌溉或农田灌溉。

沿革

人类进行灌溉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查证已有5000多年(见农田水利)。灌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大发展是在19世纪。英国的工程师们于19世纪20~30年代,在印度河尼罗河上修建了第一批拦河枢纽和渠系工程,将洪水漫灌改为常年灌溉。此后,许多国家相继修建了大量的近代灌溉工程。到1900年,全世界灌溉面积达到4800万公顷,比18世纪末增长了5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为了满足人口急剧增加的衣食需求,灌溉事业再次获得大发展。据1985年统计,全世界灌溉面积达到2.2亿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16%。灌溉土地上农产品产值已约占农产品总产值的一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发展灌溉,1980年中国的灌溉面积已达4800万公顷,居世界首位。同一时期,印度、美国、苏联和巴基斯坦的灌溉面积分别达到3930万公顷、2400万公顷、1930万公顷和1530万公顷,居世界第2位至第5位。

基本原理

作物从种子萌发到成熟都需要水参与光合作用,形成植株体和籽粒。但作物消耗的水分99%以上用于叶面蒸腾和株间土壤蒸发,以调节作物体温、改善小气候和向植物体内输送养分。没有适量的水分供应,作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和损害。持续缺水,作物就会干旱致死。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作物需要的水分,主要由作物根系依靠细胞壁内外的渗透压力差,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只有当土壤中水分压力大于根系细胞内水分压力,水才能从土壤进入细胞。土壤水分的压力随着含水率的减少而降低,也随着土壤水的浓度增大而降低。因此,作物要求土壤含有一定数量和较低浓度的水分。土壤水分又是养分的溶剂,并能调节土壤中的空气状况与热状况,为作物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以利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在天然条件下,土壤水分状况往往难以满足作物的需要,在干旱地区和干旱季节尤其如此。灌溉除主要用于补充土壤水分外,对盐碱土可利用灌溉冲洗土壤中的可溶盐分以改良土壤;对稻田,可利用深水淹灌,消灭杂草和抑制稻苗的过速生长;在河流含沙率较高时,可利用含泥沙的水进行放淤肥田,改良土壤;还可将肥料、农药溶解在水中,进行灌溉或喷洒。灌溉还可起预防霜冻和预防干热风危害,以及防止土壤风蚀等作用。

灌溉技术

灌溉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适时适量向农田供水,掌握作物的需水规律是进行合理灌溉的基础。在不同的气候、土壤和农业耕作栽培条件下进行灌溉试验,可以测定作物全生育期和各个生育阶段的需水量。据此来制定作物的灌溉制度,包括灌水次数、灌水时期和灌水量。

为了将作物需要的灌水量均匀地分布在农田。要采用适宜的灌水技术。一般情况下,水稻采用建立水层的淹灌,小麦、牧草等密播作物采用畦灌,棉花、玉米、蔬菜等宽行作物采用沟灌,果树多采用穴灌。80年代以来,为了节约水量和提高灌水质量,喷灌、滴灌有较大发展。地下灌溉如渗灌等方法也有采用。

从水源引水到田间灌水要修建灌溉系统,一般包括灌溉渠首工程、输水配水工程及田间灌溉工程。当农田低于灌溉水源或渠道水位时,水可凭重力作用,流入田间,称为自流灌溉。反之,当农田高于水源或渠道水位时,需要动力提水,称为提水灌溉。在中国的灌溉面积中,提水灌溉约占一半。

灌溉不仅要求水量有一定保证,而且要求水质符合一定标准。对于绝大多数作物,要求灌溉水的含盐量小于1‰。在淡水资源不足的地方,选用耐盐品种和配合其他农业耕作栽培技术,灌溉水的含盐量允许提高一些,但一般也不宜超过3‰~5‰。对于其他有害物质,如挥发酚、氰、铬、汞、铅、砷、镉、油类等,在灌溉水中的允许含量,也都有规定标准。

展望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上灌溉事业大都面临水资源不足的突出矛盾,也存在着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灌溉效益以及防止灌溉土地盐碱化、沼泽化等问题。许多国家已把灌溉发展的重点从开发新灌区向改建旧灌区和加强灌溉管理方面转移。在吸取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灌溉技术将向着节水节能、优化调度、现代化的管理与监测预报等方向发展。在中国灌溉水资源已出现短缺的西北、华北和东北部分地区,推行节水灌溉,建立节水型农业,已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