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天王府

浏览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原址为清两江总衙署。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并定都南京,后改名天京,将总督衙署扩建为天王府。1864年7月19日天京沦陷,天王府遭湘军破坏,曾国藩又在此重建总督衙署。天王府是太平天国最高权力机构,洪秀全在这里曾接见外国使者,举行“金殿议事”,发布《天朝田亩制》,批订洪仁玕的《资政新篇》。后期朝仪《朝天朝主图》也是以天王府内的金龙殿为中心而设计的。辛亥革命后为孙中山临时总统办公处。1927~1949年先后为国民政府蒋介石的总统府。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王府东起黄家塘,西至长江西街(碑亭巷),南起利济巷和科巷,北至浮桥、太平桥。宫城有内外二重。外城名太阳城,周长十余里,内城名金龙城,城外有壕。太阳城正门为天朝门,门前为御沟,沟上建桥,桥前设照壁,其他建筑有牌楼、钟鼓楼、下马坊、朝房等。金龙城正门为圣天门。建筑有东西朝房、正殿和穿堂、二殿、三殿、内宫等。正殿荣光殿,俗称金龙殿,重檐彩绘,高大雄伟。宫后部为后林苑。正殿东西两侧为花园。清军占领天京时,天王府建筑被焚毁,现存大殿、暖阁、穿堂、西花园及大殿前东西两庑均为清末和国民政府时重建。

西花园水池中的石舫建于清乾隆年间,太平天国时重新修建。相传天王洪秀全经常来此,并曾召开过重要军事会议。石舫长12米,宽4.5米。1954年在西花园水池内,打涝出天王洪秀全的“纶音碑”碑额、碑座以及石鼓,1976年在西水榭(即夕佳楼)附近发现了“侍卫府胡衙”石碑等文物。1951年郭沫若题写的“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碑”立于天王府照壁前。天王府现在为江苏省政协等机关使用,设有专人负责文物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