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节把钺

杖节把钺,杖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征时,皇帝授予的权杖;钺:古兵器。既有皇帝授予的符节,又有极大的兵权。形容权力很大。

杖节把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ǎng jié bǎ yuè
成语简拼
ZJBY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杖節把鉞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杖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征时,皇帝授予的权杖;钺:古兵器。既有皇帝授予的符节,又有极大的兵权。形容权力很大。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赫然是“杖节把钺”几个大字。

(2)程仁大哥哥给玫竹和馥溏讲述了“杖节把钺”的历史典故

(3)大宝写不出成语“杖节把钺”,因此语文考试只考了98分。

(4)柳卓中学的蒲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杖节把钺”。

(5)小迪不会写成语“杖节把钺”的最后一个字。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书·王莽传》:『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钺高庙,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钺,屯城外。』

分字解释

杖:zhàng 1、<名>手杖;拐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归来倚杖自叹息。』2、<名>挑物的工具。《荷蓧丈人》:『以杖荷蓧。』3、<名>棍棒。《订鬼》:『病者困剧,身体痛,则谓鬼持箠杖殴击之。』4、<动>用棍棒打。《书博鸡者事》:『不呼则杖其背。』5、<动>拄着。《中山狼传》:『遥望老子杖藜而来。』[杖策] (1)执鞭,指驱马而行。(2)扶杖。

节:jié 1、<名>竹节。《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2、<名>泛指植物的茎节;植物枝干交接之处。《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节。』3、<名>人及动物的骨节、关节。《庖丁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4、<名>时节;季节。《雨霖铃》:『更那堪冷落清秋节。』5、<名>节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6、<名>符节;旌节。缀有旄牛尾的竹竿,为古代使者出使的信物。《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7、<名>礼节;礼仪。《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8、<名>常规惯例。《狱中杂记》:『寝食违节。』9、<名>气节;节操。《陈情表》:『本图宦达,不矜名节。』10、<名>贞节;贞操。《孔雀东南飞》:『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11、<名>关键;要害。《察传》:『夫乐,天之精也,得失之节也。』12、<名>章节;段落。李商隐《杂纂》:『文无句读,书少章节。』13、<名>节度;法度;分寸。《荀子·成相》:『言有节。』14、<名>一种用竹子编成的可拍击成声的乐器。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15、<名>节拍;节奏。《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16、<动>节制;节约。《长亭送别》:『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训俭示康》:『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17、<形>简明;简要。《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18、<名>斗拱;屋柱上端承梁的方形木头。《训俭示康》:『(管仲)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

把:bǎ 1、<动>握,持,拿。《卖炭翁》:『手把文书口称敕。』2、<动>专权,控制。《狱中杂记》:『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3、<动>把守。《失街亭》:『街亭有兵守把。』4、<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刀。』5、<介>将;以。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6、<动>给。《范进中举》:『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把酒] 手持酒杯。杜甫《重过何氏五首》:『斯游恐不遂,把意茫然。』[把袂] 握人手臂,以示亲热。梁元帝《与萧挹书》:『何时把,共披心腹。』[把盏] 举杯劝酒。

钺:yuè <名>古代一种像斧子的兵器。《史记·孙武传》:『约束既布,乃设鈇钺。』

杖:《辰集中·木字部》《唐韵》直两切《集韵》《韵会》雉两切《正韵》呈两切,□音杖。《说文》所以扶行也。《礼·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又《王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乡,七十杖於国,八十杖於朝。又《礼·丧服小记》父丧苴杖竹也,母丧削杖桐也。又木梃也。《家语》舜事瞽瞍,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又《方言》矜谓之杖,谓戈戟柄也。《吕览·贵已篇》操杖以战。又《尔雅·释草》蒤[音tú],虎杖。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直亮切,丈去声。持也。与仗同。《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又凭倚也。《左传·襄八年》杖信以待晋。考证:(《礼·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仕,赐之几杖。)谨照原文,赐之上增若不得谢则必六字。(《尔雅·释草》虎杖,荼也。)谨照原文改蒤[音tú]虎杖。

