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贸易港考古遗址

浏览

巴林贸易港考古遗址位于巴林北方省,因其见证了从大约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16世纪人类在此居住的历史,2005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位于巴林岛的卡拉特考古遗址是一个典型的台形土墩遗址,由连续许多层人类居住遗迹堆建而成的人工土墩。300×600米的土堆见证了从大约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16世纪人类一直在此居住的历史。遗址中已被挖掘的部分约占25%, 展示了不同类型的房屋结构:包括住宅、公共设施、商业、宗教和军事设施。这些足以证明数世纪来这里作为通商口岸的重要性。在12米高的土墩之上是雄伟的葡萄牙堡垒,整个遗迹因此而得名“卡拉特”(qal'a),意即堡垒。该遗址是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古代文明之一——迪尔蒙(Dilmun)文明的首都。这一文化至今只见于苏美尔文献记载中,但这一遗址却保存了其最丰富的遗迹。

巴林贸易港考古遗址位于巴林北方省 多层土墩见证厚重历史

卡拉特考古遗址(也译作:巴林贸易港考古遗址)又被称作巴林堡,位于巴林岛上。巴林堡在葡萄牙殖民地时期,称为葡萄牙堡(葡萄牙语:Qal'at alPortugal)。

考古学发掘工作从1954年开始,是一个典型的台形人工土墩遗址。土墩高12米(39英尺),包括7层堆建而成,供人类居住。于公元前2300年至1700年由当地居民人工垒起,建造者包括加喜特人、葡萄牙人波斯人。此外,它也是迪尔蒙文明时期的首都,后来用于葡萄牙人的港口。

通过考古学的发掘工作和出土文物研究,确立了关于古代国家的历史。这一地区被认为拥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研究巴林地区铜器和青铜器时期的重要遗址。巴林堡地区最早出现的建筑物大约建造于三千年前,地址选在巴林岛东北部的山峰附近。目前巴林堡遗址所保存的建筑大约始建于6世纪。遗址享有巴林“最重要的古代遗迹”称号。遗址最初的发掘工作是在1954年和1972年,由丹麦的一个考察队进行。之后的1977年,来自法国的考察队也进行了发掘工作。自1987年起,巴林本地的考古学家开始工作在遗址地区。考古学研究发现,遗址包含七种文明,而其中最早出现的文明,也是当地古代影响力最大的文明是由迪尔蒙帝国创造的迪尔蒙文明。同时丹麦的考察队发现,这里也保存了一个关于古希腊文化的遗址。

巴林贸易港考古遗址是一个典型的台形土墩遗址

遗址有人工建造的连续许多层土墩。社会阶层生活地区面积180,000平方英尺(17,000平方米),生活区包围着土墩的核心区。遗址证明了这一地区从大约公元前2300年至16世纪期间有人类文明存在。遗址大约发掘了总面积的25%,已发掘区显示当地历史上存在有住宅、公共、商业、宗教和军事区,同时表明历史上巴林堡地区对外贸易是较为繁荣的。在高约12米(39英尺)的土墩顶部,有一个突出的葡萄牙堡。作为迪尔蒙文明的首都,对当地文化影响最大的文明是迪尔蒙文明,同时也保留了大量的迪尔蒙文化。

难得一见的古老遗迹

遗址拥有多个区域和城墙,包括Saar墓、Al-Hajjar墓、卡赛人宫、Madimat Hermand墓、MadimatIsa墓、Al-Maqsha墓、Uperi宫、Shakhura墓和北城墙。铜器时代,围绕街道和住房有两部分城墙。巴尔巴尔陶器出土于城墙中部的建筑群,年代大致和巴尔巴尔庙相同,但有一些出土陶器的年代更为久远,可以追溯到前3000年甚至更早。发掘出的铜器和象牙可以用来研究古代的对外贸易。许多物品在网上展出,如丹麦发掘出的“蛇碗”、石棺、印章和镜子等。

遗址中已被挖掘的部分约占25%, 展示了不同类型的房屋结构

遗址发现了一个聚落,是东阿拉伯时代唯一的聚落。通过遗址推断,在靠近绿洲发展农业的人种植棕榈树,饲养牛、绵羊、山羊并在阿拉伯海域捕鱼。聚落建造的房子以石头配以粘土或砂浆为材料,屋内宽敞,有抹上灰泥的地面。

堡垒的城墙目前只能在土墩的北侧、西侧和南侧,东部还没有挖掘。防御工事面积15公頃(1,614,587平方英尺),由砌石所筑的城墙厚度不一,城墙留有门,可供例如大篷车等的交通运输。西部城墙目前保存较为完好,长9米(30英尺)。街道南北走向,有12米(39英尺)宽。约公元前1800年,当时的城镇逐渐衰落,并最终掩盖在沙漠中。

这些建筑中包括人们居住的房屋,商店、公共设施以及防御设施

目前展现在人们面前并不是遗址的全部内容,而仅仅是挖掘出的四分之一的面积。而就是这仅仅的四分之一,也对于当时的建筑的类型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展示。在这些建筑中包括人们居住的房屋,商店、公共设施以及防御设施。而就是这些较为全面的建筑类型充分体现了这里在当时作为通商口岸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