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华佩实

衔华佩实,衔:包含;华:比喻文采;佩:佩带;实:果实,比喻文章的思想内容。形容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草木开花结果。

衔华佩实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ián huá pèi shí
成语注音
ㄒㄧㄢˊ ㄏㄨㄚˊ ㄆㄟˋ ㄕㄧˊ
成语简拼
XHPS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銜華珮實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衔:包含;华:比喻文采;佩:佩带;实:果实,比喻文章的思想内容。形容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草木开花结果。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章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窃观古人文章,衔华佩实。▲清·钱谦益《复徐巨源书》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赫然是“衔华佩实”几个大字。

(2)婧婧写不出成语“衔华佩实”,因此语文考试只考了98分。

(3)浚诚大哥哥给诗憧和冬南讲述了“衔华佩实”的历史典故

(4)崂山区第三中学的鹿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衔华佩实”。

(5)琳琳不会写成语“衔华佩实”的最后一个字。

(6)窃观古人文章,衔华佩实。见清·钱谦益《复徐巨源书》。

(7)莹去上海市和衷高级中学之前,世朋叔叔给晓斐和梦舒讲了『衔华佩实』的历史故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徵圣》:『然则圣文之雅丽,固衔华而佩实者也。』

分字解释

衔:xián 1、<名>马嚼子。《战国策·秦策》:『伏轼樽衔,横历天下。』2、<动>含;嘴含。《张衡传》:『外有八龙,首衔铜丸。』3、<动>包含;含有。《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4、<动>心怀;隐藏在心里。《祭十二郎文》:『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5、<动>怀恨;对人心怀不满。《刘东堂言》:『有指摘其诗文一字者,衔之次骨,或至相殴。』6、<动>奉;接受。《礼记·檀弓》:『衔君命而使。』7、<名>头衔;官阶。白居易《重和元少尹》:『南宫起请无消息,朝散何时得入衔。』[衔杯] 喝酒。[衔恤] 含忧,也指父母死后守丧。

华:huā 1、<名>花。《长歌行》:『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又] <动>开花。《淮南子·时则》:『桃李始华』2、<形>花白。《念奴娇·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huá 1、<形>华丽;华美。《毛遂自荐》:『歃血于华屋之下。』2、<名>精华;精美的东西。《滕王阁序》:『物华天宝。』3、<名>文才。刘勰《文心雕龙·程器》:『昔庾元规才华精英。』4、<形>豪华;浮华。《训俭示康》:『吾性不善华靡。』5、<名>光彩。《淮南子·地形》:『末有十日,其华下照也。』6、<形>显贵;显耀。王符《潜夫论·论荣》:『所谓贤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禄,富贵荣华之谓也。』7、<名>汉族的古称。《左传·襄公十四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huà<名>华山。又叫太华山,五岳中的西岳。《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华表] (1)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指路的木柱。(2)古代立于宫殿、城垣或陵墓前的石柱。柱身往往刻有花纹。(3)房屋外部装饰。[华盖] (1)帝王、贵官的伞盖。(2)帝王、贵官的车上也常有华盖,又为车的别称。(3)古星名。迷信认为,人的运气不好,是有华盖星犯命。

佩:pèi 1、<名>系挂在衣带上的装饰物。《林黛玉进贾府》:『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2、<动>佩带;挂。《鸿门宴》:『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3、<动>敬佩;佩服。杜甫《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鄙人奉未眷,佩服自早年。』[佩服] (1)佩挂。(2)铭记。(3)遵循。(4)悦服;钦敬。[佩弦] 比喻自箴自戒。弦,弓弦。弦常紧绷,所以性缓的人佩以自警。

