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楼阁

仙山楼阁,指仙人所居住的仙境。多用于形容奇异不凡或美妙空幻的境界或景象等。

仙山楼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iān shān lóu gé
成语注音
ㄒㄧㄢ ㄕㄢ ㄌㄡˊ ㄍㄜˊ
成语简拼
XSLG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僊山樓閣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仙人所居住的仙境。多用于形容奇异不凡或美妙空幻的境界或景象等。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美妙幻境

相关成语

近义词

仙山琼阁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唐白居易《长恨歌》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仙山楼阁”几个大字。

(2)放放不会写成语“仙山楼阁”的最后一个字。

(3)蜜儿写不出成语“仙山楼阁”的拼音。

(4)涉县第一中学的虞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仙山楼阁”。

(5)艺朋叔叔给栀彦和樊钱讲解了“仙山楼阁”的历史故事。

(6)那一双双工人的巧手把冰雕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有大宫殿,有仙山楼阁,有的像玉树琼枝,千奇百怪。

(7)仙山楼阁间,往来处非仙即道,浮生若梦,世事沧桑,多少年后,沧海桑田人间变换,你可曾后悔过?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

成语故事

传说古代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等均派人到东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去求长生不老的仙药,远远望去山上禽兽都是白色的,宫殿都是黄金白银砌成的。远看如云,到面前则见神仙住在水下,到山上就隐去,他们还是没有办法得到

分字解释

仙:xiān 1、<名>神仙。《释名·释长幼》:『老而不死曰仙。』2、<名>仙境。《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3、<名>非凡的人。杜甫《饮中八仙歌》:『自称臣是酒中仙。』4、<动>成仙。《促织》:『一人飞升,仙及鸡犬。』5、<形>轻松;自在。杜甫《览镜呈柏中丞》:『行迟更觉仙。』[仙步] 形容步态轻盈。[仙去] 去世,死的婉称。

山:shān(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一座山;高山。(2)形状象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指山墙:房山。(5)姓。

楼:lóu 1、<名>两层以上的房屋建筑。《黄冈竹楼记》:『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2、<名>指酒店、茶馆、歌舞游乐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三人来到潘家酒楼上。』

阁:gé 1、<名>用木材架于空中的道路。《战国策·齐策》:『故(田单)为栈道木阁经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王乃得反。』2、<名>楼与楼之间的空中通道。谢朓《和江丞北戍琅琊城》:『春成丽白日,阿阁跨层楼。』3、<名>内室,旧时常指女子的卧房。《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4、<名>一种小楼。《柳毅传》:『始见台阁相向,门户千万。』《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5、<名>收藏书籍或供佛的寺方。《汉书·扬雄传》:『时雄校书天禄阁上。』6、<名>藏物的小房间。《项脊轩志》:『项脊轩,旧南阁子也。』7、<名>官署。《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8、<动>同『搁』。放置;搁置。《新唐书·刘知几传》:『阁笔相视。』《长亭送别》:『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辨] 亭,台,榭,楼,阁。见『台』字。[阁手] 拱手而无所作为。

仙:《子集中·人字部》《广韵》《集韵》相然切《正韵》苏前切,□音先。《释名》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扬雄曰》圣人不师仙。又胎仙,鹤也。《黄庭经》琴心三叠舞胎仙。又轻举貌。《杜甫诗》行迟更觉仙。又仙居,仙游,俱县名。又仙霞,岭名。又姓。宋仙源明,明仙时忠,仙克谨。亦作僲。

山:《寅集中·山字部》《广韵》所间切《集韵》《韵会》师间切《正韵》师奸切,□与删音同。《说文》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也。《徐曰》象山峰□起之形。《释名》山,产也。产万物者也。《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书·禹贡》奠高山大川。《尔雅·释山》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周礼》谓之镇。《郑注》镇名山安地德者也。又《山海经》山分东西南北中五经。南则自蜀中西南至吴越诸山界。西则自华阴嶓冢以至崑仑积石诸山,今陇西甘肃玉门外,其地也。北则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门诸山,是禹贡冀雍两州之境也。东则自泰岱姑射沿海诸境,则禹贡青州齐鲁之地也。见《读山海经语》。又连山,古易名。《周礼·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注〉似山之出内气也。又姓。古烈山氏之后。又公山,复姓。又《集韵》《韵会》□所旃切,音仙《诗·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坚。又《孔子·丘陵歌》喟然回虑,题彼泰山。郁确其高,梁甫回连。○按山在删韵,古转声寒删先通,则非止叶音矣。又叶疏臻切,音甡。《班固·东都赋》吐焰生风,欱野歕[音pēn]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与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见。考证:(《尔雅·释山》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是为五岳。《郑注》镇名山安地德者也。)谨按是为五岳非尔雅原文。镇名山安地德者也是周礼注非尔雅注。谨将是为五岳改作周礼谓之镇,以起注文。

