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阁本

汲古阁本,版本名。指明毛晋汲古阁的刻本。也称毛本。

汲古阁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í gǔ gé běn
成语简拼
JGGB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成语繁体
汲古閣本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版本名。指明毛晋汲古阁的刻本。也称毛本。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记事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汲古阁本”几个大字。

(2)小兵不会写成语“汲古阁本”的最后一个字。

(3)小赫写不出成语“汲古阁本”,因此期中考试只得了98分。

(4)兴宾区迁江中学的逯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汲古阁本”。

(5)有利叔叔给咏仪和吟怀介绍了“汲古阁本”的成语故事。

分字解释

汲:jí <动>(从井、泉、河里)引水或取水;从低处往高处打水。《五蠹》:『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过小孤山大孤山》:『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汲汲] 急切追求的样子[汲汲忙忙] 行动匆忙,急迫。[汲善] 引导使之向善。

古:gǔ 1、<名>古代。《庄暴见孟子》:『今之乐犹古之乐也。』2、<形>历时长焦的;古老的。《左忠毅公逸事》:『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阁:gé 1、<名>用木材架于空中的道路。《战国策·齐策》:『故(田单)为栈道木阁经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王乃得反。』2、<名>楼与楼之间的空中通道。谢朓《和江丞北戍琅琊城》:『春成丽白日,阿阁跨层楼。』3、<名>内室,旧时常指女子的卧房。《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4、<名>一种小楼。《柳毅传》:『始见台阁相向,门户千万。』《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5、<名>收藏书籍或供佛的寺方。《汉书·扬雄传》:『时雄校书天禄阁上。』6、<名>藏物的小房间。《项脊轩志》:『项脊轩,旧南阁子也。』7、<名>官署。《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8、<动>同『搁』。放置;搁置。《新唐书·刘知几传》:『阁笔相视。』《长亭送别》:『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辨] 亭,台,榭,楼,阁。见『台』字。[阁手] 拱手而无所作为。

本:běn 1、<名>草木的根。《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2、<名>树木的干。柳宗元《种树郭橐[音tuó]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3、<名>根本;基础。《齐桓晋文之事》:『王欲行之,刎盍反其本矣。』4、<名>指农业。《论积贮疏》:『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5、<名>本源;根源。《原毁》:『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6、<动>依照;依据。《图画》:『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本,乃增损而润色之。』7、<动>堆原,考察。《伶官传序》:『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8、<形>本来的,原来的。《孟子·鱼我所欲也》:『此之谓失其本心。』9、<副>本来;原来。《愚公移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孔雀东南飞》:『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10、<名>本钱。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11、<形>这里的;自己的。《采草药》:『用芽者自从本说。』12、<名>版本;底本。《活板》:『已后典籍皆为板本。』13、<名>臣下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狱中杂记》:『是无难,别具本章。』14、<量>株;棵。《汉书·龚遂传》:『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15、<量>书籍的一册。《活板》:『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汲:《巳集上·水字部》《唐韵》《正韵》居立切《集韵》《韵会》讫立切,□音急。《说文》引水於井也。《易·井卦》可用汲,王明□受其福。《庄子·至乐篇》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又《广韵》引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大汲其版。〈注〉汲,引也。《郭璞·江赋》幷[同并]吞沅沣,汲引沮漳。又汲汲,不休息貌。《博雅》孜孜汲汲,剧也。《前汉·扬雄传》不汲汲於富贵。《文子·上德篇》君子日汲汲以成煇。又县名。属河内郡。《史记·魏世家》城垝津以临河内,河内共汲必危。《广舆记》汲县,故汲郡,治今属卫辉府。又姓。汉汲黯。又《集韵》极入切,音及。与汲同。汲汲,虚诈貌。或作汲。

