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名责实

正名责实,辩证名称,使名实相符。

正名责实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èng míng zé shí
成语简拼
ZMZS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正名責實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辩证名称,使名实相符。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刚捷叔叔给志婷和楚菡讲述了“正名责实”的成语故事。

(2)华华写不出成语“正名责实”的拼音。

(3)惠州康达中学的府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正名责实”。

(4)练习本的第二页写着“正名责实”几个大字。

(5)小国不会写成语“正名责实”的最后一个字。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岳飞《乞改襄阳路仍作京西南路札子》:『庶得路分速归旧制,以称朝廷正名责实不忘中原之意。』

分字解释

正名

正名:(1)《论语 子路》:『必也正名乎!』意思是辩正名称和名分。孔子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按照周礼的尺度,严格遵守自己的名分,不许违礼乱上。

正:zhèng 1、<形>不偏;不斜。《谏太宗十思疏》:『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2、<形>正常;正当。《狱中杂记》:『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3、<名>规律;道理。《张衡传》:『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4、<形>公正;正直。《屈原列传》:『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5、<形>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狱中杂记》:『而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6、<副>恰好;正好。《孔雀东南飞》:『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7、<副>表示状态的持续、动作的进行。《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zhēng<名>正月,阴历每年的第一个月。《诗经·小雅·正月》:『正月繁霜,我心忧伤。』

名:míng 1、<名>名字;名称。《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2、<动>取名;命名。《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3、<动>说出。《游褒禅山记》:『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4、<名>名义;名分。《赤壁之战》:『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5、<名>名声;名望。《陈情表》:『不图宦达,不矜名节。』6、<动>有名;闻名。《过小孤山大孤山》:『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7、<形>有名的;著名的。《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名场] 科举考试的考场,意为举子们扬名之处。[名刺] 又称『名帖』,拜访时通姓名的名片。[名士] (1)知名而做官的人。(2)泛指知名人士。(3)特指恃才放达、不拘礼法的人

责:zé 1、<动>索取。《促织》:『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2、<动>责令;要求。《促织》:『因责常供。』3、<动>责备。《陈情表》:『诏书切峻,责臣逋慢。』4、<名>处罚。《促织》:『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5、<名>责任。《谭嗣同》:『救护之责,非独足下。』zhài 1、<名>欠别人的钱财。《冯谖客孟尝君》:『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2、<动>讨债。《吕氏春秋·疑似》:『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后作『债』。[责成] 督促,要求人完成任务作出成绩。[责望] 互相责怪、抱怨。

