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阳春白雪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áng chūn bái xuě
成语注音
ㄧㄤˊ ㄔㄨㄣ ㄅㄞˊ ㄒㄩㄝˇ
成语正音
春,不能读作『cūn』。
成语简拼
YCBX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陽萅白雪
成语辨形
雪,不能写作『血』。
成语谜语
风光三月见杨花
成语英文
highbrow art and literature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成语释义

『阳春白雪』是较为深奥难懂的音乐。相对於通俗音乐而言。语出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後亦用『阳春白雪』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下里巴人』、『曲高和寡』

成语用法

一、[义]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类]用在『高雅艺术』的表述上。[例](1)萧邦的许多纲琴曲真可说是阳春白雪,确实高雅。(2)你这首诗格调高雅,真是阳春白雪,可以媲美李白、杜甫。(3)我喜欢看阳春白雪的世界名着,也喜欢看下里巴人的通俗小说。(4)他的作品有如阳春白雪,虽然没有极佳的销售量,但仍有一定的支持者。(5)我们固然需要有阳春白雪的艺术作品,但下里巴人的通俗作品也不容忽视。(6)读者对於文学作品的要求,不仅要有通俗易懂的下里巴人,而且也要有高雅深奥的阳春白雪。二、作主语、宾语;指文学作品。

相关成语

近义词

白雪阳春、高山流水、引商刻羽、曲高和寡、鲲鹏图南

反义词

下里巴人、阳阿薤露

关联成语

白雪阳春

成语接龙

1、阳春白雪→雪案萤灯→灯尽油干→干巴利脆→脆而不坚→坚甲厉兵→兵多者败→败俗伤风→风云人物→物换星移→移的就箭→箭穿雁嘴→嘴甜心苦→苦身焦思→思妇病母→母难之日→日薄桑榆→榆次之辱→辱门败户→户枢不朽→朽戈钝甲→甲第连天→天经地纬→纬地经天→天道好还

2、阳春白雪→雪北香南→南冠楚囚→囚首垢面→面红面緑→緑鬓朱颜→颜面扫地→地上天宫→宫车晏驾→驾雾腾云→云兴霞蔚→蔚然成风→风雨凄凄→凄然泪下→下笔成文→文章星斗→斗米尺布→布袜青鞋→鞋弓袜小→小己得失→失张失致→致之度外→外方内圆→圆木警枕→枕山襟海

3、阳春白雪→雪北香南→南郭先生→生生世世→世外桃源→源源不断→断香零玉→玉碎珠沉→沉谋重虑→虑周藻密→密锣紧鼓→鼓舞欢欣→欣欣向荣→荣古虐今→今昔之感→感慨万千→千古絶调→调风变俗→俗不可耐→耐人咀嚼→嚼墨喷纸→纸落云烟→烟霏雨散→散马休牛→牛蹄之鱼

4、阳春白雪→雪北香南→南腔北调→调停两用→用心竭力→力所能及→及溺呼船→船坚炮利→利析秋毫→毫发丝粟→粟陈贯朽→朽棘不雕→雕楹碧槛→槛花笼鹤→鹤唳猿声→声销迹灭→灭顶之灾→灾难深重→重熙累洽→洽闻强记→记忆犹新→新陈代谢→谢家宝树→树高招风→风靡云蒸

5、阳春白雪→雪北香南→南山铁案→案堵如故→故态复作→作辍无常→常年累月→月露之体→体物缘情→情有可原→原原本本→本末源流→流天澈地→地覆天翻→翻江倒海→海沸江翻→翻来覆去→去天尺五→五陵年少→少吃俭用→用舍行藏→藏怒宿怨→怨气冲天→天女散花→花好月圆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朱子语类·卷一三九·论文上》:『〈宾戏〉、〈解嘲〉、〈剧秦〉、〈贞符〉诸文字,皆祖宋玉之文,进学解亦此类。〈阳春白雪〉云云者,不记其名,皆非佳文。』

(2)《隋唐演义·第三〇回》:『韩俊娥唱罢,众人都称赞道:「韩家姐姐,唱得这样精妙,真个是阳春白雪,叫我们如何开口?」』

(3)《西游记·第六四回》:『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阳春白雪,浩气冲霄!弟子不才,敢再起两句。」』

(4)明·杨珽《龙膏记·第九出》:『潘江润、陆海澄,题桥俊,当年子建应无逊,阳春白雪谁能并?』

(5)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三出》:『那些个阳春白雪调偏高,赋写甄神醉里邀,风流难遇五陵豪。』

(6)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源)