古:《丑集上·口字部》《唐韵》《集韵》公户切《韵会》果五切《正韵》公土切,□音鼓。《尔雅·释诂》古,故也。《说文》从十,口。识前言者也。《徐铉曰》十口所传,是前言也。《玉篇》久也,始也。《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诗·邶风》逝不古处。《前汉·艺文志》世正三古。《孟康曰》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又《礼·祭义》以祀天地、山川、社稷、先古。〈注〉先古,谓先祖也。又《周礼·冬官考工记》轮已庳,则於马终古登阤也。〈注〉终古,犹言常也。又贲古,县名。《前汉·地理志》益州郡贲古县。又姓。《广韵》周太王从邠适岐,称古公,其后氏焉。汉有古初,蜀志有广汉功曹古牧,北魏有古弼。又草名。《尔雅·释草》红茏古。〈注〉俗呼红草为茏鼓,语转耳。又《集韵》古暮切,音顾。亦作故,义同。《刘向·九叹》兴离骚之微文兮,兾灵修之壹悟。还余车于南郢兮,复姓轨于初古。又《字汇补》溪姑切,音枯。古成氏,复姓。汉广汉太守古成云。后秦古成诜,以文章参枢密。

阁:《戌集上·门字部》《唐韵》古洛切《集韵》刚鹤切《韵会》《正韵》葛鹤切,□音各。《说文》所以止扉者。从门,各,意兼声。《徐曰》按:杙长者谓之阁,所以止扉。即今云门颊,扇所附着也。《正字通》按尔雅释宫:樴谓之杙,在墙者谓之楎,在地者谓之臬,大者谓之栱,长者谓之阁。又《博雅》阁载也。又《集韵》一曰观也。一曰□藏之所。《玉篇》楼也。扬雄校书于天禄阁。《正字通》汉宫殿疏:麒麟阁、天禄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延贤士。唐制:宣政,前殿也,谓之衙,衙有仗。紫宸,便殿也,谓之阁。朔望不御前殿而御紫宸,谓之入阁。又食阁,木板为之,所以□食物。《博雅》阁,庖□也。《礼·内则》大夫七十而有阁。〈注〉阁,以板为之,□食物也。〈又〉天子阁,左达五,右达五。〈注〉天子尊庖□远,故左夹室五阁。右夹室五阁。又阁道,楼陛也。《前汉·司马相如传》辇道纚属。〈注〉辇道,阁道也。《战国策》故为栈道木阁,而迎王与后於城阳山中。又甬路,亦名飞阁,复道也。《史记·高祖纪·辄烧绝栈道注》栈道,阁道也。崔浩云:险绝之处,傍凿山岩,而施版梁为阁。《正字通》马鸣阁道,利州栈道也。今保宁府广平县,其阁梁,一头入山腹,一头立柱水中。张良烧绝秦栈道,即此。地舆志昭化县有马鸣阁。刃州有刃阁。又《周礼·秋官·野庐氏注》车有轘辕坻阁。〈疏〉坻阁,道路之名也。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六星绝汉,抵营室,曰阁道。〈注〉阁道,北斗之辅。又《诗·小雅》约之阁阁。《毛传》犹正正也。《诗诂》端直貌。又蛙声。《韩愈·亲诗》蛙黾鸣无谓,阁阁祗乱人。〈注〉阁阁,如其声。喻羣言害道也。又姓。《急就章》有阁幷[同并]欣。《正字通》唐御史阁辅。又《韵补》叶于六切,音哊。《司马相如·上林赋》离宫别馆,弥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阁。叶下属宿。考证:(尔雅大者谓之棋,长者谓之阁。)谨照原文谓之棋改谓之栱。(《史记·天官书》营室曰阁道。〈注〉乐汁图云阁道,北斗之辅。)谨按天官书六星绝汉抵营室曰阁道,非营室即阁道也。今照原文改六星绝汉抵营室曰阁道。注阁道北斗之辅。省乐汁图云四字。(《司马相如·上林赋》离宫别馆,弥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阁。)谨照原文弥由改弥山。

本:《辰集中·木字部》(古文)楍□□《唐韵》《正韵》布忖切《集韵》《韵会》补衮切,□奔上声。《说文》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草木之根柢也。《左传·昭元年》木水之有本原。《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又《玉篇》始也。又《广韵》旧也,下也。《礼·礼器》反本修古,不忘其初。《尔雅·释器疏》柢本也,凡物之本,必在底下。又《左传注》豫为后地曰张本。又《曲礼》韭曰丰本,菖蒲根曰昌本。又《集韵》《类篇》□逋昆切。同奔。喻德宣誉曰本走。又叶方典切,音匾。《班婕妤·捣素赋》调非常律,声无定本。或连跃而更投,或暂舒而常敛。考证:(《曲礼注》韭曰丰本。)谨按韭曰丰本系经文,非注文,谨省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