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分析

浏览

运用定量分析、业务分析和行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种现代经营分析体系。包括:经营基础分析、财务分析、市场分析、劳务分析、生产分析、物资分析、经营信息管理分析等。具体分析方法都是从会计、统计、工业工程、应用数学和行为科学等学科中借用来的。

分析方法

(1)定量分析。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综合地表现在财务报告中。把财务报告中的实物指标和货币指标结合起来,能从不同角度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在定量分析中,通常采用会计和统计的分析方法,如比较分析、因素分析、结构分析、平衡分析和边际分析等。

(2)业务分析。以货币和实物单位表现的各种经营活动结果指标的分析。对于经营分析而言,业务分析要解决的问题是分析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经营活动是怎样进行的。业务分析包括工程分析、管理分析、组织分析等内容。

(3)行为分析。企业的经营活动是根据人的行为进行的,因而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人的作用主要指每个人的能力和积极性,而决定集体效率的是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在行为分析中,通常采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对个人行为、群体行为,以及产生这些行为的心理进行分析。

上述三类方法的结合应用,实际上是把企业看成一个系统,沿着系统的层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揭示出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特性分析

在经营分析中,通常用收益性、生产性、成长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等五个特性概括企业的经营现状。其中的每一特性都用几个不同的指标描述,然后将五种特性绘制成经营分析图(图1),借以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

图1 经济分析图

经营分析图的绘制方法是:先画出三个同心圆,再将其平分为五个区域,分别代表收益性、生产性、流动性、安全性和成长性。同心圆中最小圆代表同行业最低水平,中间圆代表同行业平均水平,又称准线,最大圆代表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在五个区域内,从圆心开始以放射线形式分别画出相应的指标线,指标的刻度及同心圆的大小,由相关指标及同行业水平决定。在此基础上,将本企业有关指标分别标在各指标线上,并将各点连接成一封闭曲线。如指标处于标准线以内,说明该指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需加以改进;如接近或位于最小圆内,说明该指标处于极差状态,是企业经营的危险标志;如指标处于标准线以外,说明该指标处于理想状态。不同的指标通过经营分析图反映出企业经营的不同状况,大体可分为:

(1)稳定理想型(图2)。它表明企业经营素质好,企业应采取积极推进策略,掌握由稳定理想型→成长型→稳定理想型,或稳定理想型→积极扩大型→稳定理想型的一般规律,使企业健康发展。

(2)保守型(图3)。它表明企业过分强调财务安全,属保守型经营素质。企业应积极改善市场策略,开拓新产品,进行技术改造,促使企业向稳定理想型发展。

(3)成长型(图4)。这是经营状况处于恢复期,而财务方面未能适应快速发展情况出现的图形。此时企业应注意筹措资金,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4)特殊型(图5)。它是拥有特殊技术的企业所显示出的图形。对此,企业要注意增加销售并积累资金,促其向成长型进而向稳定理想型发展。

图2 图3 图4 图5

(5)积极扩大型(图6)。这是从量的角度积极扩大时出现的图形。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根据详尽的利润计划扩大营业内容,投产高附加值产品,同时注意节约,促使企业向稳定理想型发展,避免向活动型、均衡缩小型转化。

(6)消极安全型(图7)。它表明企业在维持消极经营。这时企业应充分利用财务方面的优势,提高生产、销售、利润等增长率,同时促使企业开发产品,使企业经营向积极扩大型进而向稳定理想型发展。

(7)活动型(图8)。这是企业销售额急速增长时常见的图形。企业应制订长期利润计划,采取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充实企业资金,以促使企业经营由活动型向成长型进而向稳定理想型发展。

(8)均衡缩小型(图9)。这是一种最差状态的图形,所有经营指标都低于标准线,问题成堆,很少有改进、更新的余地。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应认真研究其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明确企业的前途。或者设法使企业由均衡缩小型向活动型进而向成长型、稳定理想型发展,摆脱倒闭厄运;或者确认企业无法继续经营,主动申请清算,以图再生。

图6 图7 图8 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