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养生之道概括起来有哪些内容?

浏览

养生又称摄生,是护养、保养生命,以达长寿的意思。中国的养生之道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方法众多,功效显著。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情志调摄、饮食调理、生活起居、房事调谐、劳动运动、气功吐纳、保健按摩、药物调理等八个方面。

  情志调摄养生《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古人十分重视心理因素在健康长寿方面的作用。中医学把人的情志活动归纳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简称“七情”。并认为七情失常是内伤的主要致病因素。所以,平时要注重情志调摄。养生首先要养心修德。思想开朗,心胸豁达,精神乐观,注重道德修养,对物质生活不要过分奢求,遇到逆境要善于排解,这样才能心理安定,意志不乱,气血调和,不易发生疾病。所谓“乐者寿”、“仁者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其次,还要勤于用神。就是要勤奋学习,善于用脑,潜心事业,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这就是所谓的“智者寿”,许多高龄科学家和革命家用一生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另外还要注意保持心理平衡。对于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则可采用自我调节的方法,通过琴棋书画等诸多活动,来转移或宣泄。人与自然也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养生必须顺应自然,不仅要适应季节气候的变化,还必须注意生活起居的调整。

  饮食调理养生古代养生家提倡:“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存在于各种食物之中。老年人的饮食应该是五谷相杂,精粗结合,荤素搭配,以素为主,并适当添加些鱼类和乳类。口味宜淡忌咸,少吃过甜、过辣食品。还要养成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的良好饮食习惯。忌烟,少喝酒,少吃零食。讲究饮食卫生,忌食腐败变质的食物。生活起居养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保持正常的人体生物钟的运转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和休息,采取积极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适度的劳动和体育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防止早衰。无论是运动还是劳动,都要掌握“适度”二字,就是使人略感疲劳即可。古代健身运动有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十二段锦、回春功、太极拳(剑)等。现代健身运动有散步、旅游、舞蹈、练功十八法等。不论采用何种锻炼方法,均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收到养生健身的效果。气功吐纳养生气功古称“服气”、“吐纳”、“炼气”等,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医疗保健运动。它通过主动的自我心理活动,去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数千年的实践表明,它不但可以防病治病,增智益寿,还可以涵养道德,陶冶情操。学习气功,要有气功师指导入门,应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老年人,不宜练得太杂,只要精通一门功夫,就会很好地起到健体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保健按摩养生这是一种简便易学、效果显著、无针无药、无任何副作用的养生方法。它运用持久有力、均匀柔和、刚柔相济的各种手法,揉按经络,刺激穴位,使气血营卫循经络运行,达到通经和血,祛瘀化滞的目的。一般有穴位按摩、皮肤按摩、手掌按摩、足反射区按摩等多种方法。

  药物调理养生药物调理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虽然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但食补的作用较弱,见效缓慢,对于体虚较甚,阴阳气血严重失调者,单靠食补在短期内很难见效。药物在补偏救弊方面的作用大于食物,因此药补不能忽视。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调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