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援助。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tóng yōu xiāng jiù
成语简拼
TBXLTYXJ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援助。

成语用法

作定语、宾语;用于人的处境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同病相怜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成语「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是一个复句式成语。

(2)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同病相怜,同忧相救”几个大字。

(3)浩萌叔叔给红果和上舔介绍了“同病相怜,同忧相救”的成语故事。

(4)灏灏写不出成语“同病相怜,同忧相救”,因此期中考试才考了98分。

(5)画画不会写成语“同病相怜,同忧相救”的最后一个字。

(6)前青塘初中的汪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7)明·杨慎《祭玉垒王舜卿文》:『古语有之: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8)去涿鹿县涿鹿中学的小面包车上,吴赫大哥哥给玉荣和璇琦讲了『同病相怜,同忧相救』的典故。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之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奸臣费无极杀害郤宛全家。郤宛的亲戚伯暿听到消息,连夜逃到吴国,向吴王及伍子胥汇报此事。伍子胥说:『咱们一样有冤仇,你是否听过《河上歌》?这歌真让人有同病相怜、同忧相救之感。』

分字解释

同病

同病:[tóngbìng] 比喻毛病或遭遇相同的人。

同:tóng 1、<形>相同;一样。《赤壁之战》:『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2、<形>同一。《殽之战》:『秦不哀我丧而伐吾同姓。』3、<动>一致;统一。《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4、<动>附和;随同。《答司马谏议书》:『士大夫多以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5、<动>参与;干预。《谋攻》:『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6、<副>共同;一起。《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君与廉颇同列。』[同案] 明清时称同一年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学的秀才。[同寮] 一起任职的官吏,即『同僚』。[同年] (1)同岁;同年龄。(2)科举考试时代同科考中的人。(3)朋友。

病:bìng 1、<动>病加重。《论语·述而》:『子疾病,子路请祷。』2、<名>泛指疾病。《察今》:『病万变,药亦万变。』3、<名>重病。《扁鹊见蔡桓公》:『君之病在肌肤。』4、<动>生病。《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又] <形>疲劳;困苦不堪。《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5、<名>弊病;毛病;缺点。《原毁》:『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训俭示康》:『人亦嗤吾固陋,吾之病也。』6、<动>羞辱;伤害。《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7、<动>担忧;忧虑。《论语·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相:xiàng 1、<动>仔细看;观察。《订鬼》:『伯乐学相马。』2、<名>相貌。《孔雀东南飞》:『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3、<动>帮助;辅助。《游褒禅山记》:『至于幽暗昏惑而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4、<名>帮助别人的人。《季氏将伐歂臾》:『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用彼相矣。』5、<名>辅佐君王的大臣;宰相。《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又] <名使动>使……当宰相。《资治通鉴·周纪一》:『魏置相,相田文。』6、<名>主持礼节仪式的人。《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xiāng 1、<副>互相。《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副>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3、<副>递相;相继。《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相与] (1)一起;共同。(2)交往;结交。[相得] 关系融洽。

怜:lián 1、<动>怜爱;疼爱。《触龙说赵太后》:『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2、<动>同情;怜悯。《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

忧:yōu 1、<动>忧虑。《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2、<名>让人忧虑的事情。《论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愤] 忧愁愤懑。

救:jiù 1、<动>制止;阻止。《论语·八佾》:『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2、<动>救援;救助。《信陵君窃符救赵》:『魏王使将军晋鄙十万众救赵。』3、<动>治疗;医治。《吕氏春秋·劝学》:『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

