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略阳县的历史沿革

浏览

东周战国时期周烈王姬喜八年(前368年)属苴国境内(开明氏蜀国灭“昔阝”、“平周”二国后封其弟为汉中侯置藩属苴国,定国都吐费城)

先秦周慎靓王姬定六年(前316年)属秦国蜀郡葭萌县境内(秦国灭苴国,蒹萌立县,归蜀郡管辖)。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沮县,属益州武都郡,为略阳

建县之始。县治在今勉县茶店黑河侧。

东汉建安十一年(206)改属凉州武都郡;二十年(215)属武都郡,归雍州。

三国蜀汉建兴七年(229)陈式取武都郡后,在今县城区设武兴督,县名仍沮县。

西晋泰始五年(269),属秦州武都郡。

东晋太元十五年(390),氐人杨盛废郡县,设护军。二十年(395)复置沮县。义熙五年(409),名武兴县,属后秦南梁州武兴郡,州、郡、县治在今县城。

北魏太和中(477—499)属南梁州。继改东益州武兴郡。

宋升明二年(478)氐人杨文弘称藩于魏,自号武兴国。北魏正始三年(506),魏灭其国,设武兴镇。继改东益州、武兴郡、武兴县。正光年间(520—524),杨绍先复立武兴国。

西魏大统十一年(545)属东益州武兴郡,置武兴县。废帝二年(553)魏平其地,改称兴州,设顺政郡。改武兴县为汉曲县。

隋开皇三年(583)废郡,十八年(598)改汉曲名顺政县。大业三年(607)废州,置顺政郡、顺政县。

唐武德元年(618)复设兴州。天宝元年(742)改兴州为顺政郡辖。乾元元年(758)复改称兴州,顺政县属之。

五代属前后蜀。置兴州、顺政县。

宋仍属兴州,初归利州路。绍兴十四年(1144),利州分东西两路,兴州属利州西路(治在今县城区)。开禧三年(1207),吴曦将兴州僭改兴德府。曦诛,改兴州曰沔州,改顺政县

名略阳县至今。

元初,略阳属陕西行中书省兴元路沔州辖。至元四年(1267),沔州改属广元路。

明洪武三年(1370)为汉中府沔州辖县。七年废州,直隶汉中府。成化二十二年(1486)属汉中府宁羌州辖县。崇祯七年(1634)为汉中府辖县。

清为陕西省汉中府辖县。

中华民国初,属汉中道辖县。

民国十七年(1928)撤道,改省直辖。

民国二十四年(1935)为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署辖县。

民国三十八年(1949)汉中分设东西专员公署,略阳为西路专员公署(署治沔县)辖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2月9日略阳县解放,属陕甘宁边区汉中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县。

1955年6月,属陕西省汉中专员公署辖县。

1968年,为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辖县。

1978年9月,为汉中地区行政公署辖县至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