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读后感6篇600字

浏览

搜集整理了读《生命》有感、《倾听生命》读后感(579字)、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读后感(579字)、乐观·生命(580字)、《生命的三分之一》读后感(581字)、生命的触发——读《生命生命》有感(581字)、生命的支点——读《亲情的力量》有感(582字)等600字左右的精选读后感6篇,供您参阅。

《倾听生命》读后感_579字

读了一本叫《倾听生命》的书,这本书讲述了生命的小故事。让我从中懂得了生命的可贵与创造出的价值。一切万物都有生命体。无论是在暴风雨、干旱的折磨和动植物被人们的舍弃、不尊重,任意的屠杀和破坏,它都会生存下来。文章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心田上的百合花》,《生命是个奇迹》,文中的百合花在生长过程中被野草,鸟雀的讥讽,凭着乐观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深深的在泥土里扎根,努力的吸收水分和阳光,顽强的生长,终于绽放自己,开出美丽的花朵,整个山谷成了百合花的海洋。在08年汶川地震中,7.23动车事故中,多少人在事故中失去了生命,失去了胳膊,失去了双腿,失去了美好的家园。面对自然灾害,生命是脆弱的,当是他们并没有灰心,散气,绝望。对生命的延续还是坚定、完强的走过来,创造新的奇迹。生命意味着生长,意味着爱,就像冬天里的腊梅花、松树在风雪中不怕严寒依然顽强拼搏的生存下来。生命是多么的顽强和执着啊!我们作为一名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败要敢于面对,不管从客观、主观上都要从中认识,不要怕,找出根本所在。分中分析原因,对诊下药,战胜它,取得最终的成功。只要努力,不放弃,持之以恒,我相信一定能成功,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起,倾听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岁月如歌,生命如花!愿你,愿我,愿他,愿我们每一个人都珍爱生命,健康成长,让生命之花在阳光下绽放!

成语一切万物:宇宙间所有的事物。如:《无量寿经》卷上:“设我得佛,自地上以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人天。”又如:自家有这仁义礼智,便知得他也有仁义礼智。十人万人,一切万物,无不是这道理。——《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六

成语仁义礼智:仁:仁爱;义:忠义;礼:礼仪;智:见识。遵守仁爱、忠信、礼仪并勤学以增见识等伦理规范。是儒家的伦理思想。如:《孟子·离娄上》:“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又如:若论仁义礼智,主行忠良,却是不会。——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

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读后感_579字

为什么我们越长大越孤单,越不安,越不快乐?因为我们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了!

华语首席身心畅销书作家,销量过百万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作者张德芬,集多年潜心研究身心成长经验的精华,告诉现代都市人如何找回迷失的自己,找到不快乐的根源,重获最初的快乐。

在本书中,张德芬将与我们分享她追求身心和谐的人生智慧,帮助我们探索真我的本质,学习如何爱自己,如何为自己的快乐和人生负起全责,如何拥抱生活中的阴影,如何让自己、家人及朋友过得更幸福。

生活是我们自己在过,我们必须体会到这一点,为自己的生活和快乐负起责任。想要快乐?很简单。先向你的生活和生活情境鞠个躬,真心地接纳它们。然后你可以祈求更高的智慧,给你力量去改变你的生活情境。所以,我们常常把力量都用错地方了!我们不应该抗拒生活和生活情境,也不应该坐在那里抱怨,而应该先向它们臣服,然后采取一些积极的行动去改变我们不喜欢的生活情境。将抗拒、抱怨改为臣服、行动!

我们会对外界的人、事、物感到厌烦,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厌烦,我们失落了与真实的自己的联系。一颗开放而谦卑的心,可以让我们少受很多苦。我们必须为进入我们生命中的人、事、物负起全部的责任。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快乐,也接受人生的不完美,而心甘情愿地学习“臣服”的功课,找到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快捷方式,而最好的快捷方式就是从当下开始。

成语心甘情愿: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做出某种牺牲。如:宋·王明清《摭青杂说·项四郎》:“此事儿甘心情愿也。”又如:温州不算十分穷苦的地方,也没碰着大荒年,干什么得了七个小毛钱,就心甘情愿的将自己的小妹子捧给人家呢?——朱自清《温州的踪迹》

