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万》读后感4篇400、500、600、800字

浏览

本文含读《一百万》有感、亲子共读《活了一百万次的猫》(390字)、《一百万的愿望》读后感(473字)等400字、500字、600字、8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作文4篇,供您参阅。

亲子共读《活了一百万次的猫》_390字

晚上和宝贝们共读《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读到最后,思思问:虎斑猫为什么再也没有活过来了?我说,因为他爱的人死了,他自己活觉得太没有意思了,就在地底下陪白猫去了。话说完,思思突然一声不响的倒在被窝里,当时没有在意,以为思思是瞌睡了,结果听着声音不对,一拉开被子,原来思思竟然在悄悄哭呢。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赶紧问原因,思思只是哭,并不回答。我愣了半天神才恍然大悟:思思,是不是为那只猫伤心呢?思思点了点头,小嘴瘪的像个倒扣了的小船,让人啼笑皆非。

“宝宝放心吧,猫有九条命呢,这只是故事,那只猫一定能活过来!”

思思这下才停止哭泣,又问我:妈妈,人死了会不会活啊?本来想说不会,但想宝宝又该伤心了,只好违心地说:也许会吧,只是当他活过来就不记得以前的事了。

思思终于放心地睡着了,我的心里却嘀咕开了:虽然这是一个爱与被爱的故事,但这样的结局,对于孩子来说是不是太过沉重了?

成语啼笑皆非:啼:哭;皆非:都不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才好。形容处境尴尬或既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行为。如:沙汀《烦恼》:“刘久发啼笑皆非地站起来了。”

成语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如: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简蒙指教,豁然大悟。”又如:袁太守和庄太守听了,方才恍然大悟,彼此相视而笑。——清·张春帆《宦海》第十七回

《一百万的愿望》读后感_473字

本书作者沈芯菱1989年11月出生于贫困的流动摊贩家庭,居住地时常在各县市流动,11岁就读小学时始接触电脑,她利用电脑网络,为贫苦的家庭的孩子树立突破现状的好榜样。同时也点醒了生活在富裕环境中的孩子,必须把握因缘,认清方向努力向上。沈芯菱上小学时,为了不再让妈妈担心,所以她总是把课业先顾好,课余时利用网站社群力量帮爷爷卖柚子,一方面改善了家里的经济,最重要地是增加了信心,只有心中有了决心和梦想,一定能将希望实现。仅仅一个小女生的力量,成立了免费教学网站,服务广大弱势学子,常常有人质疑认为她年纪还小,保持一份善心即可,但她却怀抱一个愿望:“我要靠自己的力量赚取100万元来做公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像作者沈芯菱,立下要赚一百万元来做公益。像我这样小小的年纪虽然可以实现的愿望有限,不过从今年参加全国中小学作文比赛中,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只要自己决心要完成某事,一定要全力以赴,坚持到底!相信梦想就能实现。任何事都有一体两面,逆境或许是我们的劣势也是优势,遇到问题,必须自行找解决方法,遇到阻碍,我们必须更坚强一点,就会更有韧性。

成语全力以赴: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如:清·越翼《廿二史札记·五·东汉尚名节》:“盖当时荐徵辟,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好为苟难,遂成风俗。”又如:他们缺乏一种主动的积极的高兴的欢迎的全力以赴的精神。(毛泽东《〈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序言》)

成语全力赴之: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如:清·赵翼《廿二史札记·五·东汉尚名节》:“盖当时荐徵辟,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好为苟难,遂成风俗。”又如:请朝廷主持,上下一心,以天下全力赴之,以赎回辽东半岛为归,否则枝枝节节为之,恐其不能及也。——《清史稿·锡良传》

读《一百万》有感_647字

文/凌一

《一百万》讲述的是一对普普通通的公务员夫妻,过着安分守已的生活。他们诚实勤恳,兢兢业业地工作,这样的形象在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中似乎并不多见。但是,故事中出出了打破平静的必要因素——姑母的一百万遗产。

