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1891~1962)

浏览

图

现代小说家、翻译家。原名李家祥。四川成都人。1891年6月生。他在中学时代就饱读中外文学名著,擅长讲述故事。1911年曾参加四川保路同志会运动。次年,与郭沫若王光祈等同班毕业于成都府中学。后到四川泸县、雅安县知事公署任职。

李劼人于1912年开始写作,自1915年底起,先后任《四川群报》主笔、编辑和《川报》社长兼总编辑,其间写了大量时评、杂文等,并用“老懒”的笔名发表了近百篇文言和白话小说,以讽刺、幽默的笔触,暴露社会生活的黑暗面。1919年6月,他参与发起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并主编该会《星期日》周刊,该刊和《川报》对新思潮在四川的传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19年底,李劼人到法国勤工俭学,学习和研究法国文学,并以很大的精力从事译作。留法期间,他为国内的报刊写作散文和通讯,并创作了日记体中篇小说《同情》。

1924年9月李劼人回国后,一面怀着实业救国的愿望兴办工厂,一面从事教育工作。1925年9月,他集资创办了嘉乐纸厂,1933年秋起,还在重庆民生机器修理厂当过一年多厂长。1925至1933年间,他先后被聘为成都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并在一些中等学校兼课。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翻译、改译了一些法国文学作品,创作了10余篇短篇小说,其中,《编辑室的风波》曾被茅盾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他这时和30年代中期写的短篇小说,经自己筛选后,编为短篇集《好人家》(1946)。

1935年5月起,李劼人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学创作。从这时到1937年6月,陆续写成三部各自成篇而又具有连续性的长篇历史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三部小说都以作者的故乡四川为背景,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十几年间四川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革,写了直接导致武昌起义的辛亥年四川保路事件,因而被郭沫若称之为“小说的近代史”(《中国左拉之待望》)。在艺术上,三部小说都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氛和地方色彩,一些细节描写细腻而生动,显示了作者广博的社会知识和善于描绘风土人情的本领;整个作品体现了鲜明的中国气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抗日战争期间,李劼人作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的主要负责人,积极参加抗战文艺运动和其他爱国救亡工作。1948年,他写成长篇小说《天魔舞》,作品揭露了抗战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群魔乱舞的现实,是李劼人文学创作的又一收获。

从1921至1949年,李劼人翻译法国长、短篇小说和剧本20余种。主要有:莫泊桑《人心》,都德《小东西》、《达哈士孔的狒狒》,卜勒浮斯特(普鲁斯特)《妇人书简》,福楼拜《马丹波娃利》、《萨朗波》,埃德蒙·德·龚古尔《女郎爱里莎》,法莱士《文明人》,维克多·马尔格里特《单身姑娘》,罗曼·罗兰《彼得与露西》,左拉《梦》(与他人合译)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劼人历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成都市副市长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副主席等职。文学创作方面,除写有少量散文和短篇小说外,主要致力于三部历史长篇小说的修改和重写工作。

四川人民出版社从1980年起陆续出版了《李劼人选集》1至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