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养生操

浏览

我的身体一贯虚弱,经常感觉气短头晕,走路都有气无力。最突出的一点是,蹲在地上稍久,一站起来满眼发黑,脑袋象被掏空了一样,站都站不稳,得赶快扶着墙,才免得跌倒。

去医院也没有用,经常吃药,效果不明显。后来一位老中医对我说,你这不算什么真正的病。很多人都有过蹲久站起两眼发黑瞬时晕眩的感觉。中医认为此为肾亏血虚的征象。气血不足,站起来时血液不能及时输往人体高点的脑部,出现短暂的脑部缺血。吃药是其次的,其实要以提高身体素质为主,要重视养生之道。他介绍我看《养生月刊》,说上面登有许多好的养生知识,从中可以得到启示。并说养生不是一时可速成之事,必须长期坚持,持之以恒,方有成效。

自此与《养生月刊》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期必读。对其中有关养生的章节,一字不漏地反复揣摩,仔细体会。最了解自己身体的人莫过于自己了,我结合自身状态,针对自己编了几节养生操,并坚持多年风雨无阻操练,自己觉得身体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告别了整天浑身无力、软软绵绵和空空虚虚的感觉。并欣喜地发现,蹲久起立,再无眼黑头眩的情形。吃得下,睡得香,走路轻轻松松,家住五楼,上下楼梯一溜小跑,气不喘,腿不累。邻居说我越活越年轻了。

限于篇幅,现介绍其中“童子拜观音”一节加以说明。原是结合我有一次登泰山时的感受而创编。泰山石级天下闻名,传说古代有个妇人虔诚信佛,每年九月九要从山脚一步一叩头到山顶烧香还愿,一直坚持到老。73岁最后一次登山时,已无力上到山顶,只到半山腰,已经动弹不得,坐在路边,含笑升天。现在半山泉边有块大石颇象一位老妪。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立了规矩,满七岁的男童要由大人领着,从山脚爬到山顶朝拜。此即为“童子拜观音”。童子爬山,两腿一屈一伸拾级而上,是很累的。坚持日久,则身轻如燕,健步如飞。我就取其两腿屈伸作为主旋律,编排我的这节养生操。

具体做法:晨起,喝白开水三杯,洗面,大便,清水洗净会阴、生殖器和肛门。这些前奏曲完成后,步出户外,找空旷人稀之处,站定,双目微闭,深吸三口真气,全神贯注,只当身外一切均不存在。冥思中想象已抵达泰山脚下石级前的空地。挺伸双臂,左弯腰,右弯腰,踢左腿,踢右腿,各做四个八拍。这是准备运动。之后取马步,两脚稍离开站立,与肩齐直。弯腿半蹲,站起立直,蹲一次向左前方前进一步,共100步。相似作法向右做100步。深幅下蹲,蹲到不能再下时起立,站直,再做下一次。每做一次前进一步,共前进100步。然后,后退做100次。深蹲是真功夫,能连做200下,没有一年以上的功力是做不到的,即使年轻人也难以做到。那就先练半蹲,等腿力提升、血脉畅通以后再练深蹲。开始能做几下算几下,别强求,日久自会功成。注意做时保持微闭目,意念中有一股气自脑门发出,有序地运行体内,随着下蹲而运气至丹田(脐下腹部),继而随着起立而气运至脑顶。数数可以使意识更专注,又练记忆力,从一数到100,一次不能多,亦不能少,必须认真数数。如此体脑并用,既锻炼了身体,又锻炼了意志。

老年朋友不妨试试,一个月后就会感觉到身体的变化,有点身轻体健的样子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