同:《丑集上·口字部》《唐韵》《正韵》徒红切《集韵》《韵会》徒东切,□音桐。《说文》合会也。《玉篇》共也。《广韵》①也。《易·同人》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书·益稷》敷同日奏罔功。又《广韵》齐也。《书·舜典》同律度量衡。《诗·小雅》我马既同。又聚也。《诗·小雅》兽之所同。〈传〉同犹聚也。又和也。《礼·礼运》是谓大同。〈注〉犹和也,平也。又《周礼·春官·大司乐》六律六同。〈注〉六律合阳声者,六同合阴声者。又《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注〉律以竹,同以铜。言助阳宣气,与之同也。又《周礼·春官·大宗伯》时见曰会,殷见曰同。《诗·小雅》赤芾金舄,会同有绎。又《周礼·地官·小司徒·井牧其田野注》司马法曰:十成为终,十终为同,同方百里。〈疏〉谓之为同者,取象震雷百里所闻同,故名百里为同也。又爵名。《书·顾命》上宗奉同瑁。〈注〉同,爵。瑁,圭也。又州名。《广韵》汉冯翊地有九龙泉,泉有九源,同为一流,因以名之。《韵会》后魏以沣水攸同名州。又《正韵》通也。《庄子·在宥篇》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注〉吕吉甫曰:空同之上,无物而大通之处也。又姓。《正字通》唐有同谷。又《卢仝诗》仝不仝,异不异,是谓大仝而小异。又通作童。《列子·黄帝篇》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又《释文》徒贡切,音洞。与詷同。《礼·祭统》铺筵设同几,为依神也。〈注〉同之言詷也。〈疏〉同之言詷也者,若单作同字,是齐同之同,非詷共之詷。若詷共之詷,则言旁作同。汉魏之时,字义如此,今则总为一字。又叶徒黄切,音唐。《□琳·答客难》六合咸熙,九州来同。倒载干戈,放马华阳。①字作北下□。考证:(司马法曰,成为终,终十为同。)谨照周礼注原文终十改十终。

病:《午集中·疒字部》《唐韵》《集韵》《正韵》□皮命切,音寎。《说文》疾加也。《玉篇》疾甚也。《释名》病,□也。□与正气在肤体中也。又《广韵》忧也。《礼·乐记》病不得其众也。〈注〉病,犹忧也。以不得众心为忧。又苦也。《书·吕□》人极于病。〈传〉欲使恶人极于病苦,莫敢犯者。《左传·襄二十四年》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又恨也。《左传·文十八年》阎职曰:与刖其父,而弗能病者,何如。〈注〉言不以父刖为病恨。又困也。《礼·表记》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注〉病谓罪咎之。〈疏〉谓不以已之所能使他人必能。若他人不能,则为困病。又辱也。《礼·儒行》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注〉诟病,犹耻辱也。又短也。《晋语》公曰:舅所病也。〈注〉病,短也。又病,坊间曹也。《类要》唐以秘书监望虽清雅,实非要剧,以监为宰相病坊,丞及着作郎为尚书郎病坊,秘书郎及着作佐郎为监察御史病坊。又《韵补》叶被旺切,音傍。《黄庭经》宅中有士,常衣绦,子能见之,可不病。横立长尺,约其上,子能守之,可无恙。

相:《午集中·目字部》《唐韵》《正韵》息良切《集韵》《韵会》思将切,□音襄。《说文》省视也。又《广韵》共也。《正韵》交相也。《易·咸卦》二气感应以相与。《公羊传·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注〉胥,相也。相与胥音别义通。又质也。《诗·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又相思,木名。《左思·吴都赋》相思之树。〈注〉大树也。东冶有之。又《唐韵》《正韵》□息亮切,襄去声。《尔雅·释诂》视也。《左传·隐十一年》相时而动。又《集韵》助也。《易·泰卦》辅相天地之宜。《书·立政》用劢相我国家。又《尔雅·释诂》导也。又勴也。〈注〉谓赞勉。〈疏〉乡饮酒云:相者,一人敎导,即赞勉也。又《增韵》□也。《周礼·春官·大宗伯》朝观会同,则为上相。〈注〉相,诏王礼也。出接賔曰□,入诏礼曰相。相者,五人卿为上□。又《广韵》扶也。《礼·礼器》乐有相步。〈注〉扶工也。又《小尔雅》治也。《左传·昭九年》□水属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注〉楚之先祝融,主治火事。又选择也。《周礼·春官·簭人》上春相簭。〈注〉谓更选择其蓍也。又送杵声。《礼·曲礼》邻有丧,舂不相。〈注〉相者,声以相助,歌以助舂,犹引重者呼邪许也。又相术。《左传·文元年》内史叔服能相人。又月名。《尔雅·释天》七月为相。又官名。《吕览》相者,百官之长也。《古三坟》伏牺氏上相共工,下相皇桓。《前汉·百官公卿表》相国,丞相,皆秦官。又计相。《史记·张丞相传》张苍迁为计相。〈注〉专主计籍。又内相。《唐书·陆贽传》贽为翰林时,号内相。又家相。《礼·曲礼》士不名家相。〈注〉主知家务者。又《周礼·春官》有冯相氏。《夏官》有方相氏。又乐器。《礼·乐记》治乱以相。〈注〉相即拊也。亦以节乐,以韦为表,装之以穅。穅,一名相,因以名焉。又星名。《石申星经》相星在北极斗南。又江神,名奇相。见《博雅》。又太史□部有相风竿。《傅休奕相风赋》表以灵鸟,镇以金虎。以□祥风,以占吉凶。《古今注》作伺风鸟,夏禹所作也。又药名。《本草纲目》□相,麻黄别名。相鸟,马兰别名。又地名。《商书序》河禀甲居相。〈注〉在河北。令魏郡有相县。又州名。后魏置相州,唐曰邺都。又姓。《后汉·南蛮传》武落钟离山出四姓,一曰相氏。《后秦》相云。《北齐》相愿。又相里,务相,空相,熊相,倚相,京相,沂相,俱复姓。又《字汇补》音禳。《礼·祭法》相近於坎坛,祭寒暑也。〈注〉相近当为禳祈,王肃又作祖迎。又叶思必切,音悉。《杜甫·漫兴绝句》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陆游诗话》白乐天用相字,多作思必切,如为问长安月,如何不相离是也。此诗相欺,亦当读入声。《说文》易纬文曰:地可观者,莫可观於木,故从目从木。《正字通》相,俗作□,转注。相,思将切,省视也。□,莫卜切,目不明也。分相□为二,非。

