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籁体

浏览

意大利文Sonetto,英文、法文Sonnet的音译,又名十四行诗。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其起源说法不一,最初流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后传入法国,于16世纪时又自法、意传入英国。依据分节与韵脚不同,商籁体又分为意体和英体两种。意体十四行诗,又称彼特拉克体,由两节四行诗两节三行诗组成,押韵前两节一般是abba、abba,后两节六行或两韵变化,或三韵变化;英体即莎士比亚体十四行诗,又称伊丽莎白体,由三节四行诗和两行对句组成,押韵方式一般为abab、cdcd、efef、gg,“五四”以后这种诗体即被介绍到中国。闻一多、孙大雨等人较早尝试这种诗体的创作。闻一多在《谈商籁体》一文中说:“这体裁是不容易做”,“一首理想的商籁体,应该是个三百六十度的圆形;最忌的是一条直线”。还在1925年,孙大雨就在《晨报副刊》发表十四行体诗作,到新月派《诗刊》时期,作品日臻成熟。陈梦家说孙大雨的几首新诗“给我们对于试写商籁体增加了成功的指望”(《〈新月诗选〉序言》)。朱湘1927年1月在自办的《新文》杂志上发表了第一首十四行诗,以后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后来收在《石门集》(1934)里的71首意体和英体十四行诗,被认为是这一诗集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是“新诗坛上一个巨大的收获”(柳无忌《朱湘的十四行诗》)。曹葆华的诗集《寄诗魂》和《落日颂》中,也收入多首十四行诗。40年代初,冯至集中写了27首十四行诗,有《十四行集》(1942)出版。作者认为这一诗体“正宜于表现我要表现的事物;它不曾限制了我活动的思想,而是把我的思想接过来,给一个适当的安排”(《十四行集·序》1948)。将十四行诗移植到新诗创作中来,是丰富新诗体式的一种艺术尝试,但由于这种西洋诗体层次转合、用韵变换都要求较严,一些诗人所写的作品便不能不囿于形式限制而显出结构、语言不够自然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