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读后感5篇1400字

浏览

文章含读《生命》有感、热爱生命读后感(1370字)、生命的品质(1371字)、生命,本不设根——读后感(1372字)、生命的“萤火虫”(1378字)、《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读后感(1380字)等1400字左右的读后感精选作文5篇,供您参阅。

热爱生命读后感_1370字

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

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曾轰动欧美。习爷爷读过这本书,如今,我也读完了这本书,书中主人公强大的生命力深深地震撼了我。

这是一个悲壮的故事,书中主人公是一位与朋友一起逃难的淘金者,他的朋友比尔在他脚踝扭伤的时候抛弃了他。但他没有放弃,一路上风餐露宿。病饿交加,在生死线上奋力挣扎,为了生存放弃了金子,凭着强大的内心力量和对生命的酷爱,把一匹紧追不舍的饿狼制服,生吃鱼、生喝死狼的血,最后通过冰天雪地的荒野挣扎来到海边,被一艘捕鲸船救起。这个悲壮的故事,奏响了一首顽强的生命赞歌,只要心中生存的信念还在,只要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再窘困的处境也能绝地逢生。

虽然,生活在当今的我们,不需要在荒野中求生,不需要茹毛饮血,但人生同样充满了各种困难、挫折。当我读到主人公被同伴抛弃而自己生存,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时,我回想起了一件发生在我和妈妈身上的事情,尽管我们的事情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不能和《热爱生命》这本书的高度相比,但对我来说,终身难忘。

记得是三年级的一天晚上,正准备上床睡觉,突然想起第二天要穿正装和黑皮鞋!我急忙跑到鞋柜边,翻箱倒柜也找不出一双黑皮鞋,之前的黑皮鞋已经太小了!

我开始毛躁起来,带着哭腔对妈妈说:“妈妈,明天要穿黑皮鞋,可我一双也没有,怎么办呀。”

“你怎么不早点和妈妈说呢。这么晚了。”妈妈一边数落我,一边看手表。然后她异常坚定地说:“现在已经9点了,离商场关门还有半个小时,我们抓紧时间,也许可以买到。”

我俩匆匆出了门,妈妈开车直奔商场。来到商场门口的时候,还差3分钟就9点半了,只见三三两两的人从商场里走出来,唯有我俩往里冲。我打起了退堂鼓:“妈妈,我们回家吧,商场已经要关门了……”妈妈拉着我的手,什么话也没有说,飞奔地往里冲。

冲进商场,看见保安已经在关灯了,保安一把把我俩拦住,“关门了,走走走,明天再来吧!”听他这么一说,我也拽着妈妈往后拖,可是她的腿像是长在了地上一样,拖也拖不动,只见妈妈陪着笑对保安说:“就二分钟时间,你看上面还有店铺灯没关,马上出来。”妈妈是一边说,一边往自动扶梯那边跑,可以说是不管不顾了。此时的自动扶梯已经停了,妈妈就拉着我拼命地跑上去。

妈妈和我在昏暗的商场里奔跑着,偶尔看见几家店铺正在打烊,其余的早已关灯锁门,我俩在自动扶梯上一层一层地跑,挨个跨进尚未锁门的店铺问:“有卖小女孩黑皮鞋的吗?”所有的回答都是一样:“没有,抱歉。”我沮丧极了,边跑边问,带着哭腔:“妈妈,没有,怎么办?要不,我们回去吧。”妈妈一直没有和我说话,我看她在迅速地看哪家店铺还没锁门,就直奔哪家。

“那还有一家店,快!”妈妈拉着我一路狂奔。我们跑进最后一家店铺:“请问,这里有卖小孩黑皮鞋的吗?”我俩上气不接下气地问。“有的。多大码?”“33码”。“你们运气真好,这是最后一双。”我的心情一下从地狱升上了天堂,我一蹦一跳地,犹如欢快海水。

回家的路上,妈妈开着车,我坐在她旁边,偷偷地看了她一眼,她的目光那么坚定从容,我心想:“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呀。要不是妈妈的坚持,我明天该穿什么呢?”