(7)读者对於文学作品的要求,不仅要有通俗易懂的下里巴人,而且也要有高雅深奥的阳春白雪。

(8)我们固然需要有阳春白雪的艺术作品,但下里巴人的通俗作品也不容忽视。

(9)他的作品有如阳春白雪,虽然没有极佳的销售量,但仍有一定的支持者。

(10)我喜欢看阳春白雪的世界名着,也喜欢看下里巴人的通俗小说。

(11)你这首诗格调高雅,真是阳春白雪,可以媲美李白、杜甫。

(12)萧邦的许多纲琴曲真可说是阳春白雪,确实高雅。

成语造句

(1)《阳春白雪》是一首意韵高雅、技巧丰富多变,在民间广为流传,为人们喜爱的琵琶曲。

(2)笨笨不会写成语“阳春白雪”的最后一个字。

(3)草稿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阳春白雪”几个大字。

(4)冲冲写不出成语“阳春白雪”,因此语文考试仅98分。

(5)高宁学校的纳兰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阳春白雪”。

(6)故其也必挥金噗玉,超凡人圣,文字间万里无云,行文如伯牙流水,阳春白雪。

(7)据我看来,古典音乐对那些年轻人说来简直就是阳春白雪。

(8)那么,这种科学无论多么先进,多么阳春白雪,不转化为生产力,不转化为社会动力,也毫无意义。

(9)纳兰叔叔给他的两个宝贝讲了“阳春白雪”的历史故事。

(10)谁听过那古旧的阳春白雪?

(11)随著经济发达和艺文教育普及,香港、澳门、珠三角城市群落居民很多时候真的是不惜千金、但求陶醉于阳春白雪之中。

(12)我们古怪的跨界混搭,契合了后现代主义防火墙垮塌的基调——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学术和商业之间;大脑思考和下半身思考之间。

(13)在这里,固有与新兴,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传统与新媒体,全球与本地的各种元素不断碰撞和融合。

(14)…bbc都试图在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两种类…

(15)那些阳春白雪类的机构倾向于拥有那些数量少的,精选出来的客户,并且通常是通过提供折扣和周五周六晚上推迟打烊,设法持续扩大他们的吸引力。

(16)从这些章节可以看出,他的阳春白雪,象某几个美国人那样,实在有点过分,大多数作家都望尘莫及。

(17)你这篇文字书法别具一格,字字笔走龙蛇,实在是书法中的阳春白雪,可谓妙笔生花,不同凡响。

(18)繁荣时期,农技诗的产生,标志着诗歌这种阳春白雪形式与农事这种下里巴人内容的真正意义。

(19)豪门雅士之居所,弥漫英格兰乡村优雅之清趣,此类情调虽为阳春白雪,亦可惠及下里巴人。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成语典源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据《文选·卷四五·对问》引)楚襄王问於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注](1)郢:音ㄧㄥˇ。地名,春秋时楚国的都城,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境。(2)下里巴人:此指通俗的歌曲。[见]『下里巴人』。(3)属:音ㄓㄨˇ,跟随。(4)和:音ㄏㄜˋ,声音相应,这里指唱和的意思。(5)阳阿薤露:此指介於高雅及通俗间的歌曲。(6)阳春白雪:此指高雅的歌曲。(7)引商:加长商音。(8)刻羽:削减羽音。(9)流徵:为徵音的流转变化。徵,音ㄓˇ。(10)弥:更加。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个文学家叫宋玉,他也是楚国的大臣,常伴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

有一次,楚襄王听到人们议论宋玉的行为不好,就把他找来问道:『有些人对你的言行很不满意,你想想自己的为人有没有什么不端正的地方?』

宋玉是个很善于辞令的人,他给楚襄王讲了一个故事:『在咱们楚国国都郢城,来了一个很会唱歌的人。开始,他唱《下里巴人》这样通俗的歌曲,有几千人都能随着他唱;后来,他唱《阳阿薤(xiè)露》这样比较文雅的曲子,跟随他唱的人只有几百人了;而当他开始唱《阳春白雪》这样高雅的曲子时,能够跟着他一起唱的人只有区区几十个而已!这是为什么呢?』宋玉看了一眼楚襄王,接着说,『这是因为曲子的格调越高,能够唱出来的人就越少。那些平庸的人,怎么能够理解我宋玉的行为呢?』楚襄王听了宋玉的话,觉得他说的也有些道理,于是就不再追究他了。

《阳春》和《白雪》是非常有名的两首古琴曲,古时的人们常以『阳春白雪』连称,所以也常被认为是一首古琴曲。在这个故事里,宋玉委婉地告诉楚王:一个人的品行越高洁,仿效他的人就越少。现在,『阳春白雪』一词已经成了高雅艺术作品的代名词。从这个故事中,还产生了一个成语——『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艺术作品。

