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

浏览

一种用皮制(或纸制)的平展玩偶演出的戏剧形式。它借助灯光把由人操纵的玩偶影像投射在半透明的屏幕上,供观众欣赏。它在许多国家中盛行,虽在表演形式、影人造型、音乐舞蹈及剧目内容上有所不同,但都以操纵为其表演方法,具有傀儡艺术的特点。

国外皮影戏

最早兴起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土耳其等亚洲国家,随后传入欧美各国。皮影戏的产生和兴盛,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甚至在近代某些国家中仍作为一种祭礼仪式演出。后来发展起来的欧美国家皮影戏则是一种娱乐性的戏剧艺术。

印度尼西亚的皮影戏,俗称爪哇影戏,又叫“瓦扬皮卫”,是印度尼西亚剧种中最古老的艺术。11世纪时,皮影戏已很盛行。最初它大概是拜佛祭祖仪式的一部分,至今仍在演出前焚香祈祷。皮影戏的表演者被称为“铃吉特”,与僧侣一样受人尊敬。演出的影幕长10尺,高8尺,表演者坐在灯下,操纵影人,同时用脚叩打金属板伴奏,左手敲打箱子,来指挥乐队,并随着影人的动作诉说台词。“瓦扬”的影人是用水牛皮刻制成,面部富于怪诞的情趣,双臂过长,关节活动少,透明度差,照射在影幕上成为灰色的影子。演出一般由晚间至次日拂晓,剧目内容多取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以及印尼民间传说和为民族自由而斗争的故事。自18世纪以来,皮影戏成为岛上惟一的大众艺术形式。

巴厘的皮影戏与爪哇基本相同,但人形较大、音乐较差,其宗教色彩较爪哇更浓。在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也都有皮影戏。

印度尼西亚皮影戏人形

泰国的皮影戏叫作“南”。大约在12世纪通过马来半岛传入泰南地区,与爪哇影戏相似,表演是通过幕后的火光,将影像投射在挂起的白色屏幕上,使人观看影子。“南”的影人较大,没有活动关节,实际用两根棍支撑着影人进行表演。由于这种影戏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泰国的新舞剧艺术“孔剧”,在亚洲舞剧中享有盛誉。

马来亚、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国也都有过皮影戏,形式与爪哇、巴厘的影戏大同小异,可能是受爪哇影响而发展起来的。

印度的皮影戏形式与爪哇、巴厘、泰国等相同,似有相互承袭关系。其影人是半透明的皮影,在露天广场表演,演出时间也是从晚间到凌晨。

土耳其称皮影戏为“卡拉居士”,在15世纪颇为流行。它的对白切中时弊,幽默辛辣,语言隽永。16、17世纪时成为从割礼到宫廷娱乐和一切喜庆仪典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演出。19世纪后在斋月期间,是人们惟一的娱乐形式。

“卡拉居士”在表演时一面耍弄影人,一面说着台词,一般没有脚本,没有音乐伴奏,以对话为主,内容是艺人现编现演,对话的长短取决于艺人的才思,还要善于模仿各种各样的人和动物。土耳其的皮影人是用骆驼皮制作的,关节能活动,雕刻较简单,着色方法有特色,影人有35~40公分高,适于演滑稽戏。土耳其的皮影戏对埃及、沙特阿拉伯、突尼斯、摩洛哥等国都有一定的影响。

伊朗皮影戏在14世纪时已经出现,波斯历史学者瑞师德丹丁曾指出:当成吉思汗儿子继成大统的时候,有中国的演员到波斯,演员在幕后表演特别的戏曲(指皮影戏),证明那时传入波斯。据说土耳其的皮影戏,是由波斯流传过去的。

日本是以偶人著称的国家,皮影戏却远不如木偶戏那么发达。《日本游戏史》中说,在1674年时日本已有职业性的影戏演出。日本剪纸影戏的人形,是用黑纸或油纸制作的,用长竹签子耍弄做出各种动作。现代在日本有代表性的影戏班有藤城清治的“木马座”、藤泰隆等人的“稻草人座”。

