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万岁

千秋万岁,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

千秋万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iān qiū wàn suì
成语注音
ㄑㄧㄢ ㄑㄧㄡ ㄨㄢˋ ㄙㄨㄟˋ
成语简拼
QQWS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千秌萬歲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

成语用法

作宾语、状语;形容岁月长久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千秋万代、万岁千秋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乃误羡门子,噭噭今自蚩。▲汉·阮籍《咏怀诗·十九》

成语造句

(1)波波写不出成语“千秋万岁”,因此期中考试才考了98分。

(2)达达不会写成语“千秋万岁”的最后一个字。

(3)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千秋万岁”几个大字。

(4)航宇叔叔给瑷妤和国文介绍了“千秋万岁”的成语故事。

(5)一二二中学的耶律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千秋万岁”。

(6)连骞势出鱼龙变,蹀躞骄生鸟兽行。见唐·张说《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

(7)去往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的面包车上,俊利大哥哥给朱敏和琦煊讲了『千秋万岁』的典故。

(8)陛下千秋万岁之后,太孙幼冲,选置兵卫,宜得柱石之士如周昌者。见《晋书·阎缵传》。

(9)那能寂寞芳菲节,欲话生平。夜已三更。一阕悲歌泪暗零。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

(10)他当然不是认为自己去死不远,而是踌躇满志地感到他已经不折不扣地取得了列祖列宗的地位,足以让千秋万岁之后的人们崇敬。

(11)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那能寂寞芳菲节,欲话生平。夜已三更,一阕悲歌泪暗零。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恬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楚王与宠臣安陵君巡游云梦,随行有几千人。楚王兴起就打猎,一箭射死一只野狐。他十分高兴地说:『等到千秋万岁之后,谁能陪我一起快乐?』安陵君立即跪拜说:『我愿意与大王一道去黄泉,为大王驱赶蝼蚁,侍侯在你的左右。』

分字解释

千秋

千秋:(1)泛指很长久的时间:千秋万代。(2)敬辞,旧称人寿辰。

万岁

万岁:[wànsuì] (1)千秋万代,永远存在(祝颂的话)皆呼万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民称万岁。――《战国策·齐策四》。(2)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称谓。

千:qiān 1、<数>千。2、<数>形容数量很大。《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秋:qiū 1、<名>年成;收成。《尚书·盘庚》:『若农服田穑,乃亦有秋。』2、<名>年。《五蠹》:『穰岁之秋,疏客必食。』3、<名>秋天;秋季。《诗经·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琵琶行》:『明年秋,送客湓浦口。』4、<名>时机;时候。《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娘] 唐代歌女常用名字,泛指美人。[秋水] (1)秋天的水。(2)喻剑。(3)喻境。

万:wàn 1、<数>十个一千。《孙膑减灶》:『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又] 泛指众多。《察今》:『臂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2、<副>极;非常。韩愈《柳子厚暮志铭》:『无辞以白其大,且万无母子俱往理。』3、<名>古代一种大型舞蹈的名字。《左传·隐公五年》:『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注] 万,萬。古代『万』读『mò』,用于复姓『万俟』。『萬』作数词时可以用『万』,如今简化统一作『万』。[万福] (1)多福,用于祝颂。(2)唐宋时女子行礼,常口称『万福』,后指女子行礼。[万机] 古时专指皇帝处理日常杂事。[万籁] 自然界的各种声响。[万乘] (1)万辆兵车。(2)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兵车万辆,故以万乘称天子。(3)指大国。

岁:suì 1、<名>岁星;木星。《国语·周语》:『岁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野也。』2、<名>年。《捕蛇者说》:『积于今六十岁矣。』[又] 〈名作状〉每年。《送东阳马生序》:『父母岁有裘葛之遗』3、<名>年龄。《促织》:『成有子九岁。』4、<名>时间;光阴。《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5、<名>年成;收成。《寡人之于国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岁除] 年终;一年的最后的一天。

千:《戌集中·革字部》《广韵》七然切《集韵》《韵会》亲然切,□音迁。《广韵》秋千,绳戏也。《集韵》秋千,北方戏,以习轻趫者。《张有·复古编》词人高无际作秋千赋,汉武帝后庭绳戏。本云千秋,祝寿词也,语伪转为秋千。后人伪为秋千。

秋:《午集下·禾字部》龝《唐韵》七由切《集韵》《韵会》雌由切《正韵》此由切,□音鰌。金行之时。《尔雅·释天》秋为白藏。〈注〉气白而收藏也。《释名》秋,就也,言万物就成也。又缯也,缯迫品物使时成也。又《说文》禾谷熟也。《礼·月令》孟夏麦秋至。《□澔曰》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於时虽夏,於麦则秋,故云麦秋。《书·盘庚》乃亦有秋。又《礼·乡饮酒义》西方者秋。秋,愁也。愁之以时,察守义者也。〈注〉愁读为揫,敛也。察严杀之貌。《春秋·繁露》秋之言犹湫也。湫者,忧悲状也。又九月为三秋。《诗·王风》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又四秋。《管子·轻重乙篇》岁有四秋,而分有四时。故曰:农事且作,请以什伍农夫赋耜铁。此谓春之秋。大夏且至,丝纩之所作,此谓夏之秋。大秋成,五谷之所会,此谓秋之秋。大冬营室中,女事纺绩缉缕之所作,此谓冬之秋。又《广韵藻》竹秋,三月也。兰秋,七月也。又秋秋,马腾骧貌。《前汉·礼乐志》飞龙秋游上天。又《扬雄·羽猎赋》秋秋跄跄入西园。《荀子·解蔽篇》凤凰秋秋。〈注〉秋秋,犹跄跄。谓舞也。又春秋,鲁史名。又大长秋,皇后官名。《前汉·百官表》景帝更将行为大长秋。《师古注》将行,秦官名。秋者,收成之时,长者,恒久之义。又姓。又七遥切,音鍫。《扬雄赋》秋秋跄跄。萧该读。又《荀子·解蔽篇》凤凰秋秋,其翼若干,其音若箫。秋与箫为韵。又楚俱切,音蒭。《水南翰记》北方老妪八九十岁,齿落更生者,能於夜出,食人婴儿,名秋姑。秋读如蒭酒之蒭。

