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读后感3篇400、600、1200字

浏览

本文包含读《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有感等400字、600字、1200字左右的读后感3篇,供您参阅。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读后感_431字

今天,我在阅读书上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董存瑞舍身炸暗堡》,1948年5月25日我军在攻打敌人时,战士像潮水一样杀向敌人,敌人的暗堡突然喷出火来,冲在前面的战士倒下了。董存瑞便拿起炸药向暗堡冲去,后来的战士也紧跟着,他左扑右闪的快到暗堡时,敌人的火力更加猛烈了。后边的战士接连不断的扔手榴弹掩护他,当他冲到敌人的暗堡时,他发现暗堡上放不了炸弹,就在这时,他做出一个决定,他举起炸弹把导火索一拉,导火线冒着白烟,然后喊道:“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一声巨响炸开了通向敌军司令部的道路,战士们向司令部进发。

我读了这篇文章以后,非常感动,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事情,我深深地记在了心里,我非常敬佩他那种勇敢、坚强、奋斗的精神,要不是他为我们的战士开辟了一条通向敌军司令部的道路,战士们是怎么也过不去的,我用字词是不可能完全表达出来的。

为了新中国,他因此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生命是那么的可贵啊!生命只有一次,但是他为了大家奋不顾身牺牲了自己,他是多么的伟大。

成语奋不顾身:奋不顾身[fèn bù gù shēn],意指奋勇向前,不顾生死。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源]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据《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引)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技,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於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盃酒接殷勤之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另可参考:《汉书·卷五四·李广苏建传·李广》[典故]“奋不顾身”是指勇往直前,不顾自己的生死之意,出自於《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在父亲过世後继承父志,任太史令,从事编载史事兼掌天象历法的工作。武帝天汉二年,李陵带兵五千力战匈奴十余万人,後因寡不敌众,力竭而降,武帝大为光火,下令诛其全家。司马迁出面为他辩护,触怒了武帝,被捕下狱,处以腐刑。出狱後,转任中书令,决心效法先贤在逆境中愤发的精神,完成太史公书,即现在的《史记》。司马迁受刑後,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任少卿写了封信给他,告诉他贤臣应有的作为。司马迁看了後回信,陈述对李陵之事的观点以及受辱的经过。并说自己跟李陵并不熟,但见他“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认为李陵孝顺、讲信用、有义气,对下人也很好,并且出生入死,为国家的存亡“奋不顾身”,实在是个好人啊!如今降敌也是迫於无奈。後来“奋不顾身”这句成语就出自此处,用来形容奋勇向前,不顾生死。

成语乡曲之誉:指乡里的称誉。如: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少负不羁之行,长无乡曲之誉。”又如:古者取士,先乡曲之誉,然后辟于州;州已试,然后辟五府;五府着闻,乃升诸朝。——《新唐书·韦嗣立传》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读后感_605字

今天,我又看了一部老电影——《董存瑞》。我还曾经学过一篇课文叫《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影片既有抗日也有解放战争,但主要是解放战争,我觉得这是一部好电影。

影片主要讲了抗日战争临近尾声,解放军青年争相参加八路军。青年民兵董存瑞和好友郅顺义因不到参军年龄,未被允许参军,懊丧不已。不久,在一次反“扫荡”中,区党委书记王平牺牲,临终前,他把最后一次党费托董存瑞转交给组织上。董存瑞和郅顺义再次向赵连长提出参军,终于如愿以偿。抗战胜利后不久,又爆发了内战,经受过战火考验的董存瑞,已成为真正的革命战士,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董存瑞被任命为爆破队长,为了配合总攻,他们接连炸毁敌人的碉堡群。这时,总攻冲锋号已经吹响,突然他们发现迎面的桥身却是座经过伪装的暗堡,从里面扫射出来的子弹阻挡了解放军的前进道路。为了减少战友伤亡,在找不到炸药支撑点的情况下,董存瑞在桥下高举炸药包以身殉国。

我看完《董存瑞》,感触万千。我觉得董存瑞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在看到七连高地被国民党反动派包围后,没有听从墨守成规的班长的命令,毅然带领几个战士前去支援,有效地打击了敌人,战后受到了上级的嘉奖;从开始作为一个民兵积极参军,急切着参加战斗,到后来右手支撑炸药包脸上那刚毅的表情和那声高呼,还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勇敢、不怕牺牲的人。生活中,我们要学习董存瑞做事积极主动,勇敢面对事实,才能一点点地成长起来!

成语如愿以偿: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如: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一回:“况且他家里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愿以偿之后,贼人心虚,怕人议论,岂有不尽力推在医生身上之理?”又如:他终于如愿以偿,考上的北京大学

成语贼人心虚:指做了坏事的人,时刻胆战心惊,怕坏事败露。如: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卷:“自古道贼人心虚,那赵昂因有旧事在心上,比王员外更是不同,吓的魂魄俱无。”又如:忽见建德县差人拿片子来请他进城,说是有话面谈,究竟贼人心虚,不觉吓了一跳。——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六回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读后感_1171字

看了《董存瑞的故事》这本书,这本书讲了他舍身炸雕堡的故事。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在战士的掩护下,董存瑞抱着炸弹滚到了桥下。可是他发现炸弹无法放好,正思索办法时,突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威震敌胆。大批的后续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子弹像急雨一样,“哗哗”地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没有思索的时间,突然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火花和白烟!紧接着,就听董存瑞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突然间,一声巨响,地动山遥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这是文章最精彩的内容,这段话让我深有感触。年仅19岁的董存瑞用对祖国的爱,用生命为后继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为了人民能够更好的活着年轻的董存瑞牺牲了,可他爱国、为国的精神却令人久久不能忘怀。董存瑞他舍身为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千百万人为革命英勇奋战。我觉得董存瑞他非常伟大。我应该学习他那种舍生忘死的精神。

没有先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当今的幸福生活。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这幸福日子呢?好好学习是我现在该做的。因为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建设祖国,发展祖国,报效祖国。

读了董存瑞的故事,他那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

1948年,解放军部队准备去攻打热河的隆化,敌人在周围修建了许多碉堡,他们躲在碉堡里向外扫射,使我们的部队无法前进,只有炸掉碉堡,解放军才能继续进攻。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董存瑞。只见他夹起炸药包,一挥手就冲向前去,就这样连续炸掉了许多碉堡,而董存瑞叔叔也受了重伤。只剩最后一个桥型暗堡的猛烈火力封锁,其他战士在奋力地打击碉堡,可怎么也打不下来,离总攻的时间越来越近了,这时,董存瑞忍着剧痛,抱起炸药包,冲至桥下后,发现桥型暗堡距地面过高,也没有地方可以放置炸药包。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伟大的英雄,中国人民优秀的儿子——董存瑞,就这样壮烈地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那崇高的品质、英雄的形象,将永远活在人民心里。

董存瑞叔叔,我想您一定知道被炸后浑身火烧的痛苦,像一盆滚烫滚烫的热油浇在身上,而你却完全不去考虑这些,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毅然决然地冲了上去,我想对您说:“您为了解放祖国,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您是那么地勇敢、坚强,我一定要像您一样,做个勇敢、坚强的人,为祖国认真地学习,长大以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再现中华之雄魂!”

成语舍生忘死: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如: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说与俺能争好斗的番官,舍生忘死家将。”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又如:众将奉元帅之命,舍生忘死,攻击三关。——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三十五回

成语天崩地裂:象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如:《战国策·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又如:正在这个档口,不提防大吼一声,顿时天崩地裂一般。——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