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潘玛雅古迹遗址

浏览

科潘玛雅古迹遗址位于洪都拉斯西部边境,遗址面积数十平方公里。科潘玛雅遗址是玛雅文明最重要的地区之一,有着宏大的建筑,还有丰富的象形文字,是极少数起源于热带丛林的文明的例证。这些建筑表明科潘的玛雅人有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1980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科潘遗址于1570年被迭戈·加西亚·德帕拉西奥(Diego García de Palacio)玛雅文明最重要的地点之一,一直到19世纪才被挖掘出来。废弃的城堡和壮丽的公共大广场体现了它10世纪初期被遗弃前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科潘玛雅古迹遗址位于洪都拉斯西部边境 玛雅文明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科潘兴盛于玛雅文明古典期(公元250—900年),为玛雅文明最盛时期,是玛雅文明最重要的地区之一。玛雅文明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之一,也是唯一诞生在热带丛林而非大河流域的文明。玛雅人具有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同时代的旧大陆文明相形见绌。他们创造了精确的数学体系和天文历法系统,以及至今仍有待人们去破译的象形文字系统。玛雅人最重视对太阳和月亮的观测,他们能算出日蚀和月蚀出现的时间,并已将七大行星都列入了研究范围。他们对金星运行周期的计算和现代科学实测结果完全一致。玛雅历法体系由"神历"、"太阳历"和"长纪年历"组成。玛雅人有一个独特的数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最先进的部分便是"0"这个符号的使用,它的发明和使用比欧洲大约早了800年。玛雅的数学体系的适用性和科学性,使他们能在许多科学和技术活动中解决各种难题。在世界各古代文明中,除了起源于印度的阿拉伯数字之外,玛雅数字要算是最先进的了。但非常可惜,有关玛雅数学的图书或文献一本也没有流传下来。玛雅的象形文字对现代人来说真是一部天书,它的谜底直到今天仍未解开。

玛雅文明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之一

公元1839年,美国探险学家史蒂芬斯和卡瑟伍德受到一个古老传说的暗示,披荆斩棘,深入浓荫蔽日的雨林之中,然而,他们没有找到被巫师催眠的美丽公主,却发现了一座已荒废千年的古代城市遗址。这里已是一片凄凉的景象。石碑断裂倾斜,神庙塌陷,建筑上长出了参天大树,石缝里满是无花果树的盘根,古藤也爬满了残墙。就像史蒂棼说的:科潘就像一只散了架的古船,搁浅在一片茫茫的林海之中。史蒂芬斯他们被眼前的这一切惊呆了,这些遗迹所代表的就是辉煌灿烂的玛雅文明。当地的玛雅人,既对科潘神庙一无所知,也不认识玛雅文字。到了1960年,俄裔的玛雅专家普罗斯科拉亚科夫,在哈佛毕博蒂博物馆地下室办公室里,利用俄国人罗索夫的方法,终于破解了石碑上的玛雅文字。从此,人们才了解到,科潘石碑和石阶上玛雅文字,实际上记录的是科潘王国的历史。石碑上的时间,表示的是王子的诞生,继位,死亡及其发动的战争等等,几乎无所不有。

早在公元前1100年,古玛雅人就来到科潘安居乐业 玛雅南部最大的城邦

早在公元前1100年,古玛雅人就来到科潘,在这个富饶的山谷里安居乐业。这里,丰厚的火山灰肥沃了土地,人们无忧无虑地生活了千百年。一直到了公元426年,情况才发生了变化。这年,一个自称为蓝鸟的王子,从北方的众神之城特奥提华坎辗转来到了科潘。他在高地上的帝国逐渐末落,于是就来到这个盛产玉石的的科潘谷地,寻求发展。蓝鸟本人既是一名英勇的武士,又精通祭祠之术,可以帮助当地的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样,蓝鸟很快就得到了当地人的拥立,在科潘建立了一个世袭了400年的科潘王朝。

