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裂缝处理

水工建筑物由于各种因素产生的裂缝的处理措施。其目的是恢复其整体性和抗渗功能,保持或增强结构强度和耐久性。由于裂缝是水工建筑物常见的缺陷,有些对安全威胁很大,一旦发现,必须查明原因,分别对待。由于不同种类的裂缝有不同的危害程度,因而应根据裂缝所在的部位和成因,以及建筑物的工作状态等差别,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和适当的处理时机。如一般裂缝都应尽早处理;混凝土温度裂缝宜在低温季节处理;对不影响结构强度、耐久性和整体性的轻微裂缝,一般仅做封闭处理或暂不处理。

裂缝的成因及分类

水工建筑物产生裂缝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设计不周、施工质量差、运用管理不善和遭遇地震、超标准洪水等意外情况,有的是由单一因素引起,有的则是多种因素所致。裂缝按成因可分为:沉陷缝、干缩缝、温度缝、应力缝、施工缝、滑坡缝、冰冻缝、振动缝等。

土工建筑物裂缝处理

可分下列各类。

干缩及冰冻裂缝处理

此类裂缝多产生在土体表面,呈龟纹状,危害性并不大,只需沿缝开挖后将表面封闭压实或在表面铺一层砂性土保护层即可。

沉陷裂缝处理

此类裂缝多产生在坝体与岸坡或河床与台地接合段、坝体合龙段、分区或分期填土交接处、坝下埋管部位、坝体与溢洪道边墙接触部位以及心墙或斜墙上。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开挖回填(图1)、灌浆、开挖回填与灌浆相结合等。

图 图 滑坡裂缝处理

此类裂缝多产生在坝顶、坝肩及背水坡,在水位骤降或地震情况下,迎水坡也可能出现。当发现滑坡裂缝后,首先要设法防止其发展,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开沟导渗、滤水还坡和放缓坝(堤)坡等处理措施(图2)。应当注意的是,滑坡裂缝不能用灌浆法处理,也不允许任意开挖附近基础的土料,以免破坏自然极限平衡条件。(见土工建筑物滑坡防治

振动裂缝处理

此类裂缝多产生在坝体与岸坡接合处、坝体与刚性建筑物接合处、坝顶或接近坝顶的坝坡上。处理方法根据裂缝深浅而异。裂缝较浅时,一般采用开挖回填处理。深层裂缝,则可采用开挖回填与灌浆相结合的方法。

混凝土建筑物裂缝处理

分为下列各类。

表面裂缝处理

表面裂缝一般对结构强度无影响,但影响抗冲耐蚀或容易引起钢筋锈蚀的干缩缝、沉陷缝、温度缝和施工缝都要处理,处理方法有五类。

(1)表面涂抹:即用水泥浆、水泥砂浆、防水快凝砂浆、环氧基液或环氧砂浆等涂抹在裂缝部位的混凝土表面,涂抹前需对混凝土面凿毛,并尽可能使糙面平整。

(2)表面粘补:即用胶粘剂把橡皮、氯丁胶片、塑料带、玻璃布或紫铜片等止水材料粘贴在裂缝部位。

(3)凿槽嵌补:即沿裂缝凿一深4~6cm的“V”形、“公式 符号”形或“公式 符号”形槽,槽内嵌填环氧砂浆、预缩砂浆(干硬性砂浆)、沥青油膏、沥青砂浆、沥青麻丝或氯乙烯胶泥(图3)等防水材料,当嵌填沥青材料或胶泥时,表层要用水泥砂浆、预缩砂浆或环氧砂浆封面保护。

(4)喷浆修补:即在经凿毛处理的裂缝部位喷射一层密实且强度高的水泥砂浆保护层。根据裂缝所在部位、性质和修补要求及条件,可分别采用无筋素喷浆、挂网喷浆结合凿槽嵌补等处理方法。

(5)加防渗层:即在产生多条裂缝的上游面普遍加做浇注式沥青砂浆或沥青防渗层,或加做涂抹式环氧树脂防渗层或喷浆防渗层。

图 深层裂缝处理

此法适用于对结构强度有影响或裂缝内渗透压力影响建筑物稳定的沉陷缝、应力缝、温度缝和施工缝。常用的处理方法是灌浆,也有沿裂缝面抽槽回填混凝土的。当裂缝宽度大于0.5mm时,可采用水泥灌浆;裂缝宽度小于0.5mm时,多采用化学灌浆;对于渗透流速较大或受温度变化影响的裂缝,不论其开度如何,均宜采用化学灌浆处理。

裂缝综合处理

此法适用于严重影响结构强度或可能影响建筑物整体稳定与安全的裂缝。处理方法是除对裂缝本身进行表面或内部处理外,还要骑缝加混凝土三角形或圆形塞,或采取预应力锚固、 灌浆锚杆、 加箍、加撑或加大构件断面等加固措施,有时还要辅以排水减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