欧美的皮影戏,大都受亚洲的影响,最早出现在意大利,遂形成欧洲影戏形式。影人是黑色的,不涂彩色,影子的大小利用影人在幕后的不同距离来表现。当时的内容,大都是东方的,后来改用了自己的剧本。16世纪传入法国,据说是由神父居阿罗德将中国影戏介绍给法国。法国称中国影戏为“昂波齐说哇”(Ombtescninoises),1770年由多米尼克·塞拉芬在中国影戏的基础上,创建了法兰西影戏,直到20世纪仍有“黑猫”剧院和其他影戏班在演出。

德国的皮影戏,据说在17世纪已经出现,但大都是法国的。20世纪初,中国的皮影戏才正式传入德国。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有能演中国影戏的“三梅影戏班”及民间影戏班在活动。

皮影戏传入英国的伦敦大约在 1776年前后, 曾以“美丽的影子”的名称演出,后渐衰落。

苏联影戏的影人,是由着色的皮革、油纸制作的,在灯源和幕布之间,由操纵者用小木棍或金属线耍弄影人。19世纪托罗佩茨市的民间影戏很出名,1918年艺术家N.C.叶菲莫夫兄弟,在莫斯科组织影戏剧院,1937年在莫斯科建立了影剧院。80年代莫斯科皮影剧团还在演出,保留的剧目有《猫的房子》等。

匈牙利的爱斯特木偶剧团于1972年发展了皮影技术,用3个平列的灯源照亮银幕,使皮影直接上银幕。

美国最初的皮影戏据说是希腊移民将“卡拉居士”带去的,在芝加哥、底特律可见到,但很不普及。在美国的纽约,惟一的中国皮影职业剧团“悦龙皮影剧团”每年在各地巡回演出60场左右,受到观众欢迎。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有皮影剧院,也在进行演出。

非洲的埃及、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等也都有过皮影戏的演出,现代已逐渐衰亡。

古代埃及的影戏《弓箭手乘的船》

在皮影戏广泛流传影响下,德国人洛特·赖尼格尔发明了第一部长动画片《艾哈默德王子历险记》,随后有德国舒马赫的《哈里发之鹤》(1923)、日本坪内逍遥自编的儿童剧《戴古式礼帽的人与猴群》,使影戏电影化盛极一时,后来被有声电影所代替。

中国皮影戏

中国皮影戏“以纸糊大方窗为戏台,剧人以皮片剪成,染以各色,以人举之舞。所唱分数种,有滦州调、涿州调及弋腔,昼夜台内悬灯映影。”(《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演出剧目有故事情节,使观众得以艺术欣赏。中国皮影戏,由于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种类较繁杂,故名称各异,但习惯统称为“皮影戏”。

起源与流传

皮影戏的起源大致有3种观点:

(1)影戏源于西汉说。此说由来已久,影响较大。持这种观点的人大都以汉武李夫人事为依据。《史记》、《论衡》、《汉书·外戚传》、《法苑珠林》、《搜神记》都记述了李夫人之事。北宋高承在《事物纪原》卷九中说:“故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夫人无已,迺使致之,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之望见之,仿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历代无所见,宋朝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吴蜀三分战争之像。”可见后人所谈影戏始于汉,恐系按史载推论所致。

(2)唐代已有影戏说。有人认为,唐代的文化是很昌盛的,故“影戏始于此亦在意中”。《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中也说“西安为汉、唐所共都,文化艺术自易相承,更以今日现状推定唐时影戏当已盛行”。此外,日人印南高一谈到“影戏在当时已经存在,在唐太宗时期据说就有由五音六律编成的音乐,来配合演出影戏的事”。经查不见书载,此说系民间传说,不能作为论史的依据。而唐诗、传奇中,亦无一句提及影戏之事,故若定唐代尚缺佐证。

(3)影戏始于北宋说。影戏出现在北宋是宋代多种书籍证明了的。如张耒的《明道杂志》、高承的《事物纪原》、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灌园耐得翁的《都城纪胜》、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旧事》以及宋无名氏《百宝总珍》等,都对影戏作了较具体的记述。近代学者周贻白,孙楷第等认为,影戏兴于北宋是可信的。

宋代的皮影戏,除以纸窗为台“用彩色装皮为之”的皮影戏外,还出现过①“似即以手势为之”的手影戏;

(2)“用真人来模仿影人的举动以资戏笑”的乔影戏;

