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丹达尔

浏览

图

法国小说家。原名马里-昂利·贝尔。1783年1月23日生于法国东部格勒诺布尔一个有产者家庭。父亲是律师,王权与教会的拥护者,1793年雅各宾党专政时期曾被列入共和国敌人的名单。斯丹达尔的母亲属于意大利血统,能直接阅读但丁和阿里奥斯托的作品,思想比较自由。斯丹达尔7岁丧母。外祖父是医生,思想开放,是伏尔泰的信徒,拥护共和派和自由主义观点,十分关怀斯丹达尔的成长。斯丹达尔幼年时期经常住外祖父家,在那里阅读大量书籍,如《罗马史》、卢梭的《新爱洛绮丝》以及布丰莎士比亚等名家的作品。

1796至1799年,斯丹达尔在格勒诺布尔的中心学校上学。那是法国革命时期按照资产阶级革新思想和教育制度建立的学校。少年斯丹达尔在那里受到新潮流的影响,对法国文学和唯物主义哲学有浓厚兴趣。他的数学成绩优异。1799年11月斯丹达尔到巴黎,准备投考有名的综合工科学校,但卷入革命的洪流。1800年随着拿破仑的大军到了意大利,进入米兰。米兰市民摆脱了奥地利的反动统治,欢迎法国革命军队的热烈气氛,给年轻的斯丹达尔以极大的鼓舞。意大利人民的热情,文艺复兴流传下来的优良的文化传统和辉煌的文学艺术遗产,都给这位法国青年以强烈的感受,后来他曾经长期在意大利居住,在那里写了许多著作。

斯丹达尔手迹

从1806至1814年,斯丹达尔重新到拿破仑的军队中任职。他跟随“大军”转战欧陆。1812年到莫斯科,目睹莫斯科在大火中化为灰烬。在拿破仑军队从俄国败退途中,他曾经担任后勤供应官的职务。在戎马倥偬中,他始终不忘情于文学创作。曾经宣传他的职业是“人类心灵的观察者”,力求掌握“认识人类心灵的伟大艺术”。

1814年拿破仑帝国倾覆,波旁王朝复辟,从此斯丹达尔长期侨居米兰,表明他对法国复辟王朝的对立态度。在意大利,他和当地革命力量以及爱国主义者站在一边,与民族解放运动中心力量烧炭党人有来往,因此奥地利警察一直在注意他的行动。他在意大利开始著作。1817年发表《意大利绘画史》。稍后,他第一次用斯丹达尔这个笔名发表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

1821年,意大利各地革命失败,爱国主义者大批被捕入狱。斯丹达尔也被奥国警察作为烧炭党的同情者而驱逐出境,回到巴黎,直到1830年“七月革命”,一直没有固定职业。他陆续发表美学论集《拉辛和莎士比亚》(1823~1825)、小说《阿芒斯》(1827)和《瓦尼娜·瓦尼尼》(1829)以及散文《罗马漫步》(1829)等。他的代表作《红与黑》于1829年动笔,1830年脱稿。1830年9月,他被任命为法国驻意大利的里雅斯特领事。奥国当局对于这位领事的任命不予认可。1831年,他改任驻教皇管辖下仅有七千人口的小城奇维塔韦基亚的法国领事。

《巴马修道院》插图

从1831至1842年,是斯丹达尔最重要的创作时期。1834年他开始写长篇小说《吕西安·娄凡》,至1901年始出版。后来写自传《昂利·勃吕拉传》,1909年出版。他写了一组中、短篇小说,后来收入《意大利遗事》(1855)。1838年,他用口述方式写成另一部杰作《巴马修道院》。