节:《未集上·竹字部》(古文)卩《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子结切,音接。《说文》竹节也。又操也。《左传·成十五年》诸侯将见子臧于王而立之,子臧辞曰:前志有之曰: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为君非吾节也。又止也,检也,制也。《易·颐象》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疏〉节,裁节。又《节卦》节亨。苦节不可贞。〈疏〉节者,制度之名,节止之义,制事有节,其道乃亨。又《说卦传》节,止也。《书·康诰》节性惟日其迈。《礼·檀弓》品节斯。〈注〉制断也。《尔雅·释乐》和乐谓之节。〈疏〉八音克谐,无相夺伦,谓之和乐,乐和则应节。《左传·庄二十三年》公如齐观社,曹刿谏曰: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史记·乐书》大礼与天地同节。《正义曰》天有日月,地有山川,高□如形,生用各别。大礼辩尊□贵贱等差异别,是大礼与天地同节。又符节,所以示信。《书·康诰》惟厥正人越小臣诸节。〈注〉诸有符节之臣,若为官行文书而有符,今之印者也。《周礼·地官》掌节,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无节者,有几则不达。〈注〉以王命往来,必有节以为信。又《秋官》小行人掌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道路用旌节,门关用符节,都鄙用管节,皆以竹为之。《礼·玉藻》凡君召以三节,二节以走,一节以趋。〈注〉随事缓急,急则二节,故走。缓则一节,故趋也。《左传·文十二年》秦西乞术曰: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致诸执事,以为瑞节。〈注〉节,信也。《史记·秦始皇纪》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正义曰》旄节者,编旄为之,以象竹节。又时节。《左传疏》凡春、秋分,冬、夏至,立春、立夏为启。立秋、立冬为闭。用此八节之日登观台,书其所见云物气色。又人君寿日皆名节,有万寿节、天中节等名。又地名。《左思·魏都赋》掘鲤之淀,盖节之渊。〈注〉盖节渊在平原鬲县北。又贯节,药草名。又乐器,即拊也,所以节乐。又諡法,好廉自克曰节。又汉宣帝改元地节。《应劭曰》欲令地得其节。又姓。明正德中,守御指挥佥事节铎。又官名。《真□风土记》村中人家稍密,有镇守之官,名曰买节。又《集韵》昨结切,音截。《诗·小雅》节彼南山。又叶子悉切。《陆机·答贾长渊诗》大辰匿晖,金虎习质。雄臣驰骛,义夫赴节。又叶子计切。《曹植·王霸赞》壮气凌云,挺身奋节。所征必拔,谋显垂惠。

把:《卯集中·手字部》《唐韵》博下切《集韵》《正韵》补下切《韵会》补瓦切,□巴上声。《说文》握也。《孟子》拱把之桐梓。《楚语》烝尝不过把握。又《广韵》持也。《增韵》执也。《战国策》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胷。《史记·殷本纪》汤自把钺,以伐昆吾。《前汉·王温舒传》择郡中豪敢往吏为爪牙,皆把其阴重罪,而纵使督盗贼。又《释名》把,播也。所以播除物也。又《唐韵》《集韵》《韵会》□蒲巴切,音杷。与爬通。《前汉·贡禹传》农夫捽草把土。〈注〉把,手掊之也。又《郊祀志》掊视得鼎。〈注〉掊,手把土也。又批把,乐器,推手前曰批,引手后曰把。详批字注。又姓。《广韵》本□东楼公之后,避难改焉。西魏有襄州刺史把秀。又《正韵》必驾切,音霸。与弝通。《礼·曲礼》左手承弣。〈疏〉弣,弓把也。《释文》把音霸。手执处也。《正字通》把与杷别。韵会小补通作杷。引汉书伪本,合把杷为一,非。

钺:《戌集上·金字部》《广韵》《集韵》《韵会》□王伐切,音越。《广雅》钺,斧也。《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左传·昭十五年》鏚钺秬鬯。〈疏〉钺大而斧小。《太公·六韬》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钺。《释名》钺,豁也。所向莫敢当前,豁然破散也。又星名。《史记·天官书》东井为水事,其西曲星曰钺。《说文》本作钺。大斧,钺车銮声,呼会切,引《诗》:銮声钺钺。《徐铉曰》俗作鐬。以钺作斧钺之钺。非是。《正字通》按徐说迂曲难通。《说文》□越狘皆从钺声,钺从钺,读若诲,别训銮声,自相矛盾。徐渭俗作鐬非,不知从钺无嘒声,尤非。古作钺。司马法,从钺。诗书周礼史传,□从钺。钺当即钺之重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