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舆县的历史沿革

浏览

夏、商时期,平舆为挚国,为古诸侯国之一,国君任姓,古城在今西塔寺,周朝时并入沈子国。因周文王之母太任归省家书中有“平舆”抵达(即坐车平安回到娘家)字样而得名。

周朝,周公之孙始封于沈,建立沈子国,古城在今射桥乡古城村,公元前506年为蔡所灭。

战国时期,沈地属楚,为平舆邑。

平舆县

平舆县

秦朝,置平舆县,治所在今平舆北射桥乡古城村。

汉朝,平舆县属汝南郡。

三国时期,平舆县属魏,豫州汝南郡。

晋朝,平舆县属豫州汝南郡。

南北朝,废平舆县。

北魏,复置,治所在今平舆县城西南。

北齐,废。

平舆县

平舆县

隋朝,大业二年(606)复置平舆县,属豫州。

唐朝,贞观元年(627)废县,辖地并入新蔡县。

武周天授二年(691)复置,治所在今平舆县城,属河南道蔡州。

五代时期,属蔡州。

北宋,属京西北路蔡州。

金国时期,属南京路蔡州镇南军。

元朝,废县,辖地并入汝阳县,属河南江北道汝宁府。

平舆县

平舆县

明、清时期,属河南布政使司汝宁府

汝阳县。

民国时期,属河南省第八区汝南县。

1951年4月,复置平舆县,属信阳专区。

1965年,信阳、驻马店分为两个专区,平舆县属驻马店专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