实:shí 1、<名>果实;种子。《采草药》:『用实者成实时采。』2、<动>结果实。《采草药》:『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3、<动>充满;充实。《论积贮疏》:『仓廪实而知礼节。』4、<动>放进;装满。《卖柑者言》:『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5、<名>事实;实际。《石钟山记》:『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6、<形>真实;诚实。《出师表》:『此皆良实,志虑忠纯。』7、<副>确实;的确。《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衔:《戌集上·金字部》《广韵》户监切《集韵》《韵会》乎监切,□音咸。《说文》马勒口中。从金从行。衔,行马者也。《徐曰》马衔所以制之行也。会意。《战国策》伏轼撙衔,横正天下。《前汉·张敞传》利其衔策。又《正字通》凡口含物曰衔。《诗·豳风·勿士行枚笺》初无行□衔枚之事。《东京梦华录》车驾登宣德楼,下赦,旋立鸡竿,竿尖大木盘上有金鸡,口衔红幡子,书皇帝万岁字。《卢照隣诗》龙衔宝盖迎朝日。又《正字通》奉君命而行曰衔命。又官吏阶位曰衔。《语林》近代选曹补授,先具旧官於前,次书拟官於后,新旧相衔也。《白居易·赠张籍诗》独有咏诗张大祝,十年不攺旧官衔。《陆游诗》头衔字字敌冰清。又感也。《管子·法法篇》法立而民乐之,令出而民衔之。《林景熙诗》心衔造化仁。又憾也。《前汉·外戚传》栗姬怒不应,言不逊,景帝心衔之。《唐书·薛艺传》艺频为李景所辱,深衔之。又人参,一名人衔。《本草》其成有阶级,故名。《苏轼诗》旧闻人衔芝,生此羊肠岭。又马衔,海神也。《木华·海赋》海童邀路,马衔当蹊。〈注〉海童,马衔,皆神名。马衔,马首,一角,龙形。

华:《申集上·草字部》《唐韵》户花切《集韵》胡瓜切,□音划。《书·舜典》重华协于帝。〈传〉华谓文德。又《礼·檀弓》华而睆。〈疏〉凡绘画,五色必有光华,故曰华画也。又《广韵》草盛也。又粉也。《曹植·洛神赋》铅华弗御。又发白也。《后汉·陈蕃传》蹇谔之操,华首弥固。又华林,园名。《魏志》芳林园即今华林园。又地名。《战国策》说赵王于华屋之下。《史记·秦本纪注》华阳,地名。《吴志·孙皓传》皓举大衆[音zhòng]出华里。又《水经注》河水东南径华池。又华表。《古今注》尧设诽谤木,今之华表。又星名。《晋书·天文志》大帝九星曰华盖。又《韵会》胡化切,音话。《书·禹贡》至于太华。《尔雅·释山》华山,为西岳。又姓。《潜夫论》华氏子,姓也。《通志·氏族略》宋戴公子者,食采于华,因氏焉。又《司马相如·上林赋》华枫枰栌。〈注〉华皮可以为索。又《集韵》呼瓜切,音譁。《礼·曲礼》为国君者华之。〈注〉华,中裂之,不四拆也。《尔雅·释木》瓜曰华之。又与花同。《尔雅·释草》华,荂也。《扬子·方言》齐楚之间或谓之华,或谓之荂。《佩觿集》华有户瓜,呼瓜二翻,俗别为花。又《韵补》呼戈切。《边让·章华赋》体迅轻鸿,荣曜春华。进如浮云,退如激波。又胡戈切。《徐锴·说文系传》华,本音和,故今人谓华表为和表。《枣据诗》矫足登云阁,相伴步九华。徙倚凭高山,仰攀桂树柯。又《诗·本音》灼灼其华。〈注〉音敷。〈考〉《诗》如常棣之华,颜如舜华,维常之华,□叶车韵。隰有荷华,叶下都韵。黍稷方华,叶下途韵,凡七见,皆读敷。又《唐韵古音》亦音敷。郭璞曰:江东谓华为敷。陆德明曰:古读华如敷,不独江东也。汉光武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必得阴丽华。又《韵会》苦蛙切《正韵》枯瓜切,□音夸。不正也。或作蕐。详□字注。□又作□。考证:(《礼·檀弓》华而晥。)谨照原文晥改睆。(《诗·本音》灼灼其华。〈注〉音敷。〈考〉诗如棠棣之华。)谨照原文棠改常。