(3)偶而为之的仿戏,“戏于小楼,以人为‘大影戏’。”从影戏的种类,可以看出宋代影戏的发达。

《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汴梁的著名影戏艺人,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等9人。《武林旧事》中说,南宋临安(今杭州)有著名影戏艺人22人之多,其中已有女性艺人。《百宝总珍》说,宋代有1200个影人角色,表演剧目丰富,雕刻技术也有很大提高。

据《百宝总珍》说,当时有“亡国十八国,《唐书》、《三国志》、《五代史》、《前后汉》,并杂使头一千二百头”。这反映出皮影戏在宋代已能演出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历史故事戏了。

北宋末年,宋室南渡临安,艺人也随之四散,从而形成影戏的广泛流传,在客观上使皮影戏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大普及。影戏艺人流散到各地,与当地的民间艺术结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皮影戏。

皮影戏流传国外,主要在元代。因为蒙古军队中,曾一度将影戏作为主要娱乐手段,又随着用兵中亚,将皮影戏传入波斯、阿拉伯地区,随后又传入南亚和欧洲。

明代对戏剧有较严的禁令,因此皮影戏发展缓慢。到清代,王公大臣、驻防将军分赴各省任职,皆携带影戏箱,以供娱乐。这种情况,促使皮影戏再度遍及各地,在各省盛行一时。清中叶禁戏严厉,影戏遭到摧残,一蹶不振。因民间尚有雄厚的群众基础,才免遭灭绝。

现状

清亡后,由于战火连年,社会动乱,皮影戏景况日渐萧条。清末北京原有20几家影戏班,较有名的有甄永恒的西天合、路福元的福顺班、路宗有(1883~1967)的德顺班、李昆及李脱尘(1880~1939)的庆民升班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仅残存一个德顺皮影社,即现在北京皮影剧团前身。滦州影戏发源地的冀东地区,影戏班子遍及村镇,仅乐亭一县就有30多个。较有名的有葛家班等4大影戏班。东北地区,自清以来都有影戏班,大都在城镇茶馆中演出,仅沈阳一地就有30几个影戏班。陕西、湖南、湖北等地的皮影戏,多是业余性质,农闲时则演,农忙时则散,较为机动,演出活动较多,仍很活跃。台湾的皮影戏,原有15个剧团,最著名的是高雄县张德成的华东皮戏团,现仍在演出。

在这段时期内,路宗有、李脱尘、张叫(又名戆番)等在演技、唱腔、剧目上有所创新,对影戏的研究做出了成绩。

抗日战争中,福建漳州以皮影戏的形式宣传抗日救国,演遍漳州市,深受欢迎。1943年中共冀东特委组织苏旭、张茂兰等著名艺人,成立了新长城影社,创新剧目《玉田从军》、《光明之路》、《血泪仇》等,宣传了抗敌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皮影戏得以恢复和发展,到80年代有专业剧团约15个,业余班、队几千个,从业人员有数万人,举行了4次全国会演,发掘了《闹朝歌》、《火焰山》等一批传统剧目,新创了《鹤与龟》、《两朋友》等剧目,改革了皮影人和灯光,提高了表演技巧。湖南、北京、黑龙江、陕西等皮影剧团,6次出访欧洲、日本,获得很高的艺术评价和荣誉。1980年成立了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1984年7月文化部等8单位在北京举办秦晋皮影艺术展览,展现了中国古代皮影雕刻的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出现了一批为皮影戏艺术作出贡献的艺术家,如导演、艺术家虞哲光,多年研究木偶皮影艺术,并编写了《皮影戏艺术》专著。知名的皮影戏演员中,有北京的路景达、湖南的何德润、唐山的齐永恒、陕西的李占文、湖北的陆春元、黑龙江的傅荣魁等人,都有重大贡献,在国内外有着一定的影响。

分布

经过历史上两次流传,为皮影戏与地方戏曲结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各地皮影戏创造了条件。据不完全统计,近代皮影戏分布的情况大致如下:

河北省因是元、明、清三代都城(北京)所在地,又是“滦州影”的发源地,因此,皮影戏较为活跃。由于继承的派别和演唱方法的不同,又分为东西两派。东派活跃在乐亭、 宝坻、玉田、蓟县、昌黎、 丰润、遵化、抚宁、 三河、迁安、秦皇岛、平谷、 顺义等县和唐山、天津市; 西派包括有涿县、良乡、深县、易县、 定县、涞水等县和北京、保定、石家庄市