怜:《卯集上·心字部》《唐韵》《集韵》□郞丁切,音灵。《玉篇》心了也。又《集韵》灵年切,音连。与怜同。《韦应物休暇东斋诗》扪竹怜粉汚。又《五音集韵》朗鼎切,音□。憭也。(怜)(古文)《唐韵》落贤切《集韵》《韵会》《正韵》灵年切,□音莲。《说文》哀也。《吴越春秋河上歌》同病相怜。又《广韵》爱也。《鲁连子引古谚》心诚怜,白发元。又《集韵》离珍切,音邻。义同。《楚辞·九辩》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叶上生。俗作怜。

忧:《卯集上·心字部》《集韵》尤救切,音佑。《玉篇》心动也。◎按《说文》集韵皆训不动,惟玉篇训心动。从心从尤。似应玉篇为是。(忧)(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於求切《正韵》於尤切。本作□。今作忧。《说文》愁也。《尔雅·释诂》思也。〈疏〉忧者。愁思也。《书·洪范》六极,三曰忧。又疾也。《礼·曲礼》某有负薪之忧。〈注〉忧或为疾。又幽也。《易·乾卦》忧则违之。〈注〉谓时当幽隐也。又辱也。《易·系辞》小人道忧也。又居丧曰忧。《书·说命》王宅忧。又孕病曰忧。《晋语》文王在母不忧。又人忧则头低垂。《礼·曲礼》下于带则忧。〈注〉忧则低也。又幽忧曰癙忧。《诗·小雅》癙忧以痒。《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又姓。出《姓苑》。又《韵会》乌侯切,音讴。义同。《集韵》作□。又《集韵》《韵会》□於救切。《集韵》虑也。诗序,百姓见忧。徐邈读。又叶於希切,音衣。《易林》不见叔姫,使伯心忧。又叶衣虚切,音於。《易林》出入休居,安止无忧。《黄庭经》三神之乐由隐居,倏忽游遨无遗忧。又叶伊姚切,音妖。《三略》士可下而不可骄,将可乐而不可忧。又叶一笑切,音要。《诗·王风》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又《唐风》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鹄,居号切。又叶於纠切,音黝。《晋语》商之衰也,其铭有之,曰: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只取忧也。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为膏而,只离咎也。《集韵》本作□,或作懮。《说文》从心从页。页,首也。心忧则发白。又《字汇补》亦与□同。《说文》忧和之行也。引《诗》布政忧忧。后人以□愁之字从忧,遂以忧和之字从□,浸失六书之原矣。

救:《卯集下·攴字部》《广韵》居佑切《集韵》《韵会》《正韵》居又切,□音廏。《说文》止也。《博雅》助也。《广韵》护也。《书·太甲》尚赖匡救之德。《诗·大雅》式救尔后。又《周礼·地官·司救注》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又《尔雅·释器》絇谓之救。〈注〉救丝以为絇。又姓。《风俗通》谏议大夫救仁。又《集韵》恭于切,音拘。《周礼·司救》刘昌宗读。又《韵补》叶居尤切。《诗·邶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武王盘铭》溺於渊,尚可游也。溺於人,不可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