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这就是我对《热爱生命》一书的感受。人走在生活的大道,要在黑暗中寻找曙光,只要永不言弃,奇迹或许就会出现在你眼前。

成语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如: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又如:你就在这儿吧,冰天雪地的上哪儿去?——老舍《骆驼祥子》十二

成语不管不顾:指对人不照料。也指举动莽撞,不顾别人。如:梁晓声《泯灭》三(2):“她为什么将她那么痴情那么热烈那么不管不顾的爱给予这个孤傲而冷酷的翟子卿啊!……”又如:尽管有外人在,他还是不管不顾的撞进来了。

生命的品质_1371字

最近,我终于有幸得到周国平先生的《生命的品质》一书,这本书是我渴求已久的书。

此书思想精髓在于人最宝贵的两样东西,一是生命,二是灵魂。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持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

一直以来,我以理想主义者自居,思想游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哲学是一种分身术,把人分成具体的人和抽象的人,具体的人周先生认为是一个有很多尘世欲望的复合体,在红尘中奋斗、挣扎,我不尽然,我觉得那不欲望,而是理念、信仰,是为了理念和信仰所付出的执着与坚强,在努力与奋斗中所感受到对生命的热爱与真挚,连最枯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欣慰到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佐证。抽象的人站在具体的人之外,所以清醒、理性,从更加超脱的角度来劝导那个具体的我,让生命简单、本真,于是在午后、在深夜,一杯茶、一本书,与心灵对话,感受最真实的自己,在喧哗的世界中沉淀下来。

周先生的书品味悠长,一本好书初读时似曾相识,再读时又美如初见,直入心底,感觉在阅读和思考中与伟大灵魂相遇,而这种相遇使你摆脱尘世命运的束缚,生活在一个更广阔、更崇高的世界里。读书如一剂良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磨难,都能从其中找到诠释,回归淳朴、回归简单,回归本真,把平凡生活和内在生活过好,生命的整体品质就是好的,果真如此吗?

有学友曾问我,游走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为何没有痛苦的表情,仍激情飞扬。活在当下,焉能放下。人生在世,确有许多负重,因活在当下,上学时想考一所好的学校,毕业了想有一份合宜的工作,工作了想有所建树,亲情、爱情、友情哪一个不是生命中沉甸甸的负重。时光游走、岁月流逝,曾“隔着窗儿,看小鸟在天空飞,却怎么也打不开那扇门”,是因为人有太多的渴望,今天不再来,今生不再来,谁能白头时再感慨年轻时没能实现的心愿空悲叹。并不是所有人都为欲望、野心、身份而活,也不是所有人为了财富、权力、地位、名声而活,其码我不是,如非要有所定义的话,我则归纳为理念、信仰而非欲望。人的幸福在于两大快乐:一是生命的快乐、另一是精神的快乐,正是有了生命,才有了为信仰而奋斗的源泉,并在这一过程中享受着精神的快乐。很欣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生存的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物质满足的快乐与精神的快乐相比是浅显的,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正是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才彰显品位和价值,人才有可能很优雅的读书品茶,品味人生。我不欣赏除了上帝什么都没有的人,十丈红尘是一个很现实的大染缸,关健是如何定位自己合宜的位置,实现自我的价值。在实现过程中,更应注重过程本身,而非结果,因这一过程如试金石,考验人的耐力、原则,做人的尊严、底线,考验对生命、生活的态度,如在这一过程中,失去了心灵的自由、美好、高贵,结果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人之所以怀念过去一些美好的东西,就在于它的不可复制和不可重来。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称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在找回失去东西的时候,即使是同一条河流,但此时非彼时,物是人非,欲说还休。

活在当下,定位自己在红尘万丈中最合宜的位置,把生命照看好,活出生命的精彩。焉能放下,就让那无法卸载的重量同在同行,把心安顿好,活出生命的真实。而这份精彩和真实的融合,才能活出生命的品质。

成语柴米油盐:泛指一日三餐的生活必需品。如:元·兰楚芳《粉蝶儿·思情》套曲:“若要咱称了心,则除是要到家,学知些柴米油盐价,恁时节闷减愁消受用杀。”又如: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成语试金石:一种黑色坚硬的石块,用黄金在上面画一条纹,就可以看出黄金的成色。比喻精确可靠的检验方法。如: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这里,端的,现放着试金石。”又如:自古英雄豪杰,不经心志之拂乱,未必能奋发有为,故敌国外患之来,实磨砺英豪之一块试金石也。——蔡东藩《清史演义》第二回