成语典故

『阳春白雪』是古代的乐曲名,传说为春秋时晋师旷或齐刘涓子所作。阳春取其『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义。白雪则取其『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之义。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中,记载了楚襄王和宋玉的一段对话。有一次楚襄王对宋玉说:『我听到许多有关於你的不好传言,是不是因为你的言行举止有不端正的地方呢?』宋玉擅长言论,马上就说:『请大王先宽恕我的过错,让我先讲一段故事。』楚襄王答应了,於是宋玉便说道:『有一个外地的歌者来到了郢都,在市集中唱着通俗的歌曲,一开始跟着他一起唱和的人有数千人之多;後来他改唱比较不俗的歌曲,跟着唱和的人就只剩下数百人;等到他唱起高妙、优雅的歌曲,又夹杂着许多高难度的技巧,国中能够一起唱和的人就寥寥无几了。这不是因为歌者唱得不好听,而是因为曲子愈高雅,能够跟着唱和的人也就愈少。同样的,那些批评我的人,不过是些平庸之辈,怎麽能够欣赏、了解我的为人呢?』宋玉以歌者唱阳春白雪这种高雅的曲子,反而不受到大众欢迎的例子,来比喻自己高尚不同於流俗,因此不容易被人了解,才会受到排挤。後来『阳春白雪』这句成语被用来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

分字解释

阳春

阳春:[yángchūn] 温暖的春天。

阳:yáng 1、<名>太阳;阳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乃暴以秋阳,威以夏日。』2、<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3、<形>温暖。《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4、<动>装作;假装。《记王忠隶公翱事》:『皆阳应曰:「诺」。』5、<名>古代哲学概念,与『阴』相对。

春:chūn 1、<名>春。四季的第一季。《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泛指年。2、<名>年岁,年龄。《苏武》:『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3、<形>春意,生机。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春晖] 1.春阳,春光。李白《惜馀春赋》:『见游丝之横路,网春以留人。』2.喻母爱。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寸草心,报得三春。』[春秋] 1.时代名。指《春秋》所记载的时期(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也指平王东迁至三家分晋的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2.指有所褒贬。蒲松龄《聊斋志异·郭生》:『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春社] 祭祀名。祭祀土地,以祈丰收。周代用甲日。后多于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王驾《社日》:『桑柘影斜春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春闱] 1.唐、宋礼部试士及明清会试,均在春季举行,称『春闱』。闱,考场。姚合《别胡逸》:『记得春同席试,逡巡何啻十年馀。』2.犹『春宫』。太子所居,也代指太子。陆贽《李勉太子太师制》:『辅翼春,是资教谕。』

白:bái 1、<名>白色。《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白质而黑章。』2、<形>纯洁;干净。《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问。』3、<形>明亮;光明。《赤壁则》:『相与枕藉手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4、<形>清楚;明白。《荀子·天论》:『功名不白。』《书搏鸡者事》:『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5、<形>真诚;坦白。《庄子·天地》:『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各。』6、<动>禀告;陈述。《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7、<副>单单;只是。《红楼梦》:『要是白来逛逛呢便罢。』8、<名>指罚酒用的酒杯,也泛指酒杯。左思《吴都赋》:『飞觞举白。』[白衣] 1.白色的衣。杜甫《可叹》:『天上浮云如白,斯须改变如苍狗。』2.古代无功名的人的代称,犹言『平民』,『老百姓』。《后汉书·崔骃传》:『以为不宜与白会。』3.古代替官府办事的小官吏。《汉书·龚胜传》:『闻之白,戒君勿言也。』