实:shí 1、<名>果实;种子。《采草药》:『用实者成实时采。』2、<动>结果实。《采草药》:『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3、<动>充满;充实。《论积贮疏》:『仓廪实而知礼节。』4、<动>放进;装满。《卖柑者言》:『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5、<名>事实;实际。《石钟山记》:『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6、<形>真实;诚实。《出师表》:『此皆良实,志虑忠纯。』7、<副>确实;的确。《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正:《辰集下·止字部》《唐韵》《韵会》《正韵》□之盛切,音政。《说文》是也。从止一以止。〈注〉守一以止也。《新书·道术篇》方直不曲谓之正。《易·乾卦》刚健中正。《公羊传·隐三年》君子大居正。又备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书·君牙》咸以正罔缺。又《尔雅·释诂》正,长也。《郭注》谓官长。《左传·隐六年》翼九宗五正。《杜注》五正,五官之长。又《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又官名。《礼·王制》史以狱成告於正。《郑注》正,於周乡师之属,今汉有正平丞,秦所置。又朼载也。《周礼·夏官》诸子大祭祀,正六牲之体。〈注〉正谓朼载之。朼,亦作匕。又常也。朱子云:物以正为常。又正人,寻常之人也。《书·洪范》凡厥正人。《朱子·语录》是平平底人。又定也。《周礼·天官》宰夫令羣吏,正岁会,正月要。〈注〉正,犹定。又决也。《诗·大雅》维龟正之。又治其罪亦曰正。《周礼·夏官》大司马九伐之法,贼杀其亲则正之。〈注〉正之者,执而治其罪。《王霸记》曰:正,杀之也。又直也。《易·坤·文言》直其正也。《尔雅·释泉》滥泉正出。正出,直出也。又平质也。《论语》就有道而正焉。《屈原·离骚》指九天以为正。〈注〉谓质正其是非也。又以物为凭曰正。《仪礼·士昏礼》父戒女,必有正焉,若衣若筓。〈注〉有正者,以托戒使不忘。又厘辨也。《论语》必也正名乎。又四月亦曰正月。《诗·小雅》正月繁霜。〈笺〉夏之四月,建巳之月。〈疏〉谓之正月者,以乾用事,正纯阳之月。又《杜预·左传·昭十七年注》谓建巳正阳之月也。正,音政。又预期也。《孟子》必有事焉而勿正。《公羊传·僖二十六年》师不正反,战不正胜。又三正。《史记·正书》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然。《后汉·章帝纪》王者重三正,慎三微。〈注〉三正,天地人之正。又人臣之义有六正,谓圣臣、良臣、忠臣、智臣、贞臣、直臣也。见《说苑》。又七正,日月五星也。《书·舜典》作七政。《史记·律书》作七正。又八正,谓八节之气,以应八方之风。《史记·律书》律正,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气。又《大品经说》八正,曰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王屮·头陀寺□文》凭五衍之轼,拯溺逝川。开八正之门,大庇交丧。又先正,先贤也。《书·说命》昔先正保衡。又諡法。《汲冢周书》内外賔服曰正。又与政通。《诗·小雅》今兹之正。《礼·月令》仲春班马正。皆与政同。又朝觐曰朝正。《左传·文三年》昔诸侯朝正於王。《杜注》朝而受其政敎也。亦读平声。《杜甫诗》不见朝正使。又姓。《广韵》宋上卿正考父之后。汉有正锦,《后魏志》有正帛。又复姓,汉有正令官。又宗正,星名。《甘氏星经》在帝座东南,主宗正卿大夫。又《广韵》之盈切。《集韵》《韵会》诸盈切《正韵》诸成切,□音征。岁之首月也。《春秋》春王正月。《公羊·谷梁传注》音征。或如字。今多读征。又室之向明处曰正。《诗·小雅》哙哙其正。又射侯中曰正。《周礼·夏官》射人以射法治射仪,王以六耦射,三侯五正。诸侯以四耦射,二侯三正。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二正。《诗·齐风》终日射侯,不出正兮。《毛传》二尺曰正。〈疏〉正大於鹄,三分侯广,而正居一焉,其内皆方二尺。又《仪礼·大射仪郑注》正者,正也。亦鸟名。齐鲁之间名题肩为正。正,鸟之捷黠者,射之难中,以中为隽,故射取名焉。又与征通。《周礼·夏官》诸子有兵甲之事,则授之车马,以军法治之,弗正。〈疏〉正,音征。谓赋税也。唐武后作□。考证:(《公羊传·僖二十六年》师出不出反,战不正胜。)谨照原文不出反改不正反。

名:《丑集上·口字部》《唐韵》武幷[同并]切《集韵》《韵会》弥幷[同并]切《正韵》眉兵切,□音詺。《说文》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玉篇》号也。《广韵》名字也。《春秋·说题》名,成也。《左传·桓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公问名于申繻。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又自呼名也。《礼·曲礼》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又呼人之名也。《礼·曲礼》国君不名卿老世妇。又名誉也。《易·乾卦》不易乎世,不成乎名。又《春秋·说题》名,大也。《书·武成》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疏〉山川大,乃有名,名大互言之耳。又名号也。《仪礼·士昏礼》请问名。〈疏〉问名,问姓氏也。名有二种,一是名字之名,一是名号之名。孔安国注尚书,以舜为名。郑君目录,以曾子为姓名,亦据子为名,皆是名号为名者也。今以姓氏为名,亦名号之类。《周语》有不贡,则修名。〈注〉名谓尊□职贡之名号。又号令也。《周语》言以信名。〈注〉信,审也。名,号令也。又文字也。《仪礼·聘礼》不及百名书于方。〈注〉名书,文也,今谓之字。〈疏〉名者,即今之文字也。《周礼·秋官·大行人》谕书名。〈注〉书名,书之字也,古曰名。又《春秋·解题》名,功也。《周语》勤百姓以为己名。〈注〉功也。又《释名》名,明也,明实事使分明也。又《尔雅·释训》目上为名。〈注〉眉眼之间。《说文》引《诗·齐风》作猗嗟□兮。又姓。《广韵》左传楚大夫彭名之后,唐名初撰公侯政术十卷。又与命通。《史记·天官书》免七命。〈注〉免星有七名。又《张耳传》亾命游外黄。〈注〉脱名逃籍也。又《集韵》忙经切,音冥。与铭同。志也。详金部铭字注。又《集韵》弥正切,洺去声。与詺同。目诸物也。详言部詺字注。又叶弥延切,音绵。《道藏歌》□挺自嘉会,金书东华名。贤安密所戒,相期阳洛汧。又叶莫阳切,音□。《韩愈·曹成王□辞》子父易封,三王守名。延延百载,以有成王。又叶必仞切,音傧。《张华鲍元泰诔》烈考中丞,妙世显名。峩峩先生,诞资英俊。考证:(《周语》有不贡,则修名。〈注〉名为尊□职贡之名号。)谨照原文为改谓。