成语甘心情愿: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如:宋·王明清《摭青杂说·项四郎》:“此事儿甘心情愿也。”又如:还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毛泽东《愚公移山》

乐观·生命_580字

生命总是一颗璀璨的流星,在夜空划过一道绚丽的弧线,最终被黑夜所掩盖,不留下半点痕迹。而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短暂的生命呢?电影《美丽人生》就告诉了我们答案。片中的主人公奎多是一个乐观、幽默的男人。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与一位富家女朵拉结了婚,并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乔舒亚。然而,幸福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他们一家人就被送上了去集中营的火车。最后,在奎多的不懈努力下,儿子与母亲终于胜利地逃出了集中营,而他却永远的留在了那儿。与我们的生命相比奎多的生命不是显得更短暂了吗?可他却做了什么?在每天繁重的劳动后,回到房里,还有面对儿子那纯真的脸说下一个个弥天大谎,还要硬撑着挤出欢愉的笑脸,这对自己的内心,是多大的煎熬啊!自己在小心翼翼地工作之余,还要生出几个心眼去担心儿子,牵挂儿子……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奎多在生命即将终结之时,在经过儿子的藏身之处时,还不忘向儿子做鬼脸,并用滑稽的步子走过去,在他脸上看不见丝毫的恐惧。然而,在走过儿子的藏身之处后,他很淡定地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德国士兵,然后以泰然自若的步子,走进了他的葬身之地。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得出?后面是一位大兵,面对儿子好奇的眼神,他以一个鬼脸和步子,让儿子放了心。这是多么为孩子着想的人啊!奎多的生命所化出的,所划出的弧线是多么美丽动人。因为他始终相信痛苦只是暂时的,只有乐观的人才会获得最美丽的人生。

成语小心翼翼:小心翼翼[xiǎo xīn yì yì],意指形容举止十分谨慎,不敢懈怠疏忽。◎语出《诗经·大雅·大明》。[源]《诗经·大雅·大明》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诗经·大雅·烝民》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典故]《诗经》是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非一时一地一人之作,主要是采集从周初至春秋中叶的歌谣作品和宗庙乐章而成,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为文学诗歌总集之祖。〈大雅·大明〉篇是在歌颂周文王,他非常的恭敬谨慎,以虔敬的心和美好的德行来事奉上帝,因此得到了许多的福禄。行动举止中,不违背应有的德行,他的美德因此彰显,四方的诸侯国都来归附。典源又见《诗经·大雅·烝民》。内容则是表述仲山甫的德行,小心恭谨,效法古训,具有良好的仪容风度。因此天子赋予他重责大任,颁布命令於四方。後来诗中的“小心翼翼”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举止十分谨慎,不敢懈怠疏忽。

成语弥天大谎:弥天:满天。形容天大的谎话。如:元·王伯成《李太白贬夜郎》:“那厮主置定乱宫心,酝酿着漫天谎。”又如:‘谁撒这个弥天大谎啊,’胖老婆道:‘那可丧尽天良啊!’ ——冯德英《迎春花》第14章

《生命的三分之一》读后感_581字

今天,我读了《生命的三分之一》这篇文章,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何为生命的三分之一?《汉书·食货志》有一句话: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夜得四十五日。这就奇怪了,一月如何能有四十五日,再看注解:一月之中,又得夜半为十五日,共四十五日。原来,古人把每个夜晚算作半天,那么,夜晚的时间岂不是就等于生命的三分之一吗?

在古代,不仅是劳动人民对这三分之一的时间十分珍惜,一些大政治家也十分重视。《汉书·刑法志》里写道:秦始皇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这句话的意思是:秦始皇白天断定刑罚,夜晚读书。《北史·吕思礼传》中记载周朝政治家吕思礼生平勤学的情形:虽务兼军国,无手不释卷,昼理政事,夜即读书,令苍头执烛,烛烬夜有数升。光是烛灰都有几升之多,可见他读书何等勤奋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为什么古人对于夜晚的时间都这样重视,不肯轻易放过呢?他们对待自己生命的三分之一的严肃认真的态度,正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

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的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而在当今,却有人用宝贵的生命中这三分之一时间,甚至更多的时间,去干一些诸如上网、打游戏、吃喝、玩乐之类毫无意义之事。生命是宝贵的,不要小看一个夜晚的读书,积累起来你可以学富五车。珍惜生命中的三分之一吧,不要让它白白浪费掉!

