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优势理论的概述

浏览

后发优势理论的概述

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AlexanderGerchenkron,1904-1978)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所谓“后发优势”,也常常被称作“落后得益”、“落后的优势”、“落后的有利性”等。格申克龙对l9世纪德国、意大利、俄国等欧洲较为落后国家的工业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一个工业化时期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其工业化进程和特征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与先进国家(如美国)显著不同。”他把这些差异归纳为八个对比类型:

(1)本地型或者引进型;

(2)被迫型或者自主型;

(3)生产资料中心型或者消费资料中心型;

(4)通货膨胀型或者通货稳定型;

(5)数量变化型或者结构变化型;

(6)连续型或者非连续型;

(7)农业发展型或者农业停止型;

(8)经济动机型或者政治动机型。

在这八个对比类型中,每一项对比类型相互之间的组合形态是由各国的落后程度来决定的。

通过对各个组合形态的研究,格申克龙得出了六个重要命题: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其工业化的起步就越缺乏联系性,而呈现出一种由制造业的高速成长所致的突然的大突进进程;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在其工业化进程中对大工厂和大企业的强调越明显;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就越强调生产资料而非消费资料的生产;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人们消费水平受到的压力就越沉重;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其工业化所需资本的动员和筹措越带有集权化和强制性特征;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其工业化中农业就越不能对工业提供市场支持,农业越受到抑制,经济发展就越相对缓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