斯丹达尔的最后10年是十分困难的。经济不宽裕,疾病缠身,环境恶劣。1842年3月23日逝世。

斯丹达尔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他是有意识地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写出了象《红与黑》、《巴马修道院》、《阿芒斯》、《拉弥埃尔》等杰出作品的重要作家,虽然在他笔下并未出现现实主义这个名词。他提倡浪漫主义,而他提倡的浪漫主义实质上却是现实主义。在他的《拉辛和莎士比亚》里,斯丹达尔提出浪漫主义来攻击和反对代表现存秩序与传统精神的古典主义。他所谓浪漫主义显然和19世纪初叶法国浪漫主义诗歌所表达的精神是大异其趣的。他在上述论著的序言中宣称:“我们和那些……侯爵们是毫无相同之处的。”因为他提倡的是一种和封建传统文学严格划清界限的新文学。斯丹达尔反复申明艺术必须适应时代潮流,必须符合当前人民的信仰和习惯,为新的一代人而创作。他认为“一切伟大作家都是他们时代的浪漫主义者,表现他们时代的真实的东西,因此感动他们同时代的人”。他所说的“浪漫主义”,其实是指现实主义艺术的反对因袭、反对保守、挣脱传统的轨道的基本精神。

斯丹达尔是著名的游记作者,他生平发表过不止一部游记。他的游记也表现了现实主义的精神。例如《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这部三城游记,曾经引起歌德注意,并认为这是一部出自大师之手的杰作。他的游记不但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而且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斯丹达尔的第一部小说《阿芒斯》的副标题为《1827年巴黎一个沙龙的若干场面》,作者在《前言》中声明小说“以讽刺的笔墨描写企业家和特权阶级人物”。通过关于贵族青年奥克塔夫·德·马利维与阿芒斯·德·佐伊洛夫的爱情悲剧和对王政复辟时期巴黎贵族生活的描写,小说深刻反映了贵族阶级必然没落的趋势。

斯丹达尔第二部长篇小说《红与黑》展示了19世纪30年代法国社会的广阔图景,所以副标题是《1830年历史纪实》。小说从法国外省到首都巴黎,从社会底层到高级贵族,通过教会、政党以及各阶级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对查理十世统治下的法国政治斗争、社会矛盾、人情风物,作了真实的描绘。小说写一个出身低微的外省青年,有一定的聪明才智,在当地市长家中当家庭教师时,勾搭上主人的年轻妻子;后来又在巴黎勾搭上一个贵族小姐。市长夫人出于嫉妒,写信给贵族小姐的家长,揭穿了他的丑行。他一怒之下,开枪打伤了市长夫人。法庭以预谋杀人的罪名判处他死刑。斯丹达尔采用《司法公报》上一则情杀案的报道为素材,塑造了一个在当时有深刻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于连·索累尔。小说的重要意义在于围绕着于连的冒险行动,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真实面貌。特别是有关于连参与上层贵族密谋的描写,使小说在历史真实性、思想意义,甚至在艺术手法上,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红与黑》之所以成为一部深受读者欢迎的杰出作品,首先在于它的有血有肉的现实主义和描写几个主要人物的艺术魅力。

《红与黑》插图

斯丹达尔另一部杰出的作品《巴马修道院》,反映了1796至1830年意大利北部地区反抗欧洲封建势力“神圣同盟”的反动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的正义斗争。小说主人公法布里斯·台尔·唐戈仰慕拿破仑的伟大业绩,立志学习拿破仑,参加祖国的解放斗争。他跟随卷土重来的拿破仑和欧洲的封建武装作战。滑铁卢战役的描写是小说中出名的精彩篇章。

斯丹达尔故居

斯丹达尔在世的时候,他的作品并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他曾经宣称到1880年才会有人读他的作品,1935年他才会被人理解。现在,斯丹达尔在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已经得到公认。他在作品中对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物的内在思想感情的深入发掘和生动的描写,对小说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法国现代小说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中国,斯丹达尔的代表作《红与黑》和《巴马修道院》以及若干中、短篇小说,已有译本。他是中国读者熟悉的法国作家。

参考书目
  1. H. Jacoubet,Stendhal, Paris, 1943.
  2. Henri Martino, L'aeuvre de Stendhal, Histoire de Ses Livres et de Sa Pensée, Paris, 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