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塘的历史沿革

浏览

1920年代,香港政府开发九龙塘,试行将该区发展为低密度住宅区。区内以平房及别墅为主,并保留著不少树木,颇具市郊风味。开发初期,该区吸引了不少英国富商居住。为解他们思乡之情,区内街道多以英国的郡名来命名。

九龙塘花园建于战前,到现在那里仍然保留了很多数十年历史甚至是花园建立时1920年代最早一批的屋宇。

九龙塘花园是香港首个参照英国规划师霍华德Ebenezer Howard著名的Garden City“田园都市”概念建成的。有说这是失败例子,不过亦是香港少有的洋房式住宅区。政府亦有见乃此,特别将这特式保留,规定那里的发展最高地积比率和 层数为0.6及三层。因而这么多年来,那里的屋宇都是低密度。亦因为这样,那些地主想重建为数十层高的楼宇也不可能,因为这样,令到地主将土地卖/租给一些酒店、老人院、婚纱铺只需要三层楼面的铺头,亦因为这样,慢慢形成今天的模样。

1956年,获香港政府拨地兴建的香港浸会学院(即现今香港浸会大学)启用。

1974年,九广铁路公司为配合地下铁路的兴建,特别于九龙塘设站(现为港铁车站之一),以便在地铁观塘线于1979年建成后,作为该线的转车站。而随著狮子山隧道及香港海底隧道通车,九龙塘成为连接香港岛和新界的主要通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