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托尔的自然和文化历史区

浏览

科托尔(现属黑山),城内以12世纪的罗马式建筑圣特里芬教堂为主,拥有4座罗马天主教教堂、宫殿和广场等具有欧洲文艺复兴风格的中世纪建筑。1979年科托尔自然、文化和历史保护区(Natural and Culturo-Historical Region of Kotor)作为文化遗产,同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成为自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生效以来,第一个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这个天然港位于门的内哥罗的亚得里海岸,它在中世纪曾是重要的艺术和商业中心,那里有著名的石工和肖像学校。在1979年的一次地震中很多遗址被严重毁坏,其中包括两座罗马式教堂和城墙。之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该城恢复了原貌。

科托尔的自然保护区 史上有名的贸易与航海城市

科托尔建立于公元7世纪,历史上是一座有名的贸易与航海城市。科托尔位于达尔马希亚海岸上,巴尔干半岛边缘,杜布罗夫尼克东南50公里处,它处于深海湾的前部,该海湾被分成四个大的内湾并且高耸着陡峭的奥里坚山和洛夫琴山。

公元前1世纪,该地区被称为麦西亚省,7世纪,塞族人入侵了该地区。科托尔就是在罗马人的阿克鲁维乌姆(Acruvium)的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崎岖的地势造成当地的村镇相互隔绝,但是一些村镇还是联合起来形成了首批塞族城邦,这些城邦中的科托尔,相继被保加利亚人和马其顿-保加利亚宗主国以及拜占庭帝国所统治。9世纪后,塞尔维亚开始盛行基督教,从拜占庭帝国统治下获得解放并于1180年独立。塞尔维亚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尽管科托尔较为与世隔绝,但是它还是如同其他的海岸城市一样,成为一个活跃的贸易中心。科托尔建造了大量的教堂和修道院。塞尔维亚从1331年开始不断扩张领土并且在1355年达到了顶峰时期。13和14世纪也是塞尔维亚艺术的黄金时代。1389年科索沃战争之后,塞尔维亚为土尔其所控制并且成为奥斯曼土耳其的一部分直至19世纪。在1814至1918年间,科托尔成为奥匈帝国海军基地。从那时起,科托尔一直是一个繁忙的港口和贸易中心,这里的人们始终与海洋保持密切的联系。

科托尔古城和峡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科托尔成为奥匈帝国海军的三个主要基地之一,并且是奥匈帝国第五舰队的母港,舰队拥有无畏级战列舰和一些轻型巡洋舰。而门的内哥罗斯拉夫军队同奥匈帝国军队在当地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1918年后,当时还被称为卡塔罗的城市成为南斯拉夫王国的一部分并被正式命名为科托尔,1941-1943年间,意大利夺取了科托尔地区,使之成为意大利控制的达尔马提亚总督区的一部分。1945年后,科托尔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下属的黑山共和国的一部分。

中世纪古城原貌最完整的城市之一

科托尔是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存中世纪古城原貌最完整的城市之一,拥有大量的名胜古迹,比如老城中建于1166年的圣特里芬大教堂和在城市周边延伸长达4.5 公里的古城墙,以及科托尔的自然和文化历史区。

科托尔自然和文化历史中心由海湾边上的许多遗迹与科托尔的自然保护区共同构成。科托尔的自然保护区于拉什卡河谷,是一座美丽绝伦的天然公园,它由冰河形成,分地上地下河。沿塔拉河峡谷行走,可以看到欧洲最深的峡谷,在浓密的松林中点缀着清澈的湖水,隐藏着大面积的特色植物。

该地区即中世纪塞尔维亚的核心,这里的旧式村庄和现存的纪念物表明,过去的历史、精神和艺术仍然影响着现在的生活。建筑物和无价的原始艺术珍品与塞尔维亚历史中整整两个世纪的重要事件和关键人物紧密相关。例如:圣彼得保罗教堂和朱尔杰维斯图普奥维修道院及索波查尼修道院,塞贝切瓦河和拉什卡河汇合处的堡垒遗址以及其他的考古遗址

另外,科托尔的自然保护区圣彼得保罗教堂,在塞尔维亚是最老的中世纪宗教遗迹。由于它在斯特凡涅曼扎国王生活中发生的关键事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这个教堂对于塞尔维亚的历史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当时的政务会曾在这里组织反对异教徒的活动,斯特凡涅曼扎国王曾在这里受洗礼,也是在这里把王位传给了儿子斯特凡。圣彼得保罗教堂的建筑设计,基于一个有着圆屋顶的圆形平面图,然而,后来改建了它,并加进了许多新的建筑(一个画廊,一个圆形中殿,后来还有一些不规则的附属建筑)。保存下来的断断续续的三层壁画可以追溯到公元9-10世纪和12世纪初。纪念碑的墓石则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到19世纪。这些遗迹因其精心选择的地理位置和在城市中的布局而具有独特的价值。

位于多山景区的科托尔小城,尽管自从中世纪以来遭受了地表剧变,但还是保留了中世纪的痕迹。除了城墙和大门构成了该定居区的第一个遗迹之外,许多罗马-拜占庭式、哥特式、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大教堂、教堂和宫殿)显示了中世纪时期的罗马、拜占庭、以及巴尔干和西欧痕迹。

罗马式建筑圣特里芬教堂为主 遗产的毁坏与保护

1979年4月15日,黑山沿海地区发生了大地震,造成近一百名居民丧生。而一半的科托尔老城区被毁,而圣特里芬大教堂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由于地震,城市建筑遭到了严重的毁坏。在当年召开的第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应当时的南斯拉夫政府的请求将科特尔同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之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此城恢复了原貌。

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科特尔与海湾地区其他一些小城镇如佩拉斯特等地,合并在一起进行保护和开发,使这一地区多种多样的遗迹和文化遗产得到了独特可靠的保护,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整体效果。科托尔和佩拉斯特已成为规划最具特色的小城市得到可靠保护的典型。

现在,科托尔和佩拉斯特湾边上的圣乔尔捷、戈斯帕及什克尔皮耶拉小岛已成为当地最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此外,科托尔还举办了几届夏季盛会,比如在2009年5月同布德瓦一起承办的由欧洲城市狂欢节联合会主办的世界城市狂欢节大会,简称夏季狂欢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