生命,本不设根——读后感_1372字

“久久凝视一朵花,你就会变成一只蝴蝶。”“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几行经典语录,几句唯美箴言,宛如清风拂面,久久触动你的心弦。这就是“微经典”的力量。这本书所讲的故事很多,但最让我深刻的是这三个故事。

一、梦想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开学第一天,教授让同学们在班里去认识一个你不认识的人。作者认识了一个叫萝丝的小老太太。他问她,你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要上大学呢?萝丝却回答他,我一直梦想着接受大学教育,现在我实现了它。之后,萝丝成为了全校的偶像。年底,萝丝梦寐以求获得的大学学位。一周后,她在梦中安详的去世。但却树立“永不言老”的榜样。作者因此回忆起萝丝的演讲:……我们不应该因年老而停止追求;我们变老正是因为我们停止了追求。所以你必须要有梦想。如果你丢失了梦想,你就相当于一个死人……这个故事使我回忆起自己。在上小学时的我,被一次问“你的梦想是什么?”给难住了。因为我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可直到我遇见了一个老师。使我有了明确目标,就是当老师。虽然这个目标是在初中才确定。但我觉得还不算太晚,因为我还可以继续努力,为了梦想不服输。就像萝丝太太说的一样。读了这个小故事,我学会了,梦想与年龄无关。

二、逆境

这是一个关于逆境的故事。两个同一棵橡树的果实,把它们种在不同的地方。种在茂密的橡树林的果实变成一棵单薄、脆弱的秧苗。种在山坡上的果实,它的树根深深扎入大地。树根仿佛懂得它们必须保护整棵大树免受外界因素的威胁。两个橡树果实的不同结果告诉我们:面对逆境不要胆怯,迎上去!这让我想起一句话:生活并不是等待暴风雨的平息,而是学着怎样在风雨中起舞。让我又回忆起小学的事。小学学英语时刚觉得挺新鲜,于是学得很好,老师表扬,家长高兴。可是突然觉得也不过如此,就不努力了。这时,老师教育,家长担心。但我却没有听他们的。一次英语公开课,使我重新燃起心中熄灭的火苗。公开课上的我,表现的很好,因此获得了一个小贴纸。我很高兴,把它一直贴在书桌上。每当一看到它,我对英语就十分加倍。这让我明白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无所畏惧,面对逆境从不退缩。

三、求知

这是一个关于求知的故事。《窃读记》讲述的是“我”常常去书店看书,却从不购买书。因此“我”想方设法地把自己隐藏起来,藏在人群中或者贴在一个大人身旁。直到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书店的日光灯也亮起来的时候,“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有时还会为了看完一本书而跑几家书店。她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和对读书的渴望令人敬佩。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自己。刚上小学的我还不爱读书,因此每次成绩都不高。爸爸见我这样,就给我买了一本作文书。书中的美丽图画让我十分感兴趣,所以每次都让爸爸读给我听。之后我渐渐喜欢读书。记得小学六年级的我,在家里大扫除。突然发现了一本书,名为《活着》,于是我就没有了大扫除的念头。开始读书,直到妈妈让我洗衣服,我才恋恋不舍的放回去。有时回想起这些,我都会感叹:如果我不会读书、识字,就不会看到更多的好文章,我应该庆幸。读书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幸福。这个故事让我懂得:我们应该要对读书有求知欲和渴望,没有这些,你对读书也只是在浪费时间。这三个小故事,足以让读者印象深刻。在这本书中,你将读到人生中的一切,感悟人生中的情感。

有读必有感,让我们在这片“微”海中尽情畅游……

成语梦寐以求:梦寐以求[mèng mèi yǐ qiú],意指睡梦中都在寻找、追求。形容愿望强烈而迫切。语本《诗经·周南·关雎》。[源]《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典故]“梦寐以求”这个成语是从《诗经·周南·关雎》中的“寤寐求之”一语演变而来。在《诗经》第一篇〈关雎〉中,描述一个男子在河边邂逅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回家以後,朝思暮想,“寤寐求之”,意思就是说他无论是清醒着还是睡着了,没有一刻不在想怎样去寻求佳人,与她缔结良缘。後来“梦寐以求”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愿望强烈而迫切。