在姑母死后,没有孩子的夫妇为那笔遗产高兴地很,但又不得不用衷伤掩饰。文中说道:“良心披着黑纱,灵魂却乐得战栗。这样讽刺性的话常常充当点睛之笔。然而,遗嘱中写首若是三年内没有子女,这笔财产就捐给穷人。这让没有过什么关于孩子的忧虑的夫妻俩一下子把传宗接代看成了重中之重。在一年的努力没有成果之后,他们感到一百万已经丢了,这时太太开始对丈夫淡漠起来,冷嘲热讽地说他无能。后来,恼怒的丈夫也开始含沙射影。因为孩子与财富划上了等号,夫妻之间暴发了一场用,用现在的话说,“情感危机”,什么能够解除危机呢?显然,妻子有喜的消息。

当这个消息得到证实,一百万失而复得的时候,妻子又投入了丈夫的怀抱,喜悦又充斥了他们的心。他们吻了很久很久,就像一对非常和美、非常亲密、非常正派的小夫妻那样。

故事结束了,一百万的金钱导演了一出家庭喜剧。而在故事中的夫妻的行为,这样看上去受金钱摆布的行为是一个更大讽刺。我的生活中,还暂时没有接触过这类人或家庭,我也不清楚这样的诱惑对将来的我有没有用。但是我并不觉得这是十恶不赦的可耻行为,它更像一出闹剧,莫泊桑的讽刺对象,有达官显贵,也有各个阶层的市井小民,他们的卑微、贪图小利的特性,也在篇小中展露无遗。也许这就是现实主义的必然,也是莫泊桑的一种智慧。

成语兢兢业业:兢兢业业[jīng jīng yè yè],意指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危惧的样子。“兢兢业业”形容戒慎恐惧,认真负责的样子。语出《书经·皋陶谟》。[源]《书经·皋陶谟》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诗经·大雅·云汉》旱既太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周余黎民,靡有孑遗。昊天上帝,则不我遗。胡不相畏?先祖于摧。[典故]《书经·皋陶谟》是记载,皋陶和帝舜、禹等谋议国事的重要文献。典源这里所节录的是皋陶对以德治国这个理念的看法。除了使政事的运作合乎天道运行之外,皋陶认为,有封地的诸侯不能沉湎於逸乐贪欲之中,应该以戒慎恐惧、认真小心的态度,处理日益繁多的政务。後来“兢兢业业”被用来形容戒慎恐惧,认真负责的样子。

成语十恶不赦:十恶不赦[shí è bù shè],意指十种不可赦免的重罪。典出《隋书·卷二五·刑法志》。後用“十恶不赦”形容罪大恶极,不可饶恕。[源]《隋书·卷二五·刑法志》高祖既受周禅,开皇元年,乃诏尚书左仆射、勃海公高熲,上柱国、沛公郑译,上柱国、清河郡公杨素,大理前少卿、平源县公常明,刑部侍郎、保城县公韩濬,比部侍郎李谔,兼考功侍郎柳雄亮等,更定新律,奏上之。其刑名有五:一曰死刑二,有绞,有斩。二曰流刑三,有一千里、千五百里、二千里。应配者,一千里居作二年,一千五百里居作二年半,二千里居作三年。应住居作者,三流俱役三年。近流加杖一百,一等加三十。三曰徒刑五,有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四曰杖刑五,自五十至于百。五曰笞刑五,自十至于五十。而蠲除前代鞭刑及枭首轘裂之法。其流徒之罪皆减从轻。唯大逆谋反叛者,父子兄弟皆斩,家口没官。又置十恶之条,多采後齐之制,而颇有损益。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犯十恶及故杀人狱成者,虽会赦,犹除名。[典故]据《隋书·卷二五·刑法志》载,隋文帝开皇年间,朝臣根据前代旧法制定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笞刑等五种刑法,并且采纳及增删北齐十大恶刑的条目,按上“十恶”这个名称,分别是: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大罪刑。规定只要是犯了这十大罪刑其中一种,和因为杀人已经被判刑确定的人,即使遇到皇帝大赦天下,也不在赦免罪刑的范围之内。後来这个典故被浓缩成“十恶不赦”,用来形容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读后感_757字