雪:xuě 1、<名>雪。《史记·秦始皇本纪》:『大雨雪,深二尺五寸。』2、<动>揩拭。杜甫《丈八沟纳凉》:『佳宾雪藕丝。』[又] 洗刷。李白《独漉篇》:『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阳:《戌集中·阜字部》与阳同。见《字汇补》□字注。(阳)(古文)《唐韵》与章切《集韵》《韵会》余章切《正韵》移章切,□音羊。《玉篇》营天功,明万物谓之阳。《说文》高明也。又日也。《诗·小雅》湛湛露斯,匪阳不曦。〈传〉阳,日也。《左传·文四年》天子当阳。《礼·祭义》殷人祭其阳。〈注〉阳谓日中时也。《孟子》秋阳以暴之。又《楚辞·远游》集重阳,入帝宫。〈注〉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阳。又《玉篇》双也。又月建。《尔雅·释天》十月为阳。《诗·小雅》岁亦阳止。又《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注〉气清而温阳。又《尔雅·释天》太岁在癸曰昭阳。又五月五日曰端阳,九月九日曰重阳,见《月令广义》。又《尔雅·释山》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诗·大雅》度其夕阳。〈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又水北也。《诗·大雅》在洽之阳。《谷梁传·僖二十八年》水北为阳。又《释名》丘高曰阳丘,体高近阳也。又《诗·豳风》我朱孔阳。〈传〉阳,明也。又《玉篇》清也。又《诗·周颂》龙旗阳阳。〈传〉阳阳,言有文章也。又《诗·王风》君子阳阳。〈传〉阳阳,无所用其心也。又《周礼·地官·大司徒》以阳礼敎让,则民不争。〈注〉阳礼谓乡射饮酒之礼。又国名。《春秋·闵二年》齐人迁阳。〈注〉阳,国名。《战国策》塞漏舟而轻阳侯之波。〈注〉博物志,晋阳国侯溺水,因为大海之神。又《春秋·昭十二年》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注〉阳即唐,燕别邑,中山有唐县。又县名。《史记·高祖纪》西过高阳。〈注〉属□留。又关名。《前汉·西域传》去阳关七千八百二里。又《左传·昭二十四年》公孙于齐,次于阳州。又阳城,山名。汉为县,属颍川郡。又古帝号。《史记·五帝纪》帝颛顼高阳氏。又《释名》立人,象人立也。或曰阳门,在前曰阳,两旁似门也。又《玉篇》伤也。又《庄子·达生篇》西北方之下者,则泆阳处之。〈注〉泆阳,鬼名。又《抱朴子·登涉篇》山中树能人语者,非树能语也,其精为之,名曰云阳。又昌阳,菖蒲别名。《韩愈·进学解》昌阳引年。又姓。《史记·司马相如子虚赋》阳子骖[音cān]乗[音chéng]。〈注〉古仙人阳陵。《广韵》周景王封少子於阳樊,后裔因邑命氏。又汉复姓,有二十二氏:欧阳、高阳、青阳、孙阳、子阳、周阳、泾阳、偪阳、梗阳、戏阳、鲑阳、叶阳、陵阳、鲜阳、栎阳、濮阳、太阳、老阳、安阳、成阳、朱阳、索阳。又通作扬。《礼·玉藻》盛气颠实扬休。〈注〉颠,读为阗。扬,读为阳。盛身中之气,使之阗满其息,若阳气之体物也。《释名》阳,扬也,气在外发扬也。又与佯同。《礼·檀弓》阳若善之。《前汉·高帝纪》阳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又音肠。《尔雅·释诂》阳,予也。〈注〉鲁诗云:阳如之何,今巴濮之人自呼阿阳。〈疏〉汉书艺文云:鲁申公为诗训,故是为鲁诗。其经云:阳如之何,申公以阳为予,故引之。《释文》阳,音肠。《五音集韵》俗作□。《字汇》俗作阦。《字汇补》亦作□阳氜。

春:《辰集上·日字部》(古文)萅□旾《广韵》昌唇切《集韵》《韵会》枢伦切,□蠢平声。《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注〉气清而温阳。《周礼·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万物。《公羊传·隐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注〉春者,天地开辟之端,养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东方曰春。《史记·天官书》东方木主春。《前汉·律正志》阳气动物,於时为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动运。又姓。《何氏姓苑》春申君黄歇之后。又酒名。《唐国史补》酒有郢之富水春,乌程之若下春,荥阳之上窟春,富平之石东春,刃南之烧春。又花名。《花木考》鸎粟别种名丽春。又《集韵》尺尹切,音蠢。《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张皮侯而栖鹄,则春以功。〈注〉春读为蠢。蠢,作也,出也。