成语朝思暮想: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如:明·冯梦龙《警世恒言》卷二十四:“再说沈洪自从中秋夜见了玉姐,到如今朝思暮想,废寝忘餐。”又如:他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朝思暮想的故乡。

生命的“萤火虫”_1378字

生命的“萤火虫”——读《闪亮的时刻》有感

寂静的夜空下,枝繁叶茂的大树下,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像是无数提着小灯笼的精灵。它是那么幽静,那么美好。感觉自己就坐在这如同仙境的地方,久久不愿归去。轻轻合上这本厚厚的书,起身走到一缕月光轻轻洒落的窗台边:也许这就是生命吧,有时虽然短暂,却像萤火虫那般无限发光。

这是我最喜爱的书——《闪亮的时刻》。那是在偏僻山村、环境优美的雪河小学,一个只有五个学生的学校。当学校被政府下令搬迁时,他们决定报名参加全国羽毛球和短片拍摄比赛,希望在比赛中获得冠军,通过媒体而保住学校。而同时,他们发现了租用学校教室的“教授”竟然准备在国际会议上用剧毒杀人蜂刺杀美国总统。当五个正义的孩子踏上了消灭杀人蜂的征途时,年龄最小的毓文却在这时为了救姐姐,毫不犹豫地把杀人蜂引向自己,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来保护陪伴他们成长的学校,他们用坚持让别人看到他们的不服输,他们用善良的心呵护老一辈的梦境,他们用正义的步伐去追逐恶魔的毒爪,他们用生命作赌注去换来别人的平安。他们在大大的世界中,小小的努力着,路过友谊分裂的岔口,停靠过绝望的码头,沉默在黑夜中寂寥悲痛的路口,但他们没有放弃;就像萤火虫一样,在大大的世界里,默默地飞着,无论生命有多短暂,只为了点燃那一盏在黑夜中的希望之灯,焕发生命之光。他们就像生命中的“萤火虫”,做着有意义的事,追寻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地过好每一天,点着希望之光向前迈进。

“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我要让它发光!”这句话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是的,生命就像萤火虫一样,有时是你意料不到的短暂。但它却在有限的生命里,发出了无限耀眼的光芒,体现了生命真正的意义。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她很爱我,爱爸爸,爱亲人,爱她的朋友……爱她、珍惜她生命里的一切一切。她告诉过我,这一生她有我,她很快乐,很幸福也很满足。但生命有时真的短暂的让人猝不及防,妈妈就这样突然地离开了我,离开了所有人。阿姨说,妈妈拼搏了一生,那时刚来这里身无分文的她换过无数个工作,受过无数的苦,但却磨练了她一身坚强的意志。她每一天都努力工作,诚心待人,直到自己开店、买房;直到顾客们都说她人好;直到朋友们都会清楚记得她曾经的点点滴滴……妈妈,她就像一只萤火虫,每天都在完成生命的使命,每一天在她的身边,都能看到生命散发的无限光芒!

生命的意义,就是在不断地追寻。我喜欢这本书,喜欢它的主角,喜欢它的故事,更喜欢它的意义!就想让它陪在我的身边,让我时时牢记,每一天都要做有意义的事,每一刻都要让生命焕发出无限的光芒。闪亮的时刻,是成长路上的一盏路灯,更是人生路上的一条大道。寂静的夜空下,沉默的古树边,依然有一群漫天飞舞的萤火虫,我静静地靠在窗边,我想,生命的“萤火虫”,让生命发光,生命也会因此而璀璨!

“我们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飘浮的宇宙尘埃和星河光尘,我们是比这些还要渺小的存在。你并不知道生活在什么时候就突然改变方向,陷入墨水一般浓稠的黑暗里去。你被失望拖进深渊,你被疾病拉进坟墓,你被挫折践踏得体无完肤,你被嘲笑、被讽刺、被讨厌、被怨恨、被放弃。但是我们却总是在内心里保留着希望,保留着不甘心放弃的跳动的心。我们依然在大大的绝望里小小地努力着。这种不想放弃的心情,它们变成无边黑暗里的小小星辰。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

成语体无完肤: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如:《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死之日体无完皮。”又如:他就静悄悄地看下去,看到把各种责难都驳斥得体无完肤之后,他又低声念起来。