成语学富五车:学富五车[xué fù wǔ jū],意指读过的书可以装满五大车。形容人书读很多,学识广博。语本《庄子·天下》。[源]《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厤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典故]惠施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主张任何事物都要循名责实,是名家的代表。名家事事计较逻辑的态度和主张超脱逍遥的庄子有颇大的出入,所以庄子常藉惠施来作反面的例子。庄子说惠施读过的书虽可以装五辆车之多,学问渊博,知识丰富。但也弄得思想庞杂,说的道理并不适切。後来,“学富五车”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形容人书读很多,学识广博。古人以简牍写书,能装满五辆车,数量确实不少,但这里的五车未必实指,只是用来喻指书的数量很多的意思。

成语手不释卷:手不释卷[shǒu bù shì juàn],意指手里总是拿着书卷。形容人勤奋好学。语出三国魏·文帝《典论·自叙》。[源]三国魏·文帝《典论·自叙》(据《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裴松之注引)余於他戏弄之事少所喜,唯弹棋略尽其巧,少为之赋。昔京师先工有马合乡侯、东方安世、张公子,常恨不得与彼数子者对。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余是以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晋·虞溥〈江表传〉(据《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吕蒙》裴松之注引)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典故]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後,曹丕继位为魏王,不久即窜位而自立为帝。曹丕在政治的抱负和成就上虽远不及曹操,但对於文学的重视,则不在其父之下,《典论·论文》所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可见一斑。又曹丕写过许多的诗歌、散文、辞赋,其中《典论·论文》更是开我国文学批评的先河。曹丕对於文学的爱好,实有家学渊源。父亲曹操不但是一代枭雄,也是著名的诗人;弟弟曹植的文采则更是不在话下,後人誉为“才高八斗”。父子三人对建安文学的蓬勃,更是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曹丕在《典论·自叙》一文里记述了父亲曹操勤於治学,即使身在军队之中,军务繁忙之际,仍随时拿着书本阅读,以充实自己,并常跟曹丕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学习容易、思虑专一,但等到长大,就容易忘记所学。曹丕以父亲的话自我勉励,即使年长之後,仍旧不断努力学习。後来《典论·自叙》原文的“手不释卷”成为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

生命的触发——读《生命生命》有感_581字

“生命”是什么呢?也许有人说:“生命,不就是血在流动吗?”或者有人说:“生命,不就是心脏在咚咚直响吗?”现实的人或许会想:“生命,不就是要经过生老病死吗?”诚实的人更会想:“生命,不就是有血有肉吗?”但自从我读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后,我才发现自己对生命的见解〈几对生命的意识竟是如此浅薄。我开始悔恨我没有在我的生命上添上色彩,开始为我没有用时间在生命这本书上写下自己的辉煌而羞耻,我更讨厌自己没有让短暂的生命变得更加富有生活情趣……我出世以来,甚至到至今仍未弄清楚什么是生命。如果说生命是一本书,那么时间则是一支笔,书写着人生……如果说生命是一条漫长的河,那么时间则是涌动的波涛,推动着人生……如果说生命是一部机器,那么时间则是组成机器的零件,支撑着人生……如果说生命是那广袤的田野,那么时间则是耕耘的犁耙,创作着人生……如果说生命是一张什么都没有的白纸,那么时间则是一盒多彩的颜料,为生命洒下色彩,描绘着人生……“生命”,是一个不可思议,更是令人难以捉摸的词:生命的决定,更是令人出乎意料……当我发现《生命生命》的女作家——刘侠的生命时,我更感到大吃一惊,一个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的人,居然能够操纵生命,在病情恶化中,忍着病痛,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散文,这顽强的生命力量怎能不让人感到无地自容呢?生命并不是没个人都能完全拥有的,你说我们能对生命不重视吗?

