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的历史沿革

浏览

大店镇是鲁东南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

根据考古发现及史书记载:新石器时期,大店遗存的龙山文化遗址沿浔河两岸,非常密集。春秋时期大店为向国故地,莒灭向后隶属城阳郡,汉代属高乡县。北齐时,大店西南三里为义塘郡所在地。大店金代称诸陈村,明朝称朱陈村,清中期改称朱陈店。光绪年间,由于与村北18华里之小店相望,习称大店至今。

经过历朝变迁,大店古镇亦经几度兴衰。至明朝中期,庄姓从江南东海郡迁入。至五世庄谦,官至八府巡按,从此庄氏科第不绝。自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至清宣统年间,共考取进士8名,举人23名,拔贡、副贡、优贡等36名,庠生、监生等199名,国学生16名,太学生125名。庄氏居住地以大店为中心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地主庄园。至清道光、咸丰年间鼎盛时,成为富甲鲁南,名扬全国的豪门大族,拥有庄田万顷,商号千家,势力延伸到苏、鲁、豫、皖四省。庄氏自称“人走百里不宿别家店,马行千里不吃外姓草”。抗日战争爆发前,庄氏尚有堂号150多家,楼院相连,鳞次栉比,街巷曲徊,造型典雅,被誉为江北第一大庄园。大店南北大街长逾数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为苏鲁边境重要商埠和交通枢纽。

大店庄氏家族人才辈出。有的独持清操,砥砺品节;有的为官清正,善察民情;有的恪尽职守,建树社会;有的抵御外侮,身赴国难;有的治学工艺,发明创造;有的才品出众,匡世济人。其中知名者有

翰林庄陔兰,字心如,著名学者,书法家。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进士,封翰林院庶吉士,后赴日本留学,加入同盟会。归国后曾任民国山东省议会议长、国会参议院议员,受命《重修莒志》总纂。晚年应聘孔府,为孔子77代孙孔德成老师,1946年9月,庄陔兰病逝于孔府,年74岁。

庄陔兰一生著述及书法作品无数,叹未成集,仅留《重修莒志》一书。

依照庄陔兰初到孔府时“我不提请辞去,不能辞退”的要求,有人提议将庄陔兰葬于孔林之中,但遭到孔姓族人的反对,因为孔林自古留下一条规矩,有五种人不得葬入孔林,即使贡献再大:

一、曾作奸犯科,受过牢狱之苦之人;

二、遁入空门之人;

三、早年夭折之人;

四、出嫁之孔家女;

五、与孔家女完婚之孔家女婿。

庄陔兰的墓地选择成了一时的难题,经过孔氏族人的商议,最终决定将庄陔兰葬于“孔府园林”。

所谓的孔府园林并不是孔林,而是孔府的“义地”,义地是指由私人或团体设置埋葬贫民的公共坟场。孔府为这片“义地”取名“孔府园林” 。用来埋葬不能进入孔林的孔姓后人和在孔府供职的外姓人和家丁等。

尘埃似乎落定了,一代国学经史大师,书法大家,伟大的革命者庄陔兰先生长眠于孔府园林之中,孔府为表达对庄陔兰的尊敬,在其墓前刻碑立石。惜因文革动乱,庄陔兰墓碑等物皆已不存。唯有黄土一堆在风吹雨打中默默的为这种昔日的庄翰林遮风挡雨。

一切终要过去,绝代风华,又何堪春花秋月的轮回?当历史的尘埃掩盖了岁月,一切浮沉的人生于世事沧桑的变幻中渺若微尘,在这片你方唱罢他登场的大地上,有过的硝烟战火,有过的繁盛坎坷,有过的呐喊,有过的彷徨,都会随风而去。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政委会、抗大一分校等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鲁东南特委曾长期驻扎大店,一度成为滨海解放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1945年8月13日,山东省政府在大店成立。

199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庄氏“四余堂”和“居业堂”宅院,定为山东省政府成立旧址和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AAAA级景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