楼:《辰集中·木字部》《唐韵》落侯切《集韵》《韵会》郞侯切《正韵》卢侯切,□音娄。《说文》重屋也。《尔雅·释宫》四方而高曰台,狭而修曲曰楼。《释名》楼谓牖户之间有射孔,楼楼然也。又侦敌之车曰飞楼,亦曰楼车。《六韬·军略篇》视城中则有飞楼。《左传·宣十五年》解扬登诸楼车,呼宋人而告之。又岑楼,山之锐岭。《孟子》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楼。又谯楼,城楼也。《前汉·陈胜传》战谯门中。又谓之戍楼。《储光羲·送别诗》寒云隐戍楼。又楼兰,国名。见《前汉·昭帝纪》。又《尔雅·释诂》楼,聚也。又《尔雅·释草》果臝之实栝楼。〈注〉齐人呼为天瓜。又道家以两肩为玉楼。《苏轼·雪诗》冻合玉楼寒起粟。又姓。《姓苑》望出东阳,周封少康之裔为东楼公,子孙因氏焉。又叶凌如切,音闾。《古·日出东南隅行》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又离楼,衆[音zhòng]木交加之貌。《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嶔崟离楼。考证:(《尔雅·释草》栝楼,果臝之实。〈注〉齐人呼为木瓜。)谨照原文改果臝之实栝楼。木瓜改天瓜。

阁:《戌集上·门字部》《唐韵》古洛切《集韵》刚鹤切《韵会》《正韵》葛鹤切,□音各。《说文》所以止扉者。从门,各,意兼声。《徐曰》按:杙长者谓之阁,所以止扉。即今云门颊,扇所附着也。《正字通》按尔雅释宫:樴谓之杙,在墙者谓之楎,在地者谓之臬,大者谓之栱,长者谓之阁。又《博雅》阁载也。又《集韵》一曰观也。一曰□藏之所。《玉篇》楼也。扬雄校书于天禄阁。《正字通》汉宫殿疏:麒麟阁、天禄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延贤士。唐制:宣政,前殿也,谓之衙,衙有仗。紫宸,便殿也,谓之阁。朔望不御前殿而御紫宸,谓之入阁。又食阁,木板为之,所以□食物。《博雅》阁,庖□也。《礼·内则》大夫七十而有阁。〈注〉阁,以板为之,□食物也。〈又〉天子阁,左达五,右达五。〈注〉天子尊庖□远,故左夹室五阁。右夹室五阁。又阁道,楼陛也。《前汉·司马相如传》辇道纚属。〈注〉辇道,阁道也。《战国策》故为栈道木阁,而迎王与后於城阳山中。又甬路,亦名飞阁,复道也。《史记·高祖纪·辄烧绝栈道注》栈道,阁道也。崔浩云:险绝之处,傍凿山岩,而施版梁为阁。《正字通》马鸣阁道,利州栈道也。今保宁府广平县,其阁梁,一头入山腹,一头立柱水中。张良烧绝秦栈道,即此。地舆志昭化县有马鸣阁。刃州有刃阁。又《周礼·秋官·野庐氏注》车有轘辕坻阁。〈疏〉坻阁,道路之名也。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六星绝汉,抵营室,曰阁道。〈注〉阁道,北斗之辅。又《诗·小雅》约之阁阁。《毛传》犹正正也。《诗诂》端直貌。又蛙声。《韩愈·亲诗》蛙黾鸣无谓,阁阁祗乱人。〈注〉阁阁,如其声。喻羣言害道也。又姓。《急就章》有阁幷[同并]欣。《正字通》唐御史阁辅。又《韵补》叶于六切,音哊。《司马相如·上林赋》离宫别馆,弥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阁。叶下属宿。考证:(尔雅大者谓之棋,长者谓之阁。)谨照原文谓之棋改谓之栱。(《史记·天官书》营室曰阁道。〈注〉乐汁图云阁道,北斗之辅。)谨按天官书六星绝汉抵营室曰阁道,非营室即阁道也。今照原文改六星绝汉抵营室曰阁道。注阁道北斗之辅。省乐汁图云四字。(《司马相如·上林赋》离宫别馆,弥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阁。)谨照原文弥由改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