前几天妈妈买了一摞书,其中《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虽是一本图画书,也很短,但却讲述了一个道理。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讲的是一只不会死的虎皮猫,他活了一百万次又死了一百万次,却没有什太大的意义,就像是风一样,去了又来,来了又去,却没有太大的变化,一直都过着无味的生活。曾经,他当过很多人的猫,有魔术师、老太太、小偷、捕鱼人。但他好像对都不为所动,在这一百万次的生命中他只接受过很多的哭声,却从没为哭过,好像在他的心里,生与死只是家常便饭罢了。直到他成为流浪猫的那天,变成一只都不属于的猫的时候,才终于遇见了一只让他心动的白猫,从此便呆在了他的身边,直到母猫死去的时候,他终于放开了声音嚎啕大哭了起来,毕竟这是他这一百万次生命中第一次为哭过,一天中午,虎皮猫的哭声停止了,他静静的躺在了白猫身边,这一次,他再也没有醒过来

是,在生活中不也是如此吗?一天一天的,做一样的事情究竟有什意思呢?一件事情做多了就会觉得腻,每天都要做一样的事情——早上起来吃饭,然后看电视,看完电视后写作业、练字,写完作业出去玩一会儿,回家再吃饭,中午玩电脑,去上课就算在新鲜的事情,一天一天的也会觉得腻,久了之后,就再也对一样事情没有感觉了。就像文中的猫一样——死了之后还能复活,但却没有自由,没有乐趣,一次一次的死,一次一次的活,这样一天一天去没有什乐趣!倒不如好好的活上一次,让成为的主宰,而不是让来为你定制一天一天的生活,干不想干的事情。在心爱的白猫死去时,虎皮猫宁愿死去,因为对他来说,没有了爱,再昏昏僵僵的过日子、昏昏僵僵的活一百万次、一亿次,又有什意义呢!?虎皮猫虽然没有再度的起死回生,但取得到了一条属于,让安排的命运,与其千百万次的像木偶一样的活,不如活一条有意义的命。即使生命只有一次,也可以放出自由、灿烂的光辉!!

成语起死回生:起死回生[qǐ sǐ huí shēng],意指使濒死的人复生。语本《史记·卷一〇五·扁鹊仓公列传·扁鹊》。後用“起死回生”比喻毫无希望的情势扭转过来。[源]《史记·卷一〇五·扁鹊仓公列传·扁鹊》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於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於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於中阙,曰:“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於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言未卒,因嘘唏服臆,魂精泄横,流涕长潸,忽忽承睫,悲不能自止,容貌变更。……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鍼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闲,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 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典故]扁鹊是战国时的名医。有一天他经过虢国,听说虢国太子猝死,便来到宫门前,向侍从打听原委。了解太子的病症,又得知断气不到半天,还未入殓後,就跟侍从保证自己可以救回太子。侍从本来不相信,但听了扁鹊治病的方法,惊佩不已,立刻禀报虢君。虢君赶紧请扁鹊进宫。扁鹊对虢君说:“依我看,太子这是屍厥症,因体内会气不通而昏死过去,实际上并未真地死亡,还有机会救回。”於是命令弟子准备好医疗用具,针灸太子的三阳五会等穴道。不一会儿,太子就醒过来了。扁鹊再叫弟子用药交替热敷他的腋下,并将太子扶起坐着,调理身体的阴阳之气。之後再连续服药二十天,太子就完全康复了。经历这件事情,所有人都说扁鹊能让死人复生,但扁鹊却说:“不是我能让死人复生,是这人还有机会存活,而我能将他救回而已。”後来“起死回生”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医术高明。亦用於比喻毫无希望的情势扭转过来。

成语家常便饭:指家中日常的饭食。也比喻常见的事情。如:唐·宋若华、宋若昭《女论语·事夫章》:“莫教寒冷,冻损夫身;家常茶饭,供侍殷勤。”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常调官好作,家常饭好吃。”又如:快请夏老爷出来!虽然家常便饭,也没有背客自吃之理啊!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六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