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和西陵

清朝定都北京后的两个陵区。东陵在河北省遵化县,葬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帝及其后妃。西陵在河北省易县,葬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帝及其后妃。于1961年分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陵

在昌瑞山脚下,占地2500余平方公里,四周有三重界桩,作为陵区标志。南面正门为大红门,门外有石牌坊。主陵是顺治帝孝陵,建成于康熙二年(1663),背倚主峰,前有长 5公里的神道,抵大红门,布置有具服殿,神功圣德碑楼、石象生、龙凤门、石桥。陵前有碑亭、朝房、值房。陵的正门为隆恩门,门内有隆恩殿、配殿、琉璃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和宝顶。孝陵东为康熙帝景陵和同治帝惠陵,西为乾隆帝裕陵(见彩图)和咸丰帝定陵。诸陵地面建筑物比孝陵略有减少。乾隆帝的裕陵地宫用汉白玉石砌成,满雕经文佛像,工艺精致。咸丰妃那拉氏(西太后)的定东陵的隆恩殿和配殿栏杆、陛石皆用透雕技法,墙体磨砖雕花贴金,梁柱皆用香楠,都是清代建筑工艺中的精品。

河北遵化清东陵裕棂星门和方城明楼,1743年始建 西陵

以太宁山为中心,占地800余平方公里。主陵为雍正帝泰陵,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最南端仿东陵之制建大红门,门外石牌坊增为三座。门内神道长约2.5公里。陵本身和神道上设置都同东陵的孝陵近似。泰陵西为嘉庆帝昌陵、道光帝慕陵。泰陵东为光绪帝崇陵。其中慕陵体量稍小但做工考究,隆恩殿天花、裙板、雀替饰用龙纹,龙头突起,用楠木制作,加工精致,不加彩绘。宝顶呈圆形,不建方城明楼。

清代后妃另建陵,故东西陵还附有大量后妃陵,规制都低于帝陵。

建筑特点

清陵基本上仿照明陵,以始葬之陵为主,建主神道,总入口处建大红门和石坊,但两个陵区地形无环抱之势,各陵作平列布置,总体效果不及十三陵。各陵前部大体仿明陵,但限于地势,后部宝城建在平地而不似明陵倚山,地宫埋深皆浅,各帝陵石象生数量不等,体量较小。

参考书目
  1. 刘敦桢:《易县清西陵》,载《刘敦桢文集》(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