山西省的“纸窗影”流行在晋南地区,包括侯马、运城等地;“纱窗影”则盛行于晋中地区。

辽宁省皮影戏活跃在海城、营口、岫岩、新金、复县及凌源、喀左县等地。

黑龙江省的“东北影”、“照条儿”大都盛行在哈尔滨、双城等地区。

浙江省的皮影戏,较流行的地区是桐乡、海宁一带,其影人雕刻风格和雕工都与北方的不同,是否是南宋临安影戏残留下来的一种,尚待考证。

安徽省的广德地区,皮影戏较为活跃。

福建省皮影戏远不及木偶盛行,但闽南皮影戏在漳州、 泉州、龙海、漳浦、诏安、 长泰等地是很流行的,并将皮影戏流传到台湾。

湖北省的皮影是用纸雕刻制成,皮影戏在农村极为盛行,仅云梦一县,现有62台皮影戏,武汉、荆州、黄陂等地也很活跃。

湖南省皮影戏很盛行,在长沙、衡阳、衡山、浏阳、益阳、常德、汉寿、宁乡等地,约有2000个皮影戏在演出,极受农民欢迎。

青海的“灯影戏”也很普及,仅海东就有近80个灯影班,西宁、湟中、湟源、大通、互助、乐都、贵德等地的灯影戏很活跃。

陕西省的皮影戏是比较著名的,活动也很广泛,西安、长安、醴泉、华县、华阴、富平及渭南地区都很盛行。

甘肃省皮影戏大都活跃在兰州、庆阳、环县等地区。

台湾省的皮影戏,流行于高雄县的凤山、冈山一带,曾有十多个皮影戏剧团。最近在台北市举行的“民间剧场”中,皮影戏称为最热门的剧种,演出极受欢迎。

山东、内蒙古、江苏、四川、广东等省,均有皮影戏在活动,但不及其他省市普及。

制作与特点

影人的制作,因地区和用料的不同,可分为皮影和纸影两种。皮影人的头型,有的采用赛璐珞片制作。

皮影戏剧本

皮影选用兽皮刻制影人,是自宋代以来的传统方法。《梦粱录》载“原汴梁都,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装饰,……”以后又改用牛、驴皮为原料。制作的过程是将兽皮硝软、刮薄、压平、形成半透明体,然后再经绘画、雕镂、染色、涂油几个工序,完成舞台上表演的影人形象。

纸影是将纸裱糊三、 四层,阴干后再雕刻、 上色、两次涂油以达半透明,方能成形。

影人原为七八寸,现已增大至二尺左右,其结构一般分为头(包括帽、须部分)、上身、两臂、两手、两腿(包括足部分)五个部分。在表演时,一般使用三根杆子将影人控制住,一根安在影人的颈部(叫主杆),另两根安在手部(叫手杆),这样可以支配影人做出任何动作来。现在有的为了影人迈步、踢腿等动作,而增加了两根腿杆。在传统节目中,是以唱为主,动作为辅。在现代题材中,对影人的动作要求,则更加严格准确。

李脱尘操作皮影表演

皮影戏是一种傀儡艺术,它不同于其他表演艺术,有自己的特点:

(1)影人形象是人造的,并由人来操纵表演,具有傀儡艺术的特点;

(2)影人在影窗上出现的是半侧面形象,人物和景物均依托在平面的幕布上,因此它具有平面艺术的特点;

(3)平面的影人和景物的雕镂、色彩的透明,又决定它具有透视艺术的特点。

皮影戏在人员上精干简练,七八人就可演出。舞台、道具简便灵巧,方便深入群众,这是其他剧种所无法相比的。

剧目及音乐

皮影戏是个历史悠久的剧种,剧目极为丰富,宋代剧目,除个别流传下来外,大部分都无人详知了。各地残留下来的剧目,也很不完整,据1915年编印的《燕影剧》,也仅有77部剧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唐山市搜集的皮影连台本戏130多部,后又毁于文化大革命和地震灾害之中。

据现有资料分析,皮影戏自宋代以来,多以演史为主,这些传统剧目中,分为整套(连台本戏)和单出(单折子戏)两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创作、改编了一批新剧目。