成语出乎意料:指出人意料。如: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准备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损失。”又如:老朋友劝他出去一下调理也好,出乎意料的是学校竟然不准。——吴晗《清华杂议》

成语不可思议:不可思议[bù kě sī yì],意指佛教用语,指不可思虑言说的境界。用以形容诸佛菩萨觉悟之境地与智慧、神通力之奥妙。语出《维摩诘所说经·卷中·不思议品第六》。後用“不可思议”比喻出乎常情,令人无法想像,难以理解。[源]《维摩诘所说经·卷中·不思议品第六》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广之座,於毗耶离城无所妨碍,又於阎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诸天、龙王、鬼神宫殿,亦不迫迮。”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住不思议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鳖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诸龙、鬼神、阿修罗等,不觉不知己之所入,於此众生亦无所娆。”《洛阳伽蓝记·卷一·永宁寺》永宁寺,熙平元年,灵太后胡氏所立也。……佛事精妙,不可思议,绣柱金铺,骇人心目。至於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余里。[典故]《维摩诘说经》为姚秦时鸠摩罗什所译,约在魏晋时代传入中国,颇受知识份子的欢迎。全经共三卷,分为十四品,内容主要记述维摩诘居士的言语行为,并宣扬大乘佛教在家修行即能成佛的理论。而经中维摩诘居士的神通机智,亦透过此经展露无遗。有一次,维摩诘在自己的居所讲道,并请来三百二十万宝座供得道菩萨安坐,那些宝座华美无比,而且又高又大,看来并非小小的空间可以容纳。没想到这些宝座从天而降时,原来小小的房子就好像也变大了,三百二十万个宝座置於其间,一点都不显得拥挤。维摩诘解释着说:“在诸佛与菩萨中,有一种解脱法门叫做『不可思议』,在此境界者,无须将任何事物放大或缩小,便可使高大的须弥山容纳於小小的芥子中。”所以能如此,乃因一切法空,所有现象本无实体,为虚幻之存在,须弥山的大并非真有,芥子的小亦为虚幻,是以芥子能容须弥山,一切众法绝不相碍。维摩诘居士透过屋纳宝座这样神奇的演示,揭示了修行的途径,也就是必须直观一切法的真相,才能证悟真理。而此境地是神妙不可言喻的,也就是不思议解脱法门。後来“不可思议”演变为成语,用来比喻出乎常情,令人无法想像,难以理解。

生命的支点——读《亲情的力量》有感_582字

“美国在赴前线前和自己的妻子、儿女拥抱。那个全副武装的士兵拥着妻子,迷茫的眼中有泪。电视中播放了登机前半个小时的,画面就一直留在脑子里,很少见到侵略者的眼泪。”

翻开书,这段话首先映入眼帘。

书中说的是美伊战争。想起来美伊战争从2003年开始,全世界都看到了伊拉克人的顽强,美国的强大,美国兵的胆小怕死。

但,我喜欢这样的胆小怕死。

央视的军事专家说那是因为美国人觉得自己的命很值钱,这是从军事角度的看法。我的看法是从情感角度,这种胆小怕死是理所应当的。从自主来说,他们是受害者;从生活来说,身为人子,更是丈夫是父亲,他们的肩上背着厚重的亲情的爱。这一切,让他们怕死,这一切,让他们的生命值钱。

获得过普利策文学奖的电影《赎罪》中,讲述了以二战为背景的一对恋人的故事。男女主人公因变故被迫分开,后来男主人公詹姆斯加入军队,在战争时期得了败血症,但他不愿轻易放弃生命,想要再见她最后一面。于是他忍耐痛苦,然而在战争胜利之夜在烛光中狰狞的死去,眼睛紧盯着攥在手中的三张纸片——三张和他爱人的合照。而女主人也在同一晚,被空头弹炸裂的水管中呼啸而出的水淹死在防空洞里……

这个情节我一直无法忘记,它藏在我记忆里,每次猛然想起,都觉得触目惊心。

美国兵的眼泪,詹姆斯为自己所爱和爱自己的人所活,这都是一种力量,亲情的力量,持久、内敛而热烈的力量。

成语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如:唐·韩愈《昌黎集·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怵心。”又如:又因他姓赤,惟恐厕内倘有赤痢血痔之类,也好教他触目惊心,时常打扫:因此把他派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

成语刿目怵心:刿:刺伤;怵:惊动。指触目惊心。如: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至于秦汉之文,莫不洞达骀宕,刿目怵心。”又如:至于其他骨肉之间,眈眈逐逐之态,随事随处一一标而出之,足令人刿目怵心者,不一而足。——季新《<红楼梦>新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