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希和

浏览

图

法国东方学家。1878年5月28日生于巴黎,1945年10月26日卒于该地。毕业于政治学院和国立东方语言学院。曾从法国汉学家E.┵.沙畹(1865~1918)等人学习。1899年成为印度支那古迹调查会(后改为河内法国远东学院)的资助生。1900年来北京。在北京期间曾参预使馆区镇压义和团起义的活动。此后至1902年共 3次来中国蒐集图书、资料。

1905年8月,伯希和受法国金石铭文与文艺学院和法国中亚考察委员会的委派,进行中亚考察。1906年8月底到达中国新疆喀什,直到1908年5月,对新疆的喀什地区和库车托木舒克的脱库孜萨来以及甘肃的敦煌石窟,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并在一些地区进行了盗掘,如在库车附近的杜勒杜尔和苏巴什挖掘了佛寺遗址,掠走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包括死文字文献。特别是1908年2月到5月,继英国A.斯坦因之后,他又攫取了敦煌写卷的精华部分数千卷以及幡幢、绘画等文物。这些文物和文献资料,现在仍在以《伯希和考察队丛刊》和《伯希和考察队考古学丛刊》之名陆续出版。

伯希和于1911年出任法兰西学院历史学与考古学教授。执教达34年。1921年被选为法国金石铭文与文艺学院院士。1925年起,负责主编欧洲的主要汉学杂志《通报》。1935年出任法国亚细亚学会主席。1939年被聘为中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伯希和掌握多种语言,有关考古学的著作主要有:《敦煌洞窟》(1922~1926)、《敦煌洞窟──伯希和笔记》(1981~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