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7篇400、500、600字

浏览

文章含读《陶校长的演讲》有感、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396字)等400字、500字、600字左右的读后感7篇,供您参阅。

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_396字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

“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是的,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如果,我们生病了,还能去学习知识吗?还能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是的,我们现在虽然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从事了教学工作。但我们仍要继续学习,充实自己。有了学问,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所以,我要多看书,多思考,学问才能更加广阔。

“第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是的,工作的好坏对我们的未来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工作都能培养我们的办事能力和责任心。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是的,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有了学问,还要有道德的人,这样,就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利的人。

陶校长的每天四问,我要每天都要做到,而且也要求我的学生也能做到“每天四问”。这样不断激励自己一点点的进步。

读《陶校长的演讲》有感_431字

陶校长的演讲主题是“每天四问”:身体有没有进步,学问有没有进步、工作有没有进步和道德有没有进步。

第一问:身体友们有进步?答:因为我比较偏胖,所以跑步不行,我一定要加强锻炼。

第二问:学问有没有进步?答:没有,还下降了。因为一年级的时候,我总是名列前茅,于是我太骄傲了,我建的沙子城堡也塌下了。所以我明白了老师的座右铭:“骄傲可以使‘房子’塌下,也会前功尽弃”的意思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第三问: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答:没有。最近是我们组打扫卫生,我是拖地的,也是最晚下去的一个,而且我是一个人拖全班的地。所以我管它三七二十一,随随便便地拖一下就OK了。我看了陶校长的第三问,感到特别惭愧。我发誓,下回我要将地拖出一层“皮”来。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答:有一点。以前我不喜欢和同学打交道,可是现在好了。但是在家里偶尔会发一点小脾气。

陶校长的每天四问,都有我的不足,所以我要对自己要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改善,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成语随随便便:不多加斟酌,怎么方便就怎么做。如: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至嘱’者,非常之嘱也,岂容随随便便,置之不顾!”又如:所以我们讲‘五十年’,不是随随便便、感情冲动而讲的,是考虑到中国的现实和发展的需要。——邓小平《中国是信守诺言的》

成语名列前茅:比喻名次列在前面。如:《左传·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又如:去年弟在京师,听说二公子中了秀才,且名列前茅,颇为学台赏识,实在可贺可贺。——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七章

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_472字

最近我们学习了《陶校长的演讲》这篇课文,这次陶校长演讲的主题是“每天四问”,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读了这四句,我真是受益匪浅。

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在这一问里,我知道了人生最重要的是有健康的身体,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那么我们就没有本钱去追求幸福,不能去实现自己崇高的理想。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锻炼身体,做到合理的生活作息,竖起“科学的健康堡垒”,读后感《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

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们是学生,学习知识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只有我们学到知识,将来才能为社会出一份力量。想要让自己有学问,上课就应该专心致志的听讲,认准自己的学习目标,努力地去学习,一定能苦尽甘来。

第三问,自己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在学校里,我们每个人都担任过工作。这些工作都能培养我们的自信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还可以让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我们长大以后成为祖国的栋梁。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如果失去了道德,即使你有学问,有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一定要每天这样问问自己,这样才会在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成语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如:《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又如:不由我不专心致志搞这一套。——叶圣陶招魂

成语受益匪浅: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5章:“这类‘讲座’还售门票,并兼售演讲本人的著作,使得这类活动让各方面都受益匪浅。”

读《陶校长的演讲》有感_574字

在实验二小,我每天都听见老师说:“每天进步一点点”这句话。读了《陶校长的演讲》,我才明白了老师为什么总要对同学们说这句话。

陶校长在演讲中,提醒同学们每天问问自己的学问、道德、身体和工作有没有进步。读了这篇演讲,我思考着:每天只要进步一点点就可以,如果你没有一点进步,那一天、两天、一个月,你就白过了。

“今天你进步了吗?”妈妈问我。“有!”“你进步了什么呢?”“我今天加强了自己的身体锻炼,跑了一个小时的步,和爸爸打羽毛球,还和爸爸比跳绳呢,觉得自己力气大了!”我自豪的说。小的时候,要多加强锻炼,锻炼能加强你的力气,还能让你不生病,不打针。

“今天你进步了学问吗?”进步了。语文课上,我回答了不少问题,收获了不少知识。

“今天你进步了道德了吗?”进步了。下午家里来了一个下午来了一个客人,我热情地说:“请进!”“谢谢!”“喝水么?”“不用了,谢谢。”阿姨说。

今天你工作进步了吗?在课堂上,我在老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作业,数学、语文成绩大大的进步了。

我们的道德、学问、工作还有身体,每天都要自己问一问,有没有进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一天看书能记住一个词语,日积月累,一个月你就能记住30个词语。所以每天一定要问问自己的学问、工作、道德,还有工作有没有进步。只有这样每天进步一点点,才能在一年跨越一大步!

