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历史区域

浏览

伊斯坦布尔历史区域位于巴尔干与安纳托利亚、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波斯弗如斯佩宁苏拉,是一个同时拥抱着欧、亚两大洲的名城,作为古代三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以及奥斯曼帝国首都的伊斯坦布尔,保留了辉煌的历史遗产,其所拥有的博物馆、教堂、宫殿、清真寺、市场以及美妙的大自然风光,让人们流连忘返,陶醉其中。1985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伊斯坦布尔历史区域三面环水,一面是城墙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伊斯坦布尔历史区域位于巴尔干与安纳托利亚、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波斯弗如斯佩宁苏拉。两千多年来,伊斯坦布尔总是与一些重要的政治、宗教和艺术事件联系在一起。它的杰作包括古代君士坦丁堡竞技场、6世纪的哈吉亚•索菲亚教堂和16世纪的苏莱曼清真寺。这些遗迹现在受到了人口过盛、工业污染以及过度城市化的威胁。

重要的政治、宗教和艺术中心

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的第一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公元前7世纪,希腊人初建这座城市后,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于公元330年改名君士坦丁堡,别称新罗马;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取得该城后,才开始叫伊斯坦布尔,从那时起,该城一直是土耳其帝国的首都。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迁都安卡拉,但至今伊斯坦布尔仍是土耳其全国最大的城市。两千多年来,伊斯坦布尔一直是重要的政治、宗教和艺术中心。

有着数目惊人的中国古瓷和丝绸的托普卡匹宫

伊斯坦布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600多年以前。它先后是罗马、拜占廷、奥斯曼三大帝国的首都,长期作为中东地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并且此城建于亚洲、欧洲两大洲结合部,是"丝绸之路"亚洲部分的终点,它与欧亚大陆政治、宗教和艺术史上的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东西方文化、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这里相交流、相渗透,是东西方交流的重要地区。城内保存着君士坦丁赛马场、圣索菲亚教堂、托普卡珀、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等一批建筑杰作。其中许多建筑对欧洲和亚洲产生过重大影响。但是,现在过剩的人口、工业污染和无控制的城市发展正危害着这座城市。

“拜占庭与奥斯曼文明独一无二的见证”

有人这么描述:“伊斯坦布尔承载着拜占庭与奥斯曼文明独一无二的见证”。伊斯坦布尔建立于公元前667年,在古代希腊时期,拜占庭(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君主专制国家。)享有海上霸权。君士坦丁堡(即后来的伊斯坦布尔)正是公元324君士坦丁一世宣布的罗马帝国的新核心的。大帝对这座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随着罗马帝国在395年的分裂,作为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也就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在查士丁尼一世国王统治时,其建筑成就达到其所能实现的颠峰。君士坦丁堡通过一系列的战争保护其贸易路线并扩大其领土。在马其顿王朝(867-1081)统治下,强盛达到顶峰,那时候的城市,已经扩展到相当大的面积,到处是建筑精品。后来的一系列的侵略与失败后,君士坦丁堡在1261年被别的民族夺回,随着在1453年被土耳其接管,成为了繁荣的奥斯曼帝国(1451—1566)的光荣首都。

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博物馆

伊斯坦布尔市的心脏部分三面环水,一面是城墙(建于413年,以后不断修建),市中心是通向帝国的陆路交通的发散点;一条东西向的要道向城门扩展。即使在今天,这种早期的结构在伊斯坦布尔非常稠密的城市建筑中还能看到。伊斯坦布尔的临近地区(城墙外的苏莱曼地区,宰里克地区和考古公园)也受到保护,那里有丰富的古迹。在低矮的城市山中间是经过这座城市每个阶段的历史考验过的精品:罗马帝国(君士坦丁竞技场,324年)、拜占庭帝国(圣索菲亚教堂,六世纪)、和奥斯曼帝国(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550-1557)。

