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制造

利用电子计算机的高速处理和大容量存储功能辅助产品生产制造的技术,英文缩写CAM。广义地说,计算机辅助制造是指一切由计算机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产品生产制造过程。

采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可以改善对产品设计和品种多变的适应能力,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加工速度和生产自动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竞争能力。

CAM系统

这类系统依自动化的程度分为四种类型。

(1)计算机生产过程监督 计算机对加工部件进行检测,当发现加工量偏离预定值时,计算机及时提醒操作人员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计算机只起监督作用,人工实现调节作用。这是一种较低级的控制形式。

(2)直接数字控制 用以代替生产调节回路中传统的模拟量控制部件,采用分时采样数据的方法,完成对仿真模拟控制单元操作的计算,再用计算得到的值循环调节各个生产回路。因此,一台计算机可控制多个生产回路。这种控制与加工过程直接联系。完成的控制动作有:给出最佳处理操作顺序,选择刀具的类型和规格,开启或关闭冷却液阀,选择适当的进刀量和速度,调整机器的其他有关参数。

(3)计算机管理控制 控制整个加工过程,使某些全局性能达到最佳,如产品成本、利润、成品率等。

(4)间接控制 为管理生产活动提供有关数据和信息,如对新产品的成本估计,确定加工计划,编制加工工艺流程清单和工时定额,实行生产和库存控制,编制材料计划,控制生产线平衡等。

应用

计算机辅助制造已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机械制造业以及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制造业。应用领域包括:

(1)机械产品的零件加工、部件组装、整机装配、验收、包装入库、自动仓库控制和管理。

(2)电子产品的元器件老炼、测试、筛选,元器件自动插入印刷电路板,波峰焊接,装置板、机箱布线的自动绕接,部件、整件和整机的自动测试。

(3)各种机电产品的成品检验、质量控制。

70年代后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逐渐结合为一体,用自动处理的方法实现从设计数据到加工数据的转换和传输。计算机辅助制造只有同计算机辅助设计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最有效地发挥计算机的功能,从而获得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