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戏

浏览

戏曲剧种。用中州官话演唱。因粤东闽南称中州官话为“正字”或“正音”,故名正字戏或正音戏。流行于以海丰、陆丰为中心的粤东和闽南地区。1975年,潮安县从古墓中出土的明宣德七年(1432)六月的手抄本《刘希必金钗记》卷末题:“新编全相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卷终下。”“正字”,即指正字戏。可见距今 500多年以前,正字戏已在当地流行。

正字戏是元明南戏的一支,从闽南传入粤东。主要曲调有正音曲、昆曲两种,也有部分杂曲、小调。其正音曲曾受弋阳腔青阳腔、四平等腔影响,一唱众和,且多滚白、滚唱,常出现大段的“畅滚”。乐调分重六、轻六、活五、反线等类,并有头板、二板(中板)、三板(快板)、牵句等节奏变化,常用曲牌有〔山坡羊〕、〔四朝元〕、〔驻云飞〕、〔锁南枝〕等。昆曲分笛曲与唢呐曲, 常与“正音曲”混唱,曲牌有〔梁州序〕、〔刮地风〕、〔泣颜回〕、〔铁莲灯〕等。杂曲包括福建调、道士调、乱弹和吹腔。福建调来自闽南七子班;道士调即师公调,出自粤东;乱弹和吹腔,来自广东西秦戏班;小调多为民歌俗曲,有〔青铜宝镜〕、〔花鼓调〕、〔一匹绸〕、〔琵琶词〕等。伴奏乐器“正音曲”以龙舌兰壳制的大管弦为主,配以三弦、竹弦等;昆曲、杂曲等以笛和唢呐为主。

传统剧目分文戏和武戏两类。文戏著名的有4大苦戏:《琵琶记》、《白兔记》、《荆钗记》、《葵花记》;4大喜戏:《三元记》、《月华记》、《五桂记》、《满床笏》;4大弓马戏:《马陵道》、《千里驹》、《忠义烈》、《铁弓缘》。武戏大都为连台本戏,如《三国》、《隋唐》等。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剧目为《槐荫别》、《百花赠剑》、《张飞归家》、《金叶菊》、《换乌纱》等,并改编演出了《琼花》等现代戏。脚色行当分红面、乌面、白面、老生、武生、正旦、花旦、白扇、公末、帅主、婆、丑12行。专业演出团体现有陆丰正字剧团。名演员有陈宝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