西方世界最伟大的城市成就

伊斯坦布尔历史区包括伊斯坦布尔独一无二的古迹和全体建筑的精品,市中心的古迹(城墙、圣索菲亚教堂、)对欧洲和亚洲的建筑发展、不朽的艺术与空间的组织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被认为是西方世界最伟大的城市成就。伊斯坦布尔在拜占庭帝国时期达到极盛。如今,几座宏大的建筑物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其中包括:建于查士丁尼年间(公元527-565年)、坐落在考古公园内的建筑杰作圣索菲亚教堂和圣伊雷内教堂,约翰二世年间(1118-1143年)伊雷内皇后在泽雷克区修建的"万能的主"古庙,以及城墙圈内的卡赫里耶清真寺,寺内保存着14、15世纪的精美的镶嵌和壁画。反映奥斯曼帝国时期伊斯坦布尔风貌的是考古区内托普卡珀宫和阿朱尔清真寺,苏雷曼大帝在位(1520-1566年)时建筑师柯卡·西南在苏莱曼耶区修建的塞扎德清真寺和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以及同时期的525幢木房。现存名胜古迹有康斯坦丁赛马场、索菲亚大教堂和苏莱曼清真寺。

拜占廷艺术的结晶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非亚大教堂:一直被公认为拜占廷建筑的最完美的代表、拜占廷艺术的结晶。圣索菲亚教堂长94米,宽72米。主穹隆直径长31米。这座教堂融合罗马式长方形教堂与中心式正方形教堂的特点,采用新颖的屋顶设计。中心为一直径33米的圆穹隆,落在4根巨大的塔形方柱上,顶端距地面60米。中心穹隆的东西两侧各连接一个较低的半圆形穹隆,使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主穹隆的南北方向由复杂的拱门、穹隅等结构支撑;东西两侧是两个与它等直径的半穹隆,它们相互邻接,跨越中殿上部。教堂内部有着丰富的色彩装饰和良好的照明。教堂内部圆柱和柱廊分隔成3条侧廊,柱廊上面的幕墙上穿插排列大小不等的窗户,中心穹隆基部环以40扇窗户,使光线从四面八方透入堂内。主柱由红色斑岩和蛇纹大理石制成,高达柱头的墙壁,覆盖着多色条纹大理石板,板头高度以上的墙壁、拱门和拱顶表面都布满色彩斑斓的镶嵌画。当日光透过长廊幕壁上的巨大弦月窗洒进教堂,透过主穹隆底部的窗孔充满穹隆及其下部空间时,镶嵌画熠熠闪烁,而巨大的穹隆则仿佛漂浮或悬挂在空中似的,光线减弱了穹隆和窗间壁的重量感,造成了奇妙的视觉幻象。教堂外部,飞扶壁、拱顶、半穹隆等结构波浪式一层层推向高处,在主穹隆达到高潮。整个建筑体系有着宏伟的纪念碑效果。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也叫蓝色清真寺

阿赫迈德清真寺:是奥斯曼帝国苏丹艾哈迈德命令锡南的学生穆罕默德·阿迦在1616年建成的。建筑主体的的中部是个大圆顶,四周又有4个直径为大圆顶1/4的小圆顶,周围高矗6座宣礼塔(一般清真寺只有4座)。礼拜大厅气魄宏伟,宽敞豁亮,可同时容纳3.5万信徒做祷告;地面铺紫红色的土耳其地毯,墙壁镶嵌2万多块蓝色花瓷砖,光线柔和而静谧,因而又得"蓝色清真寺"的别号。

普卡珀宫:建于1462年。高大的帝王门,用精巧瓷砖修建的亭阁表明它昔日的威严与繁华,宫殿内的奇珍异宝有如恒河沙数,尤其是其中珍藏着数目惊人的中国古瓷和丝绸。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耸立在金角湾西岸,被称之为伊斯坦布尔最美的清真寺。它是由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最著名的建筑师希南于1550-1557年间设计建造的。该寺庭院的四角各有一根尖塔高耸,显示了它的宽广宏伟。寺内的墙壁和布道坛全部由雕刻精美的白色大理石镶嵌而成,与窗户上的彩色玻璃相映生辉。寺中花园内有苏莱曼及其妻子胡瑞姆苏丹的陵寝,不远处有建筑师希南的陵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