成语体无完皮: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同“体无完肤”。如:晋·郭讼《魏晋世语》:“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无完皮。”

《墨迹:留在生命和记忆中》读后感_1380字

这本书是目前香港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曾子墨的自传,介绍了这个平凡女孩的不平凡经历。

当她的同学正为高考焦头烂额时,她已因“总分永远第一”获得了保送中国人民大学的资格;当梦想留学美国的本科生、硕士生们向托福600分冲刺时,18岁的她以660分的骄人成绩夺得北京市第一;当同窗们还在忍受着枯燥的课程,她已持全额奖学金踏入美国常春藤名校;当哈佛女孩刘亦婷还在大学门口徘徊,她已当之无愧成为华尔街的明星;当在摩根斯坦利的事业似乎已达到顶峰,她又毅然决然投身凤凰卫视追寻梦想的真正生活……

她,就是曾子墨,一个美丽的,坚定的,有着巨大能量的女孩。日前,她将自己的成长历程结集成书,作品《墨迹》,清晰展现了一个女孩梦想照进现实的道路,励志传奇,激动人心。

《墨迹》回溯了曾子墨在华尔街从事投资银行的巨大成功,不无幽默地展现了一个中国女孩的努力和智慧。

曾子墨从华尔街走向凤凰卫视,我并没有书中提到的某些人的惋惜和感叹。因为不了解华尔街,不了解摩根斯坦利,当然也想象不到金融和投资的压力和诱惑。我只是佩服她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的魄力。更是佩服她的为人,可以展现出让人相信到让一个外行直接把她送入直播现场的能力。也许处境有些相近,她从国内到美国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求学,从投资银行到电视传媒开始新的事业。

“这是我的选择,我没有退路,伤心难过,艰辛不易,无论等待我的是什么,我只能义无反顾,一步一步往前走”。这怕是一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因为它太贴切太受用了。

成功的结局有千千万万种,但成功的品质总是一样的。曾子墨身上所拥有的优秀品质就是渴望成功的人要学习的。

努力。她付出了比别人多的多的努力,作为一个普通大学生,苦练英语。在达特茅斯更是加倍努力,常常要一个晚上读完300多页的课本;要穿着短裙丝袜行走在零下20多度的天气里。从普通的分析员到摩根斯坦利唯一的中国分析师,一步一脚印。

毅力。六个月的连续高压式工作,每天工作到深夜或天亮,往往长达十几个小时,这种疯狂的生活是常人无法接受的。而曾子墨却坚持下来。

行动力。曾子墨在参加任何项目时都是说到做到,并且总是提前完成,令合作伙伴刮目相看之。她有高人一等的智慧,更有快人一步的行动,她有优秀的执行力。

自信。自信不是自大或自负。自信源于自我了解和定位。她不服气地问签证官为什么拿不到签证,她不服气地坐在办公室里等待上层指令。她自信那些她可以出色完成的事情,却也不自卑于某些失败。她自信的同时也会自省。

自省。做了经理后,她开始问自己:这些是我真正想要的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在采访失败后自省哪里做错了。竹子每长高一段,就会给自己做一次小结,人也如此。子墨虽总是处于成功的风口浪尖上,但并未因此失去了方向。她审视自己,判断自己。就像胡茵梦放弃了日进斗金的学艺作生活而清风明灯相伴。真实的虚幻的都是人生。

自我。在申请时,因为她的诚实,老师感动着;在工作中,因为她的魅力,同事敬佩着;在生活中,因为她的真诚,朋友欣赏着;在书中,因为她的真实,我喜爱着。子墨就是这样一样女子,属于她自己的一个女子。

《墨迹》就是曾子墨的青春印迹,就是一幅精妙绝伦的书法,就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我驻足观赏,心生羡慕,在一个普通读者的心中,早就因为她的种种,开始思考着……

成语焦头烂额:烧焦了头,灼伤了额。比喻非常狼狈窘迫。有时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带有夸张的意思。如:《汉书·霍光传》:“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又如:殡焰飞腾,众水手被火烧得焦头烂额。——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

成语气势磅礴: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如:清·归庄《自订时文序》:“《破浪》者,戊寅以后,一变其格,大抵议论激昂,气势磅礴,纵横驰骤,不拘绳墨之作也。”又如: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气势磅礴的一页。——秦牧《古战场春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