整套戏中历史故事戏有《万仙阵》、《松朋会》、《隋唐演义》、《五锋会》、《炎天雪》、《混元盒》、《彭公案》等103种。

皮影的雕刻

单出戏中历史故事戏有《胡迪谤阎》等28出,民间故事戏有《夜宿花亭》等22出,神话故事戏有《天仙送子》等19出,滑稽故事戏有《教书谋馆》等12出。

新创作和改编的一批剧目,现代题材有《玉田从军》、《半夜鸡叫》、《聪明的伊敏》等30出,神话题材有《三打白骨精》、《秃尾巴老李》等19出,寓言童话题材有《鹤与龟》、《两朋友》、《猴子的心》等12出。

此外,活跃在广大农村的皮影戏,剧目很丰富,但在内容上,大都是传统剧目,连台本戏也较多,剧目亦繁。

由于皮影戏的历史久远,它的原始音乐和唱腔,已无法详知。据最近发现的闽南皮影戏《朱文》剧本来看,全剧选用了[驻马听]、[桂枝香]、[小桃红]等 9支曲牌,均是宋代流行的词体歌曲。在清《拜经楼诗话》中谈影戏是“熏衣高唱弋阳腔”,这可以说明古代皮影戏,是有着自己的声腔和曲牌的。

由于地区、语言、音调、爱好的不同,具有地方特色的皮影戏,按唱腔和音乐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演唱当地戏曲或民歌小调为主,没有明显的独特唱腔。例如湖南皮影戏,借鉴了湘剧、花鼓戏和长宁调音乐;湖北皮影有的唱楚剧唱腔,有的唱打锣腔;山东皮影唱山东大鼓或木板快书;江苏、浙江皮影唱本地的高腔;福建龙溪纸影戏唱曲艺“锦歌”等等。

另一类是有自己独特的唱腔,例如河北滦州影的影调唱腔;甘肃影子戏的陇东道情;陕西皮影戏的碗碗腔、阿宫腔、弦板腔以及商洛地区的商洛道情、安康地区的安康道情;青海的灯影戏等。

皮影的唱词多为诗体,分5、7、10字句。另有一种“三赶七”特别句子,它是由3、4、5、6、7字句的各一对所组成,句式格律很严,除7字句末尾可增字外,其他均不得增减一字,这是皮影独有的词格。

皮影戏的伴奏乐器,一般有二弦、月琴、三弦、笛子、唢呐和打击乐器,个别的还用小铜钟、简板、四胡等乐器。

影响

皮影戏的形成和发展,汲取了其他艺术的精华,但随着皮影戏的发展,也不断影响着其他剧种,例如评剧、唐剧、龙江剧就是直接吸收滦州影的唱腔和表演形成的地方剧种。陇剧、华剧、陕北碗碗腔的形成,在不同程度上也受到了皮影戏的影响。就是大剧种京剧,也与影戏有着密切的关系,梅兰芳的《金针刺蟒》、程砚秋与尚小云的《琵琶缘》、杨小楼与孙毓堃的《莲花寺》、杨小楼与梅兰芳常演的《鄱阳湖》等,都是撷取了影戏的若干情节补缀而成的。此外,京剧的《混元盒》、《全本硃痕记》、《全本金锁记》、《全本兰蕙奇冤》等,都曾从皮影戏的《全部混元盒》、《牧羊圈》、《六月雪》、《十五贯》中吸取艺术精华。著名京剧演员刘鸿升、郝寿臣等人,都曾“钻筒子”唱过皮影戏。

皮影的操作

皮影戏对现代艺术形式也有很大影响。德国的浑司楼在《人们的剧场》中指出:“谈有声电影的来源,不能不崇拜中国影戏,是个开山鼻祖了。”剪影动画片的发明者,德国的洛特·赖尼格尔在20世纪初,就开始研究中国皮影戏艺术,在其启示下,拍摄了第一部长动画片。皮影戏也为中国剪纸电影的创造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的皮影艺术,自传到外国后,不少国家都有皮影剧团演出中国的皮影戏,如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三梅班”、美国的“悦龙”。中国皮影艺术的雕刻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欧美、日本一些国家的艺术组织,不断收集中国皮影雕刻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法国及其他国家的博物馆都藏有中国的皮影雕刻。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