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

浏览

中国的少数民族。(见彩图)云南丽江等地的多自称“纳西”,云南宁蒗、四川盐源等地的多自称“纳”或“纳汝”、“纳日”。中国的史籍中记载为“摩沙”、“磨些”、“末些”、“么些”等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定名为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维西、中甸及宁蒗县的永宁区、德钦、永胜、鹤庆、剑川、兰坪等县和四川省盐源、盐边、木里等县,西藏的茫康县也有分布。人口为245154人(1982)。使用纳西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彝语支。由于同汉族交往较多,群众多能使用汉语文。纳西族曾在古代有过表意的象形文字,称东巴文;另一种是表音的音节文字,称为哥巴文。但都未在群众中推广使用,只是记载了古代的许多诗歌、传说、故事和宗教经典。1957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方案。

纳西族 纳西族姑娘 族源

公元3世纪初,越嶲郡定筰县(今四川盐源)已有“摩沙夷”居住。8世纪末叶,在今丽江金沙江流域和盐源雅砻江流域也有“磨些蛮’的分布。从三国到唐初的数百年间,雅砻江以东的纳西族先民逐渐向西南迁徙;盐源以西金沙江流域一带的磨些族亦逐渐聚集于丽江地区并繁荣起来。定筰地区的磨些部落,在唐代曾有一部分渡过金沙江,向南进入洱海东部今宾川一带建立了“越析诏”,亦称“磨些诏”,为当时洱海地区六诏之一。唐代,蒙舍诏统一了各诏,建立了南诏政权。今丽江、永宁一带成为南诏、吐蕃角逐之地,先后为吐蕃、南诏所统治。

社会经济

丽江地区纳西族社会在唐代有了进一步发展,畜牧业生产居于社会生产的主要地位,铁桥(今丽江塔城一带)赶到南诏洱海地区进行贸易的羊群,一次即达千头以上。据《东巴经》记载,某个奴隶主的财产列有9个仆人、 7个奴女、9匹骡马、近百数的牦牛、近千数的羊,以及谷、麦、麻田地等。纳西象形文字“奴隶”、“奴隶主”等字正是在这一历史阶段创制的。

从10世纪初叶到13世纪中叶,丽江地区纳西族的农业生产超过畜牧业而居社会生产的主要地位。手工业也有了发展。元代丽江地区已出现“民田万顷”,“地土肥饶,人资富强”。1253年,蒙古征大理,由丽江东境渡江,木氏祖先麦良迎降,被授为茶罕章(丽江)管民官。1276年置丽江路,设军民总管府,麦良子孙世袭总管。丽江路隶云南行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进一步与内地紧密地联系起来。

明洪武十七年,纳西族首领木得被授为世袭丽江府土官知府。土司木氏对明廷极尽臣礼,输金助饷,纳粮认差,朝贡不绝。在明王朝的信任和扶持下,丽江土司用兵扩张势力,近及中甸、维西、德钦、盐井,远达四川巴塘、理塘,成为明代滇、川、藏交界地区的一大势力,明王朝并依之为统治这一地区的有力支柱。

明代中叶,丽江纳西族社会已进入了领主经济发展的阶段。土司对境内土地拥有所有权,占有直接生产者──农民;还直接经营“官庄”14处,役使 500户庄奴。各处官庄还设有查税所,商货出入均须纳税。明代后期,丽江地区由于受到邻县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影响,开始出现了土地的买卖和租佃,从而产生了地主经济。自清初起,领主木氏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领主、地主与农民、农奴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雍正元年(1723),丽江“改土归流”(世袭土知府改为流官知府),为地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纳西族虽早已进入封建社会,但各地发展不平衡。丽江、维西南部和永胜等地为地主经济的地区,并出现了资本主义因素;中甸县的金江、三坝等地区有领主经济的残余;维西县的北部、宁蒗县的永宁和四川的盐源等地基本上是领主经济的地区。

