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不顾

临危不顾,临:遇到;危:危险。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临危不顾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ín wēi bù gù
成语注音
ㄌㄧㄣˊ ㄨㄟ ㄅㄨˋ ㄍㄨˋ
成语简拼
LWBG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成语结构
连动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臨危不顧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临:遇到;危:危险。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十分英勇

相关成语

近义词

临危不惧、临难不顾

反义词

临阵脱逃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思赴蹈于仁义,临危不顾,前哲所难。▼《周书·赵善传论》

成语造句

(1)安安不会写成语“临危不顾”的最后一个字。

(2)唱唱写不出成语“临危不顾”的拼音。

(3)楚涵大哥哥给沼莲和暖暖讲述了“临危不顾”的历史典故

(4)打开练习本,第二页赫然是“临危不顾”几个大字。

(5)福田区梅林中学的励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临危不顾”。

(6)思赴蹈于仁义,临危不顾,前哲所难。见《周书·赵善传论》。

(7)在去琼库恰克乡高中的公车上,姝石大哥哥给晴琰和业习讲述了『临危不顾』的历史典故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留王传》:『和、琇、抚皆抗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魏国派大将邓艾钟会、诸葛绪联合灭蜀,蜀后主刘禅投降,大将姜维被迫投降,但他一心想恢复蜀国,鼓动钟会杀掉邓艾,然后准备出兵长安杀司马昭叛乱。部将夏侯和、羊琇、朱抚三人临危不顾,坚决反对钟会进行叛乱

分字解释

临危

临危:[línwēi] (1)病情危重,濒临死亡。(2)面对致命的危险。临危不惧。

不顾

不顾:(1)不照顾:只顾自己,不顾别人。(2)不考虑;不顾忌:不顾危险;他不顾一切,跳到河里把孩子救起来。

临:lín 1、<动>从高处向下看。《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2、<动>到;靠近。《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3、<动>面对;对着。《过秦论》:『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4、<副>将要;快要。《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池] 学习书法。[临存] 地位高的人对下人的问候,看望。[临命] 将死的时候。[临蓐] 将要分娩。

危:wēi 1、<形>高。《蜀道难》:『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形>危险;危急。《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3、<动>危害;使处于危险的境地。《齐桓晋文之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4、<形>危弱。《陈情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5、<形>端正;正直。《陶侃》:『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而膝危坐。』[辨] 危,险。『危』作『危险』讲时,含有危急或不稳定的意思,多作形容词。『险』只表示地势险要或道路险阻等,多作名词。上古表示『危险』的意思时,一般『危』不用『险』。

不:bú 1、<副>不,表一般否定。2、<副>没有,表存在的否定。《毛遂自荐》:『今日出而从,日中不决,何也?』3、<副>不是,表否定判断。《卖柑者言》:『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fǒu通『否』。 1、<助>在句末表询问。《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2、<副>用在句中表否定。《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为所虏。』《师说》:『或师焉,或不焉。』[不齿] 齿,并列,并排。不与并列,不与同列。表示极度鄙视。[不佞] 1.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不。』2.无才,自谦之词。《史记·孝文本纪》:『寡人不,不足以称宗庙。』

顾:gù 1、<动>回头;回头看。《殽之战》:『不顾而唾』《荆轲刺秦王》:『荆轲顾笑武阳。』2、<动>视;看。《行路难》:『拔剑四顾心茫然。』3、<动>看望;拜访。《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动>顾念;关心。《诗经·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5、<动>回还;返回。《屈原列传》:『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6、<副>只是;不过。《荆轲刺秦王》:『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7、<副>但;却;反而。《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不敢加兵于赵者。』《为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临:《未集下·臣字部》《唐韵》力寻切《集韵》《韵会》犂针切《正韵》犂沉切,□音林。《尔雅·释诂》临,视也。《诗·卫风》日居月诸,照临下土。又《大雅》上帝临女,无贰尔心。〈笺〉临,视也。《礼·曲礼》临诸侯,畛於鬼神。〈疏〉以尊适□曰临。《谷梁传·哀七年》春秋有临天下之言焉,有临一国之言焉,有临一家之言焉。〈注〉徐乾曰:临者,抚有之也。又《博雅》临,大也。又《战国策》县阴以甘之,循有燕以临之。〈注〉临,犹制也。又易卦名。又车名。《诗·大雅》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传〉临,临车也。〈疏〉临者,在上临下之名。《释名》临,如字。韩诗作隆。又地名。《左传·哀四年》荀寅奔鲜虞,赵稷奔临。〈注〉临,晋邑。又丘名。《尔雅·释丘》右高名临丘。又姓。《后赵录》秦州刺史临深。《孔融传》有临孝存。又门名。《左思·吴都赋》左称弯崎,右号临硎。〈注〉弯崎,临硎,阍闼名。吴后主起昭明宫,於太初之东开弯崎临硎二门,弯崎宫东门,临硎宫西门。又《韵会》力鸩切《正韵》力禁切,□林去声。《增韵》丧哭。《颜师古曰》衆[音zhòng]哭曰临。《左传·宣十二年》楚子围郑,旬有七日。郑人卜行成,不吉。卜临于大官,且巷出车,吉。〈注〉临,哭也。《释文》临,力鸩切。又《韵补》叶卢东切,音隆。《诗·大雅》后稷不克,上帝不临。耗斁下土,宁丁我躬。《司马相如·长门赋》奉虚言而望诚兮,期城南之离宫。修薄具而自设兮,君不肯乎幸临。又叶力阳切,音良。《秦始皇祠洛水歌》洛阳之水,其色苍苍。祠祭大泽,倏忽南临。洛滨醊祷,色连三光。考证:(《礼·檀弓》临诸侯,畛於鬼神。)谨照原书檀弓改曲礼。(《司马相如·长门赋》君不肯兮幸临。)谨照原文兮改乎。