蓝鸟王及其子孙在后来的400年间,将科潘发展成玛雅南部最大的城邦。通过不断地征战和扩大地盘,控制了整个玛雅地区的玉石及黑曜石贸易,富甲一方。除了征战,蓝鸟家族也酷爱艺术。在628年到738年之间,也就是灰虎和十八兔在位期间,科潘王朝达到了其鼎盛时期。科潘城的人口已达到了近三万人。

到了822年。在科潘的末代王图克登基后不久,科潘就像其它玛雅大城一样,遇到了一系列的大灾难。战争,疾病,洪水和旱灾无情地夺走了大量玛雅人的性命。农民对统治阶层的信仰破灭了,人人纷纷弃城而去。图克的登基纪念碑 才完成了一半,工匠已是人去楼空。王室失去了百性的支持,从此也不知所终,贵族的祭祠仪式和像形文字从此失传。留在科潘地区的少量玛雅人,虽然仍在山地上种玉米,但却遗忘了他们的信仰和神庙。公元1200年之后,科潘古城就渐渐地消失在一片热带雨林之中了。

科潘是玛雅文明最重要的地点之一,10世纪时被遗弃

看过科潘石碑上留下的科潘王雕像之后,很多人都感到他们很像中国山东人。科潘王国的社会阶层分明,贵族都担任祭司,史官等要职,掌握着祭祠及书写等技术。平民则在日常生活中是农民,战时就成为了战士。平民对祭祠和书写一窍不通,贵族也不让平民识字,以保证其家族的长期统治。玛雅社会的组织形式也趋于军事化 也许是由于帝王的祖先曾是商军将领的原故。玛雅的未婚男子都集中在一起居住,集中开伙,一块打饭,以备随时出战。

美丽神秘的古城旧貌

科潘是玛雅文明最重要的地点之一,早在10世纪初期,这座城市就被遗弃了。直到19世纪才被挖掘出来。对科潘严肃正规的发掘工作于19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多年的考察,考古学家已对这座古城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科潘是玛雅王国的首都,也是当时的文化和宗教活动的中心。遗址的核心部分是宗教建筑,主要有金字塔祭坛、中心广场、6座庙宇、石阶、36块石碑和雕刻等。大金字塔在内的最重要的 建筑雄踞于土石砌成的平台之上,小型的金字塔、庙宇、院落及其他建筑散布于大金字塔的周围。外围是16组居民住房的遗址。国王和他的亲属居住在自己城市中心的王宫里,身边聚集着大臣和奴仆。贵族和教士也住在城中。

科潘遗址保存文物

科潘玛雅遗址广场修建在林木丛生、起伏不平的丘原上,其中一座小丘上矗立着一座庙宇,它的台阶上竖立着一个巨大的代表太阳神的头像,上面有金星的雕饰。另一座庙宇台阶上有两个狮头人身像,嘴里叼着一条蛇,一只手攥着几条蛇,另一只手握着 一把象征雨神的火炬。在山坡和庙宇台阶上,耸立着一个个巨大的、神态各异的人头石像。据说玛雅人的第一位祭司、玛雅象形文字和日历的发明者伊特桑纳死后,就被雕刻成众神中的主神供奉于此。这里还有一座祭坛,长1.22 米,高68.6 厘米。上面 刻有4 个盘腿对坐的祭司,身上刻着象形文字,每人右手拿着一本书。石雕中还有用黑色岩石碎片镶嵌成花斑的老虎和乌龟。在广场的山丘上,还有一座被称为“象形文字的阶梯”的祭坛阶梯,共有63 级台阶,高约30 米,宽10 米,坡度为60 度。它由2500 块方石垒成,方石上刻着花纹及象形文字,每隔12 米立有一个人头雕像。石阶两侧雕刻着两条倒悬着的花斑大蟒蛇。在广场的中央,有两座有地道相通、分别祭太阳神和月亮神的庙宇,各长30米、宽10米。墙壁和门框中有丰富多彩的人像浮雕。在两座庙宇之间的空地上,耸立着14 块石碑,这些石碑建于613年至783年之间,所有的石碑均由整块的石头雕刻而成,高低不一,上面刻满了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刻和数以千计的象形文字和人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