万:《子集上·一字部》《广韵》《集韵》《韵会》□同万。又三字姓。西魏有柱国万纽于谨。又《广韵》莫北切《集韵》密北切。万俟,复姓。俟音其,今读木其。北齐特进万俟普。(万)(古文)《唐韵》无贩切,音蔓。《说文》虫也。《埤雅》蜂一名万。盖蜂类衆[音zhòng]多,动以万计。又数名。《易·乾象》万国咸宁。《前汉·律正志》纪于一,协于十,长于百,大于千,衍于万。又舞名。《诗·邶风》方将万舞。〈疏〉万者,舞之总名。《大戴礼·夏小正》万也者,干戚舞也。《韵会》汤武以万人得天下,故干舞称万舞。又州名。《寰宇记》汉巴东郡,后唐贞观曰万州。又姓。《通志·氏族略》万氏,孟子门人万章。又《韵补》入铣韵。《白居易·寄元九诗》怜君为谪吏,穷薄家贫褊。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六书正伪》或省作万,非。

岁:《辰集下·止字部》亗《唐韵》相锐切《集韵》须锐切,□音帨。《释名》岁,越也,越故限也。《白虎通》岁者,遂也。《易·系辞》寒暑相推而岁成。《书·洪范》五纪,一曰岁。〈传〉所以纪四时。〈又〉王省惟岁。〈传〉王所省职,兼总羣吏,如岁兼四时。又星名。《尔雅·释天》唐虞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郭注》岁,取岁星行一次也。〈疏〉按《律正志》分二十八宿为十二次,岁星十二岁而周天,是年行一次也。《周礼·春官》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又〉保章氏以十有二岁之相,观天下之妖祥。〈疏〉此太岁在地,与天上岁星相应而行。岁星右行於天,一岁移一辰,十二岁一小周,千七百二十八年一大周。太岁左行於地,一与岁星跳辰,年数同。岁星为阳人之所见,太岁为阴人所不覩,故举岁星以表太岁。岁星与日同次之月,一年之中惟於一辰之上为法。若元年甲子朔旦冬至,日月五星俱赴於牵牛之初,是岁星与日同次之月。十一月斗建子,子有太岁,至后年,岁星移向子上,十二月日月会於□枵。十二月斗建丑,丑有太岁。推此已后皆然。又岁星木会在东方,为青龙之象,天之贵神福德之星,所在之国必昌。又《史记·天官书》岁星,一曰摄提,曰重华,曰应星,曰纪星,营室为清庙,岁星庙也。《孝经·钩命决》岁星守心年谷丰。《左传·昭三十二年》史墨曰:越得岁而吴伐之,必受其凶。又《岳珂·桯史》今星家以太岁为凶星。《王充·论衡》抵太岁凶,负太岁亦凶。抵太岁名曰岁下,负太岁名曰岁破。又年谷之成曰岁。《左传·哀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杜注》岁,年谷也。《前汉·武帝诏》为岁事曲加礼。又周制有岁计、岁会。《周礼·春官》职岁。〈注〉主岁计者。〈又〉岁终,则令百官各正其治,受其会。三岁则大计羣吏之治,而诛赏之。〈又〉司会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又《史记·天官书》腊之明日曰初岁。《四民月令》亦曰小岁。又始岁曰献岁。《楚辞·招魂》献岁发春。〈注〉献,进也。岁始来进,春气奋扬也。又《东京梦华录》除夕夜,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又《风土记》除夜祭先,竣事,长幼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又《苏轼·馈岁诗序》蜀中値岁晚间遗,谓之馈岁。酒食相邀为别岁。又万岁,山名。在桂阳。《水经注》万岁山生灵寿木,溪下即千秋水。水侧居民号万岁村。又水名。《伏琛·三齐略记》曲城、齐城东有万岁水,水北有万岁亭。又湖名。《广舆记》万岁湖,在建昌府南丰县。又宫名。《三辅黄图》汾阳有万岁宫。又木名。《尔雅·释木疏》杻一名檍,今宫园种之,名万岁木,取名於亿万也。又《集韵》相绝切,音雪。义同歱。《曹植·平原公主诔》城阙之诗,以日喻岁。况我爱子,神光长灭。岁亦读雪。又《集韵》苏卧切,音□。□岁,谷名。《说文》从步戌声。律正书名五行为五步。一说从步者,躔度之行,可推步也。从戌者,木星之精,生於亥,自亥至戌而周天。戌与岁亦谐声,别作嵗、歳,□非。考证:(《周礼·春官》冯相氏疏十有二岁。小周,千七百二十八年为大周。)谨照原文为字改一字。(三岁则大计羣吏之属,而诛赏之。)谨照周礼原文属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