佩:《子集中·人字部》《广韵》《集韵》《韵会》蒲昧切《正韵》步昧切,□音悖。《释名》佩,倍也。言其非一物,有陪贰也。一德佩,一事佩。《诗·郑风》知子之来之,亲佩以赠之。〈传〉亲佩者,珩璜琚瑀冲牙之类。《左传·闵二年》晋狐突曰:佩衷之旗也。《礼·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又〉天子佩白玉,公侯佩山□玉,大夫佩水苍玉,世子佩瑜玉,士佩瓀玫。〈又〉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又《论语》去丧无所不佩。又《白虎通》农夫佩耒耜,工匠佩斧,妇人佩鍼缕。又水萦纡谓之佩。《水经注》鲍丘水北佩谦泽,眇望无垠。又兰渠川水出自北山,带佩衆[音zhòng]溪南流注于渭。又叶蒲眉切,音裴。《诗·秦风》何以赠之,琼瑰玉佩。叶上思。又叶蒲迈切,音败。《屈原·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能音柰。《说文》大带佩也。从人从凡从巾。佩必有巾,巾谓之饰。《徐铉曰》俗别作佩,非。考证:(《释名》佩,倍也。言非一物者,有陪贰也。)谨照原文言非一物者改言其非一物。

实:《寅集上·宀字部》(古文)宲《唐韵》《广韵》神质切《集韵》《类篇》《韵会》食质切,□音失。《说文》实,富也。从宀从贯。贯,货贝也。《广韵》诚也,满也。《增韵》充也,虚之对也。《易·本义》乾一而实,坤二而虚。《孟子》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宋程颐曰》心有主则实,实则外患不能入。又华实。《晋语》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史记·商鞅传》貌言华也,至言实也。又物成实也。《尔雅·释草》果臝之、括楼□昺疏。实即子也。《礼·月令》季春,乃为麦祈实。〈注〉谓於含秀求其成也。又品物也。《左传·庄二十二年》庭实旅百。〈注〉庭之所实□有百品,言物备也。又《襄三十一年》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又军实。《左传·襄二十四年》齐社,蒐军实。杜注祭社,因阅数军器。又《仪礼·特牲馈食》实豆笾。〈注〉谓取笾豆实之也。《周礼·春官·小宗伯注》豆实实於罋,簋实实於篚。又具数也。《史记·始皇本纪》使黔首自实田。〈注〉谓令民自具顷亩实数也。又《唐六典》凡里有手实法,岁终,具民之年与地阔狭为乡帐。又验也。《后汉·光武纪》使各实二千石,以下至黄绶。又事迹也。《史记·庄周传》率皆虚语,无事实。《韩非传》反举浮淫之蠹,加之功实之上。又当也。《书·吕□》阅实其罪。〈注〉使与法相当也。又是也。《诗·大雅》实墉实壑。又姓。又《正字通》脂利切,音至。与至同。《礼·亲记》计於适者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不禄,使某实。〈注〉言为计而至此也。《增韵》实,亦作寔。《韵会》实寔分为二。考证:(《尔雅·释草》果臝之屮,其实多括楼。实即子也。)谨照原文省屮其多三字。括楼下增□昺疏。(《礼·月令》季春,为民祈麦实。)谨照原文改乃为麦祈实。(《左传·襄二十四年》齐侯祭社蒐军实。〈注〉谓兵甲器械也。)谨按左传无侯祭二字,注内亦无兵甲之文。谨照原文改齐社,蒐军实。杜注祭社,因阅数军器。(《仪礼·特牲馈食》实笾豆。)谨照原文笾豆改豆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