成语日积月累: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如: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日积月累,有了一大包银子。”又如:自是以后,日积月累,千百成群,其为国之蠹害甚矣。——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九

读《陶校长的演讲》有感_597字

陶校长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今天我在语文课上看到了《陶校长的演讲》这篇课文,立刻像磁铁一样吸引了我。我想陶校长的演讲一定很精彩,很生动。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陶校长的演讲》一文开头就告诉我们要谈“每天四问”这四个问题。

当我读到第二问,问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时,我才明白,原来“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是我们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的造福于社会。”读到这,我惭愧得无地自容。因为我从来也没问过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更不要说每天了。因此我的学问总是不会有进步,我作业上的字很差,学习各方面都不如别人,和好同学相比,他们真是只强壮的大象,多么伟大啊。而我却是只小小的蚂蚁,多么渺小啊。

陶校长的第二问,问的好,我不仅找到了与好同学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自己差的原因:因为我平时作业马马乎乎,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就气馁。正如陶校长所说:“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这样我们就能达到胜利的比岸。”读到这里我就有了信心。只要按陶校长说得去做,相信自己一定回追上那些好同学。

读完这篇文章,我掩面卷思:如果自己能像陶校长说的那样,坚持作到每天四问,那么我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方面有长足的进步。今后我一定不辜负陶校长对我们的希望,用“每天四问”来不断地激励自己。

成语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如:《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夙宵战怖,无地自厝。”又如:大娘搜捉以出。女乃指福唾骂,福渐汗无地自容。——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

成语坚忍不拔:坚:坚定;韧:柔韧。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如:宋·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又如: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们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

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_622字

今天,我学习了一篇课文,名字叫《陶校长的演讲》。

《陶校长的演讲》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陶校长让学生们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每天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陶校长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取得长足的进步。

当我读到“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 真人’。”我不禁想起了前不久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

暑假里的一天,烈日当空。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车去江北的姑姑家。168路车上非常拥挤,我像小泥鳅似的在人群中钻了一遍也没找到个座位。唉,算了,看来今天只能站在车上看长江的江景了。好不容易过了江,到了桥北路站,终于一位下车的阿姨给我让了个座位。我一屁股坐了上去。真舒服呀!我的脚就像踩在云中那样,不再酸疼了。可是,阿姨下车的同时,上来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老爷爷颤颤巍巍地走到了我的座位旁边,我的心里顿时矛盾起来:让吧,我可怜的脚又要更酸了;不让吧,我可是个少先队员。更何况一年级时老师就谆谆教导过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想到这里,我站了起来,对站在身边的老爷爷说:“爷爷,您坐这儿吧!”爷爷激动地说:“孩子,你坐吧,我不累!”我一边把爷爷扶上了座位,一边说:“爷爷,尊老爱幼是我应该做的。”老爷爷高兴地说:“谢谢你,好孩子!”我笑了。

其实,在公交车上让座也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像陶校长说的那样,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学会做一个讲究公德和私德的小公民。

成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敬爱。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如: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成语谆谆教导: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教导。如:《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又如:父亲,您生前谆谆教导我们,不要那种脱离人民的虚无主义、个人主义。——毛岸青《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

读《陶校长的演讲》有感_646字

“四问”是什么?你读了课题后可能会问。那我告诉你,四问是: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这四问,我是从《陶校长的演讲》中知道的。这篇文章主要说了,陶校长希望每个孩子都做好四问。他想:每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不仅指学习上,同时也指做人上、工作上还有身体健康上。做人要学会自律,在今后的生活里才有这四个方面的本钱。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是一名班干部,担任文体委员。在体育方面,要起到带头作用,要把身体锻炼好,这样才能在体育课上,带动同学们做好锻炼。我坚持每天在家里做十个仰卧起坐。有时,还约着几个同学一同去运动。第一问我做到了。

第二问:学问有没有进步?我觉得我在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因为有一次语文考试考下了90分。虽然用的红笔登分,但对于一些学霸,这个分数简直就是太低了。所以,我买了一本语文教辅,每天做练习、复习、预习,争取单元考试不下90分。

第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自己做得较好。老师交给的任务,都按时、高效率地完成,都对自己严厉要求,鼓励自己,帮助同学。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我每天早上坐公交车,凡是遇到老弱病残,我都主动让座。有一次,一位老师看见了,告诉了班主任,老师还表扬了我。第四问,我做得很好。

每天都要监督自己,坚持四问,让自己的身心、学问、工作和道德做得更好。每天坚持四问,一定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成语老弱病残:老:老人;弱:弱小的幼童;病:病人;残:残疾人。泛指弱势群体。如: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研人员美国有一百二十万,苏联九十万,我们只有二十多万,还包括老弱病残,真正顶用的不很多。”又如: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斯人寂寞》:“对个老弱病残来说,在一千多天的日子里,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