责:《酉集中·贝字部》《广韵》《集韵》《韵会》侧革切《正韵》侧格切,□音窄。《说文》求也。《左传·桓十三年》宋多责赂於郑。又非也。《书·君奭》诞无我责。〈传〉汝大无非责我留。又诛责也。《诗·邶风·旄丘序》责卫伯也。《礼·表记》君子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己怨。〈疏〉责,谓许而不与而被责。又责让也。《左传·僖十五年》西邻责言,不可偿也。〈注〉微刺也。又任也。《孟子》有言责者。又取也。《战国策》归其刃而责之金。又问也。《史记·周勃世家》吏簿责条侯。〈注〉簿问其辞情。又自讼也。《前汉·韩延寿传》痛自刻责。又《集韵》《韵会》《正韵》□侧卖切。与债同。《周礼·天官·小宰》听称责以傅别。〈注〉称责,谓贷子。〈疏〉谓举责生子,彼此俱为称意,故曰称责也。《左传·成十八年》施舍已责。〈注〉止逋责。又叶侧棘切。《柳宗元·惩咎赋》既明惧夫天讨兮,又幽栗兮鬼责。惶惶兮夜寤而书骇兮,类麏□之不息。考证:(《礼·表记》君子与有诺责也)谨照原文与下增其字。

实:《寅集上·宀字部》(古文)宲《唐韵》《广韵》神质切《集韵》《类篇》《韵会》食质切,□音失。《说文》实,富也。从宀从贯。贯,货贝也。《广韵》诚也,满也。《增韵》充也,虚之对也。《易·本义》乾一而实,坤二而虚。《孟子》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宋程颐曰》心有主则实,实则外患不能入。又华实。《晋语》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史记·商鞅传》貌言华也,至言实也。又物成实也。《尔雅·释草》果臝之、括楼□昺疏。实即子也。《礼·月令》季春,乃为麦祈实。〈注〉谓於含秀求其成也。又品物也。《左传·庄二十二年》庭实旅百。〈注〉庭之所实□有百品,言物备也。又《襄三十一年》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又军实。《左传·襄二十四年》齐社,蒐军实。杜注祭社,因阅数军器。又《仪礼·特牲馈食》实豆笾。〈注〉谓取笾豆实之也。《周礼·春官·小宗伯注》豆实实於罋,簋实实於篚。又具数也。《史记·始皇本纪》使黔首自实田。〈注〉谓令民自具顷亩实数也。又《唐六典》凡里有手实法,岁终,具民之年与地阔狭为乡帐。又验也。《后汉·光武纪》使各实二千石,以下至黄绶。又事迹也。《史记·庄周传》率皆虚语,无事实。《韩非传》反举浮淫之蠹,加之功实之上。又当也。《书·吕□》阅实其罪。〈注〉使与法相当也。又是也。《诗·大雅》实墉实壑。又姓。又《正字通》脂利切,音至。与至同。《礼·亲记》计於适者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不禄,使某实。〈注〉言为计而至此也。《增韵》实,亦作寔。《韵会》实寔分为二。考证:(《尔雅·释草》果臝之屮,其实多括楼。实即子也。)谨照原文省屮其多三字。括楼下增□昺疏。(《礼·月令》季春,为民祈麦实。)谨照原文改乃为麦祈实。(《左传·襄二十四年》齐侯祭社蒐军实。〈注〉谓兵甲器械也。)谨按左传无侯祭二字,注内亦无兵甲之文。谨照原文改齐社,蒐军实。杜注祭社,因阅数军器。(《仪礼·特牲馈食》实笾豆。)谨照原文笾豆改豆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