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烟公司

浏览

近代中国卷烟业最大的外资垄断企业,国际性烟草托拉斯英美烟公司在华的分支机构。1902年设于上海,垄断中国卷烟市场近半个世纪之久。

英美烟公司的总公司于1902年9月在伦敦正式成立,主要由英美烟草垄断集团帝国烟草公司和美国烟草公司出资组成,首任董事长为美国烟草大王J.B.杜克(1856~1925)。公司一开始即以发展在华业务为其主要目标之一,投资21万元,收购了上海的老晋隆洋行和美国纸烟公司及其在上海浦东的烟厂,职工总数只有 170余人,第一年销售额为12682箱(5万支装)。但英美烟公司充分利用帝国主义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取得捐税优惠待遇,在各通商口岸和中国自开商埠中广设分支机构,并利用买办销售机构和各级经销商,在中国领土上逐步建立起一个十分广泛、深入、控制严密的销售网。1914年选择山东潍县、安徽凤阳、河南许昌为推广美种烟叶的中心,引诱农民种植,建成了三个廉价原料基地。英美烟公司在上海、汉口、沈阳、哈尔滨、天津、青岛、香港、营口等地先后设有11个卷烟厂,6个烤烟厂,6个印刷厂,一个包装材料厂和一个机械厂。到抗日战争前夕,其在华各烟厂拥有卷烟机 453台,资本已增至2.15亿元,职工总数2.5万人。1937年销售额达111.8万箱,占该年中国全国香烟销售总额166.5万箱的67.2%。

在组织机构方面,1919年正式成立驻华英美烟公司,总揽在华所属企业之大权。1934年成立颐中烟草公司和颐中烟草运销公司,以回避中国人民抵制外货运动的锋芒。主要附属机构有1920年用买办名义组织的宏安地产公司,在各地广置地产,为建筑烟叶收购站、烤烟厂、栈房之用;有1921年与买办郑伯昭(1863~1959)合资组织的永泰和烟草公司,以利扩大销售业务;有1930年成立的启东烟草公司,专管东北业务,以对付日本在东北势力的扩张。

英美烟公司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攫取了高额利润,并凭借其特权和雄厚资本,严重压制了中国民族卷烟工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该公司因失去垄断供产销的特权地位,经营亏本,于1952年结束在华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