农业是纳西族的主要经济部门,主要产大米、玉米、土豆、麦类、豆类和棉、麻。金沙江“河套”地带,是著名的林区。玉龙山区植物种类繁多,以享有“植物仓库”之称闻名于世。地主经济地区的农业生产基本上已达到相邻地区的汉族、白族的水平。占人口10%的地主、富农占有60~70%的土地,农民向地主交纳地租,租率为50~80%。高利贷剥削残酷,年利率为100~300%。此外,有的地主还强迫农民每年为地主服无偿劳役一两个月,交纳“礼米”和贡献一定数量的土特产。这类地区的商业资本也相应地有所发展。抗日战争后期,中缅之间的交通为日本帝国主义所破坏,中印贸易活跃起来,丽江成为印度、西藏与内地贸易的枢纽,于是丽江城区出现了一些拥有巨资的商业资本家,其中有的是纳西族地主兼工商业者。这些地区,特别是丽江县的手工业比较发达,有铜器、铁器、皮革制造及纺织、造纸、缝纫、建筑、雕塑等行业。铜器和皮革制品远销接壤的民族地区。

在领主经济地区,土司占有几乎全部土地、水源、草场和山林。百姓向领主领得一块“份地”,除了向领主缴纳地租,还要为领主服无偿劳役,有的每年达150天。永宁地区的领主,还向农民征收渔税、畜牧税、门户税、公务税等30多种税, 甚至饮水、过路、 死人也要上税。百姓“犯罪”或无力还债就被降为“婢子”(男女奴隶)。婢子是最低的等级,分白、花、黑3种。白、花婢子是不住在领主家内的奴隶,黑婢子是领主家内奴隶。一说婢子阶级属性为半农奴半奴隶。他们长年为领主服无偿劳役,领主有权将婢子转赠或出卖。领主下设有总管、把事、 伙头、排首等大小头目, 残酷统治着纳西族人民。国民党统治期间,推行保甲制度,把土司制度与保甲制度结合起来,于是纳西族人民又加深了一层痛苦。

反帝反封建斗争

广大纳西族农民曾不断举行起义,反抗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清嘉庆七年(1802)傈僳族和纳西族农民联合起来进行反抗地主和清朝统治者的斗争。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丽江白沙、束河一带农民在和卓的领导下举行起义,反对地主和贪官污吏侵占农民田地。清宣统三年(1911),纳西族人民和邻近各族人民聚集黄山哨起义,沉重打击了地主反动腐朽统治势力。纳西族人民具有爱国反帝的传统。20世纪初,法帝国主义攫夺云南七府矿藏的开采权,英帝国主义入侵云南的片马,遭到傈僳、纳西等族人民的痛击。

1936年4月,由任弼时、贺龙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的一支部队在北上抗日途中到达丽江城。群众热情欢迎红军,在石鼓准备船只,协助红军渡过金沙江。红军在丽江开仓济贫,释放在狱农民,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民族平等政策,增强了纳西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播下了人民革命的种子。此后,金沙江沿岸的纳西、汉等族人民不断联合起义,进行“抗租”、“抗税”斗争,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横征暴敛和残酷统治。

1948年,在中共云南地下党组织领导下,纳西族人民在农村建立了“农民抗敌协会”等组织,团结广大群众,继续进行抗租、抗粮、抗兵斗争,准备迎接全国解放。1949年4月,中共云南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武装力量解放了剑川,极大地鼓舞了纳西族人民。同年5月,丽江人民组织大规模“五一”游行示威,迫使企图进驻丽江的国民党军队退缩不前。中共云南地下党组织还领导丽江人民自卫队积极进行游击战争,自卫队指战员多是纳西族。

文化艺术

纳西族创造了优秀的文化和艺术。纳西象形文字产生于1000多年前。最初为东巴教徒传授使用,写《东巴经》,故亦称为东巴文。13世纪初年,又创造了一种表音文字,叫哥巴文。《东巴经》卷帙浩繁,是研究纳西族社会历史发展、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的宝贵资料。对这两种文字产生的时间尚有不同看法(见东巴文、哥巴文)。

