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导弹

导弹的一种,它除了一小段有动力飞行并进行制导的弹道外,全部沿着只受地球重力作用的椭圆弹道飞行。弹道导弹是进攻性武器,它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包括:射程、战斗部重量与威力、命中精度、反应时间、基地生存能力、弹头的突防能力、使用环境条件及可靠性等。

图

射程是指从发射点到目标的距离,每种导弹有一个最大射程和一个最小射程,组合起来称为导弹的射程覆盖范围。

战斗部的威力和命中精度组合起来构成导弹的杀伤概率。战斗部的威力半径与装药的威力及目标的抗超压能力有关。如目标的抗超压能力是ΔP,核装置爆炸时以爆心为中心、R为半径的圆内产生的超压大于ΔP,则R就是该战斗部的威力半径。 R与威力(以百万吨梯恩梯当量表示)的立方根成正比。命中精度由落点的散布度,即圆公算偏差R1(或CEP)表示。R1是一个统计值,量纲是长度。其含义是每一发弹的弹着点落在以瞄准点为中心、R1为半径的圆内的概率是50%。导弹制导系统的精度越高,R1值越小。要摧毁一个点目标(目标尺寸比威力半径小得多时称点目标,反之称面目标),当R及R1已给定时,一发弹的摧毁概率P等于

公式 符号

所以当P值不变时,R1减少一半,战斗部的威力可以减少到原来的1/8。50年代的导弹,制导系统的R1值在几公里的量级,不得不采用大当量的核装置。一个携带1000万吨当量战斗部的洲际导弹起飞重量达150吨,只能放在固定发射点使用。60年代以后,R1降到1公里以下,威力也可减少到100万吨当量以下,起飞重量就减到几十吨的量级了。采用中制导或末制导,又可把R1降到几十米,弹头重量进一步减轻,为发展机动导弹提供了可能性。

反应时间是指接到命令到发射第一发导弹所需的时间。随着导弹技术的发展,固定发射的大型导弹的反应时间已由50年代的几个小时缩短到 1分钟左右。这就可能在敌方攻击导弹的飞行过程中把导弹发射出去。

为了提高基地的生存能力,地地弹道导弹基地的形式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50年代,由地面暴露阵地,掩蔽部阵地改为井下贮存,井口发射。60年代改为井下发射。地下井的抗超压能力提高到约2兆帕(21公斤力/厘米2),对导弹的电子部件也进行了核加固。70年代开始研究坑道机动发射和空中机动发射。采用抗和躲两种手段,是提高生存能力的发展途径。

为了提高弹头突破反导弹系统拦击的能力,装备了突防装置,如轻、重诱饵,干扰机或干扰丝等电子对抗手段。核材料贮备的增加,弹头小型化及分导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多弹头的发展。使用多弹头的目的是在进攻中增加一次攻击的弹头数量,使对方雷达的跟踪达到饱和,以牺牲一部分真弹头来换取一个或几个弹头的突防。如果单个弹头的突防概率是P0,则n个弹头至少有一个突防的概率就增加到1-(1-P0)n。70年代,又开始发展机动弹头,用机动飞行来躲避拦击,以提高突防概率。

为了不失战机,要提高可发射率和发射成功率。可发射率指贮存库及有关地面设备保证导弹处于良好技术状态所达到的导弹随时可供发射的概率。发射成功率指临射前测试合格的导弹正常发射获得成功的概率。提高这两个概率的基础是提高武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可靠性。

导弹的可靠性是一个统计概念。正确的设计是提高可靠性的基础,随着研制工作的进展,武器的可靠性可以增加。在定型后,抓紧生产、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可以把可靠性保持在一定的高度。加强对发射操作人员的训练,不出任何人为的故障,是保证高的发射成功率的最后一关。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