白:《午集中·白字部》《唐韵》旁陌切《集韵》《韵会》《正韵》薄陌切,□音帛。《说文》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阴数也。《释名》启也。如水启时色也。《尔雅·释天》秋为白藏。〈疏〉秋之气和,则色白而收藏也。《周礼·冬官考工记》书绘之事,西方谓之白。《书·禹贡》冀州,厥土惟白壤。青州,厥土白坟。又《礼·檀弓》殷人尚白。又《增韵》素也。洁也。《易·贲卦》白贲无咎。〈注〉其质素,不劳文饰也。又《说卦》巽为白。〈疏〉风吹去尘,故洁白也。又明也。《礼·曾子问》当室之白。〈注〉谓西北隅得户明者也。《荀子·正名篇》说不行,则白道而冥穷。〈注〉白道,谓明道也。《前汉·谷永传》反除白罪。〈注〉罪之明白者,皆反而除之。又白屋,以茅覆屋也。《前汉·萧望之传》恐非周公相成王致白屋之意。又白衣,给官府趋走者。《前汉·两龚传》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又白徒,犹白身。《管子·乘马篇》白徒三十人奉车两。又白丁。《北史·李敏传》周宣帝谓乐平公主曰:敏何官。对曰:一白丁耳。又白民。《魏书·食货志》庄帝班入粟之制,白民输五百石,听依第出身。又白着。《唐书·刘晏传》税外横取谓之白着。《春明退朝录》世人谓酒酣为白着。言刻薄之后人必颠沛,酩酊如饮者之着也。又《礼·玉藻》君衣狐白裘。《□注》以狐之白毛皮为裘也。又《尔雅·释器》白金谓之银。又《唐书·食货志》隋末行五铢白钱。又《前汉·□法志》罪人为白粲。〈注〉坐择米使正白,三岁□也。又《古今注》白笔,古珥笔,示君子有文武之备焉。又《字学渊源》飞白书,蔡邕见施垩帚而作。又星名。《博雅》太白谓之长庚。又旗名。《礼·明堂位》殷之大白。又罚爵名。《说苑》魏文侯与大夫饮,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又酒名。《礼·内则》酒清白。〈注〉白事酒,昔酒也。色皆白,故以白名之。又稻曰白,黍曰黑。《周礼·天官·笾人》其实□蕡白黑。又马名。《诗·秦风》有马白颠。〈疏〉额有白毛,今之戴星马也。又猛兽名。《汲冢周书》义渠以兹白。〈注〉兹白,一名驳,能食虎豹。又虫名。《尔雅·释虫》蟫白鱼。〈注〉衣书中虫也。又《大戴礼》白鸟者,谓蚊蚋也。又草名。《前汉·西域传》邺善国多白草。又三白,正月雪也。《西北农谚》要宜麦,见三白。又五白,簙簺五木也。《宋玉·招魂》成枭而牟,呼五白些。又梵言一年为一白。《传灯录》我止林间,已经九白。又山名。《后汉·耿恭传》窦固前击白山,功冠三军。〈注〉冬夏有雪,故名白山。《金史·礼志》有司言,长白山在兴王之地,礼合尊崇。又水名。《桑钦水经》白水出朝阳县西。又州名。《唐书·地理志》武德四年置白州,因博白溪而名。又海外有白民国。见《山海经》。又白狄,狄别名。见《春秋·成九年》。又戎类有六,一曰老白。见《风俗通》。又姓。黄帝后。《左传》秦大夫白乙丙。又复姓。《史记·秦本纪》白冥氏,秦族。《潜夫论》吉白氏,莘姓后。又白杨提,代北三字姓。又《諡法》外内贞复曰白。又《玉篇》告语也。《正字通》下告上曰禀白。同辈述事□义亦曰白。《前汉·高帝纪》上令周昌选赵壮士可令将者,白见四人。《后汉·钟皓传》钟瑾常以李膺言白皓。又《唐书·宦者传》宣宗时,诸道岁进阉儿,号私白。○按《说文》入声有白部,去声自部内亦载白字。在自部内者读疾二切,曰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词言之气从鼻出,与口相助也。是告语之白读自,西方之白读帛,音义各别。许氏分为二部。《玉篇》合而为一,今从之。又《集韵》步化切,音杷。亦西方色也。又博陌切。与伯同。长也。一曰爵名。亦姓。《印薮》有白鸾氏。〈注〉即伯字。又叶旁各切,音薄。《诗·小雅》裳裳者华,或黄或白。我觏之子,乘其四骆。又叶房密切,音弼。《苏轼·寒食雨诗》暗中偸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古文自。疾二切。考证:(《礼·明堂位》殷之太白。)谨照原文太白改大白。

雪:《戌集中·雨字部》《唐韵》《集韵》相绝切《韵会》《正韵》苏绝切,□音□。《说文》本作□。凝雨。《元命包》阴凝为雪。《释名》雪,绥也。水下遇寒气而凝,绥绥然下也。《埤雅》雪六出而成华,言凡草木华五出,雪华独六出,阴之成数也。《诗·邶风》雨雪其雱。又《广韵》除也。《韵会》洗也。《庄子·知北游》澡雪而精神。《战国策》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又《广韵》拭也。《家语》以黍雪桃。《史记·郦食其传》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又小雪、大雪,□节□名。见《后汉·律历志》。又山名。《后汉·明帝纪注》天山即祈连山。一名雪山。又阳春白雪,古曲名。又姓。《正字通》明洪武中巡□雪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