明代丽江土司木氏努力学习和传播先进的汉文化,土司木公的《雪山始音》等六部诗集,木青的《玉水清音》诗集,木增的《云薖淡墨》诗集,得到了明代学者杨慎徐霞客的赞许,《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分别选收了木公、木增的诗。到清代中叶,又出现了一些传世的诗文作品,如马之龙的《雪楼诗钞》,桑映斗的《铁砚堂诗集》,都有一定的造诣,反映了当时汉族文化在纳西族地区的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纳西族广大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创世纪》,是一部著名的长篇史诗。还有《游悲》、《相会调》等都是以浪漫主义为手法、富于独特的民族风格的文学作品。在生产劳动或民族节日中常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民间流传较广的有“喂麦达”、“哦热热”、“阿丽丽”等古老歌舞曲调。乐曲以笛子曲、口弦曲、葫芦笙舞曲较为普遍,优美清新,粗犷有力。《白沙细乐》和《丽江古乐》是有名的两部大型古典乐曲。

纳西族老人在演奏古老的乐曲 云南省丽江县纳西族人民参加“七月骡马会”

著名的寺庙建筑,如丽江白沙“大宝积宫”、“琉璃殿”、“大定阁”、“五凤楼”(福国寺内)及束河“大觉宫”等,是一群明代建筑,其技术既揉合了纳西、汉、藏3个民族的传统风格,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壁画颇有艺术价值,表现了纳西族人民吸收汉、藏艺术以丰富自己艺术创作的智慧。

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

20世纪40年代末期,大部分地区的纳西族人民的家庭是一夫一妻制,夫权很大。但在永宁和盐源的部分纳西族中,50年代初期还保有以女性为中心的家庭制度等,随着婚姻法的贯彻,旧有婚俗等已有改变。人死后,自古通行火葬,清末后部分地区开始盛行土葬。

纳西族男子的服装大体与汉族相同。丽江纳西族妇女身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围腰,穿长裤,披羊皮披肩,缀有刺绣精美的七星,旁缀日、月,表示勤劳之意。宁蒗纳西族妇女着长可及地的多褶裙、短上衣、青布大包头,佩大银耳环。

纳西族传统节日有“正月农具会”、“三月龙王庙会”(现为物资交流会)和“七月骡马会”。此外,还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火把节等。

过去纳西族比较普遍地信仰“东巴教”,它是一种多神教,天、地、山、水、风、火等自然现象和自然物都被视为神灵。在明代,喇嘛教传入丽江地区,曾为部分纳西族群众所信仰。道教、基督教都曾先后传入,但信仰者不多。

建国后的变化

1949年7月1日,丽江解放。1953年进行了土地改革,1957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1961年4月,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成立。现在全县干部的60~70%是纳西族干部。由于兴修水利,增加灌溉面积,改良土壤,实行科学种田,粮食产量成倍增长。林、牧、副业也有了较大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纳西族地区的工业主要是个体小手工业和少数工场手工业,现已有机修、 采煤、发电、电机、化肥、 造纸、水泥、毛纺、化工、制药等中小型工业企业。他们生产的藏鞋、包银木碗、铜锁等民族手工业产品,行销各个藏族地区;劳保皮手套、 各类皮褥子、虎牌猪鬃、 窖酒等名牌产品,已成为外贸出口物资,享有盛名。过去,纳西族地区没有公路,行羊肠小道,人背马驮;现在丽江地区70%的村都通了公路,90%的乡都通了公共汽车。过去丽江地区中学极少,有的县没有中学,多数乡村没有小学;如今仅丽江县就有40多所中等学校,适龄儿童都上了小学。以往纳西族地区缺医少药,经常流行多种疾病和瘟疫;现在医疗卫生人员遍及乡村,基本上消灭了流行的疾病,人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