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历史沿革

浏览

临潼历史渊源深厚,历经周、秦、汉、唐,一直为京畿之地,因城东有临河,西有潼河,故名临潼。《临潼县志》说:“祥符改名,以临、潼二水环县左右故名临潼”。

战国时,秦在渭河北就建都栎阳。

秦孝公时,置栎阳为县,因渭河以北地区土地平坦、面积广,盛产粮食,自秦汉到隋唐,始终保持了县的建制。除古栎阳外,还有万年(今栎阳镇)鄣县(今交口镇)平陵、粟邑(今康桥粟邑)等县。

渭河以南在周代为骊戎国,并有戏邑、芷阳之设。

秦始皇帝嬴政时设郦邑(公元前231年)。

汉高祖时改郦邑为新丰(县城地址在今新丰,公元前197年)。

唐垂拱二年(686年)改为庆山县,天授二年(691年)置鸿州并鸿门县于零口。

神龙三年(705年)废庆山县复为新丰县。

天宝三年(744年)设会昌县(今城区所在地)。

天宝七年(公元748年)把新丰并入会昌,改名为昭应县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以临河(石瓮寺沟水)绕城东而过,潼河(温泉水)绕城西而走,随取名临潼。

元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降栎阳县为镇,归属临潼县。

明清之时,临潼归西安府治辖。

民国时属咸阳行政督察区。

1949年临潼解放,为渭南地区管辖。

1956年改为省辖。

1958年划归西安市

1961年复归渭南地区。

1983年10月划归西安市管辖。

1997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57号):撤销临潼县,设立西安市临潼区,区政府驻骊山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