危:《子集下·卩字部》《唐韵》鱼为切《集韵》《韵会》虞为切,□伪平声。《说文》在高而惧也。从厃,人在厓上,自卪止之也。《徐曰》孝经,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故从卪。《玉篇》不安貌。《广韵》疾也。隤也,不正也。又《礼·儒行》有比党而危之者。〈注〉危,欲毁害之也。又屋栋上也。《礼·丧大记》升自东荣,中屋履危。〈疏〉践履屋栋高危处。又《韵会》宿名。三星。《左传·襄二十八年注》□武之宿,虚危之星。又《书·禹贡》三危既宅。《韵会》三峗,山名。通作危。考证:(升自东荣,中屋危。)谨照礼记原文,危上增履字。

不:《子集上·一字部》《韵会》《正韵》□逋没切,补入声。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礼·曾子问》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则有变乎,且不乎。又《周礼·夏官》服不氏,掌养猛兽而敎扰之。〈注〉服不服之兽者。又《广韵》《韵会》□分物切。与弗同。今吴音皆然。又《韵会》俯九切,音缶。与可否之否通。《说文》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负切《广韵》甫救切,□缶去声。义同。又《广韵》甫鸠切《集韵》《韵会》《正韵》方鸠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尔雅·释鸟》□其鳺鴀。《郉疏》陆玑云:今小鸠也。一名□鸠,幽州人或谓鷱鴡,梁宋间谓之隹,扬州人亦然。又未定之辞也。《陶潜诗》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又姓。《晋书》汲郡人不准。◎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转注古音,音彪。又《正韵》芳无切。与柎通。花萼跗也。《诗·小雅》鄂不韡韡。《郑笺》承华者,鄂也。不当作柎。郑樵曰:不象萼蔕形。与旉通。《陆玑诗疏》柎作跗。《束皙·补亡诗》白华绦趺。《唐诗》红萼青趺皆因之。又华不注,山名,在济南城东北。《左传·成二年》晋却克战于鞌,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伏琛齐记》引挚虞畿服经,不,与诗鄂不之不同。李白诗: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盖因华跗而比拟之。胡传读不如卜,非。又《古诗·日出东南隅行》使君谢罗敷,还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〇按愚当读若吾,疑模切,与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韵,《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又与丕同。《书·大诰》尔丕克远省。马融作不。《秦·诅楚文》不显大神巫咸。《秦·和钟铭》不显皇祖。□与诗周颂不显不承同。不显不承,犹书云丕显丕承也。又《韵补》叶补美切,音彼。《荀子·赋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与。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与。所不谓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声者,方音各殊,或读逋入声,或读杯入声。司马光切韵图定为逋骨切,今北方读如帮铺切,虽入声转平,其义则一也。考证:(《礼·曾子问》葬引至于堩,日日有食之,)谨照原文省下日字。(《荀子·赋论篇》)谨照原书省论字。(〈注〉谓小人所鄙也。)谨按原文无此注,改为所不谓小人所鄙也。

顾:《戌集下·页字部》《唐韵》《广韵》《集韵》《类篇》《韵会》《正韵》□古慕切,音故。《玉篇》瞻也。回首曰顾。《诗·小雅》顾我复我。〈笺〉顾,旋视也。《书·太甲》顾諟天之明命。〈传〉谓常目在之。又眷也。《诗·大雅》乃眷西顾。又《书·康诰》顾乃德。〈传〉谓顾省汝德。又《诗·小雅》不顾其后。〈笺〉不自顾念。又但也。《礼·祭统》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顾上先下后耳。〈疏〉言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但尊上者在先,□下者处后耳。一曰顾,故也,谓君上先餕,臣下后餕,示恩则从上起也。又发语辞。《史记·刺客传》顾不易耶。〈注〉顾反也。《前汉·贾谊传》首顾居下。〈注〉顾亦反也,言如人反顾然。又与雇同。《前汉·鼂错传》敛民财,以顾其功。〈注〉顾,雠也,若今言雇赁也。又引也。《后汉·党锢传》郭林宗、范滂等为八顾,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又国名。亦姓。《诗·商颂》韦顾既伐,昆吾夏桀。〈传〉有韦国者,有顾国者。〈笺〉顾、昆吾,皆己姓。又地名。《左传·哀二十一年》公及齐侯邾子盟于顾。〈注〉顾,齐地。又山名。《方舆胜览》镇江北固山,梁武攺曰北顾。又《五音集韵》公户切,音古。义同。《书·微子》我不顾行遯。徐邈读。俗作頋。考证:(《礼·祭统》顾上先下后耳。〈疏〉但尊上者则先,□下者处后耳。)谨照原文则先改在先。(《史记·刺客传》顾不易耶。〈注〉反顾也。)谨照索隐原文反顾也改顾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