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县的历史沿革

浏览

宝丰地扼古鸦路,为宛洛交通要冲,富有战略价值,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晋楚湛坂之战,东汉刘秀与王莽昆阳之战,宋代牛皋大败金兵之战,以及李自成大破明官军孙传庭之战,都曾发生在境内及近区。

宝丰历史悠久,远在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劳作生息。

商周时为应国属地。

春秋初属郑,继属楚,又属晋。

战国初期属韩。

秦置父城县,汉因之。

隋、唐时先后为汝南县、滍阳县、武兴县、龙兴县。

武则天证圣元年(公元695年),分郏城、鲁山置武兴县。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改为中兴县。

其年,又改为龙兴县,隶属汝州,为汝州七县之一。

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因当时县境内有白酒酿造,汝官瓷烧制,冶铁工场(龙兴县出现铁矿,办有冶铸场,宋王朝视为国宝因改县名为“宝丰”)等,物宝源丰,宝货兴发,奉敕赐名“宝丰县”。(铁是北宋时期铸造兵器和农具的主要原料)

金代沿袭宋置。

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形成了军政合一的省一级地方建制。汝州属河南江北省南阳府管辖.

领 梁、郏县、鲁山三县,宝丰废县为镇,归梁县管辖。

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4月),在汝州东复置宝丰县,隶汝州。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曾改宝丰为宝州,清初又复置宝丰。

清朝沿袭明制,隶汝州直隶州。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仍隶汝州。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除府州厅一级,实行三级制。隶河洛道,后道又废除,隶许昌专区。

民国廿三年(公元1934年)将汝州魔冢营和张官营划归宝丰县管辖。

1951年将汝州的大小张庄和木中营村划归宝丰县管理辖。

1960年撤销宝丰县,将原县属行政区域划归平顶山市,次年又恢复宝丰县制,仍归许昌专署领导。

1983年9月,分属许昌地区宝丰等县划归平顶山市管辖至今。

2000年,宝丰县辖8个镇、5个乡:城关镇、张八桥镇、大营镇、杨庄镇、商酒务镇、石桥镇、周庄镇、闹店镇、李庄乡、赵庄乡、肖旗乡、前营乡、观音堂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73287人,其中: 城关镇 39546 周庄镇 35639 闹店镇 36843 石桥镇 41667 商酒务镇 39581 大营镇 47780 张八桥镇 33466 杨庄镇 57768 肖旗乡 35154 赵庄乡 34883 前营乡 27862 观音堂乡 17455 李庄乡 25643

2005年,宝丰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观音堂乡,并入大营镇管辖,大营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5年12月31日,宝丰县辖8个镇、4个乡:城关镇、大营镇、石桥镇、杨庄镇、闹店镇、周庄镇、张八桥镇、商酒务镇;肖旗乡、赵庄乡、前营乡、李庄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