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析秋毫

利析秋毫,析:分析;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利析秋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ì xī qiū háo
成语简拼
LXQH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利析秌毫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析:分析;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很细心

相关成语

成语接龙

1、利析秋毫→毫不介意→意马心猿→猿啼鹤怨→怨天怨地→地主之谊→谊不容辞→辞多受少→少头缺尾→尾生抱柱→柱天踏地→地瘠民贫→贫而无谄→谄上傲下→下愚不移→移山回海→海底捞月→月露风云→云霓之望→望秋先零→零零星星→星离雨散→散伤丑害→害人不浅→浅斟低唱

2、利析秋毫→毫发丝粟→粟陈贯朽→朽棘不雕→雕楹碧槛→槛花笼鹤→鹤唳猿声→声销迹灭→灭顶之灾→灾难深重→重熙累洽→洽闻强记→记忆犹新→新陈代谢→谢家宝树→树高招风→风靡云蒸→蒸蒸日盛→盛食厉兵→兵戈扰攘→攘攘熙熙→熙来攘往→往返徒劳→劳思逸淫→淫朋密友

3、利析秋毫→毫厘不爽→爽然自失→失道寡助→助纣为虐→虐老兽心→心焦如焚→焚骨扬灰→灰心丧意→意在笔前→前仰后合→合眼摸象→象齿焚身→身先士众→众星拱月→月落星沉→沉谋研虑→虑周藻密→密约偷期→期期艾艾→艾发衰容→容膝之地→地动山摧→摧坚获丑→丑态百出

4、利析秋毫→毫厘不爽→爽心悦目→目瞪心骇→骇人听闻→闻风远扬→扬风扢雅→雅人深致→致远任重→重熙累叶→叶公好龙→龙举云兴→兴致勃勃→勃然大怒→怒形于色→色飞眉舞→舞文饰智→智圆行方→方骖[音cān]并路→路无拾遗→遗风余采→采兰赠药→药店飞龙→龙蟠凤逸→逸闻琐事

5、利析秋毫→毫无二致→致远任重→重金兼紫→紫气东来→来踪去路→路绝人稀→稀世之宝→宝刀未老→老婆当军→军法从事→事在必行→行易知难→难解难分→分甘绝少→少不更事→事不师古→古往今来→来鸿去燕→燕岱之石→石火光阴→阴凝冰坚→坚壁清野→野鹤孤云→云翻雨覆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又有一个桑弘羊,尤工心计,利析秋毫,初为大农中丞,嗣迁治粟都尉。▲蔡东藩《前汉演义》第七十回

成语造句

(1)成语「利析秋毫」是一个动宾式成语。

(2)聪聪写不出成语“利析秋毫”的拼音。

(3)练习本的第二页写着“利析秋毫”几个大字。

(4)马坪中学的广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利析秋毫”。

(5)巳二大哥哥给颖婴和晞茜讲解了“利析秋毫”的典故。

(6)小方不会写成语“利析秋毫”的最后一个字。

(7)在去宋都御街的火车上,员奶奶给她的孙囡和小外甥讲解了『利析秋毫』的历史故事。

(8)又有一个桑弘羊,尤工心计,利析秋毫,初为大农中丞,嗣迁治粟都尉。见蔡东藩《前汉演义》第七十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史记·平准书》:『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

分字解释

秋毫

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比喻微小的事物:秋毫无犯;明察秋毫。

利:lì 1、<形>锋利;锐利。与『钝』相对。《劝学》:『金就砺则利。』2、<名>利益;好处。与『害』相对。《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又] <名意动>以……为利。《伤仲永》:『父利其然也,日板仲永环谒于邑人。』3、<动>有利;得利。《苦斋记》:『良药苦口利于病。』4、<形>顺利。《赤壁之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5、<动>盈利;取利。《冯谖客孟尝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又] <名>盈利之物。《促织》:『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6、<名>有利的条件、时机、形势等。《子鱼论战》:『三军以利用也。』《过秦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7、<名>胜利。《孙膑减灶》:『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8、<名>物资;物产。《隆中对》:『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

析:xī 1、<动>劈;劈木头。《诗经·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引] 剖开。邹阳《狱中上书自明》:『剖心析肝。』2、<动>分散;分离。《论语·季氏》:『邦分离析,而不能守也。』3、<动>分析;辨析。陶潜《移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秋:qiū 1、<名>年成;收成。《尚书·盘庚》:『若农服田穑,乃亦有秋。』2、<名>年。《五蠹》:『穰岁之秋,疏客必食。』3、<名>秋天;秋季。《诗经·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琵琶行》:『明年秋,送客湓浦口。』4、<名>时机;时候。《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娘] 唐代歌女常用名字,泛指美人。[秋水] (1)秋天的水。(2)喻剑。(3)喻境。

毫:háo 1、<名>长而尖的细毛。《齐桓晋文之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2、<名>比喻极其细微的东西。《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之木,生于毫末。』《赤壁赋》:『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3、<名>毛笔。袁宏道《答王百谷》:『方且挥毫命楮,恣意著述。』4、<量>长度单位。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毫光] 光线四射如毫毛。

利:《子集下·刀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力至切《正韵》力地切,□音詈。《说文》銛也。从刀和,然后利,从和省。易利者,义之和也。《前汉·鼂错传》兵不完利,与空手同。又《广韵》吉也,宜也。《易·贲卦》利有攸往。又私利也。《庄子·骈拇篇》小人以身殉利。又《礼·坊记》先财而后礼,则民利。〈注〉利犹贪也。又《前汉·高帝纪》徙齐楚大族五姓关中,与利田宅。〈注〉师古曰:利谓便好也。又《周礼·冬官考工记》轴有三理,三者以为利也。〈注〉利,滑密也。又州名。《韵会》巴蜀地。晋西益州,梁改利州。又姓。《韵会》汉有利乾,为中山相。又《韵补》叶音棃。《古乐府》雨雪霏霏雀劳利,长觜饱满短觜饥。

析:《辰集中·木字部》《唐韵》先击切《集韵》《韵会》先的切《正韵》思积切,□音锡。《说文》破木也。《诗·齐风》析薪如之何,非斧不克。一曰折也。又分也。《书·尧典》厥民析。《孔安国传》丁壮就功,老弱分析也。又剖析。《晋·陶潜·移居诗》疑义相与析。又《史记·律书》寅曰析木。又国名。《书·禹贡》崐崘析支渠搜。又地名。析城,属冀州。又邑名。《左传·僖二十五年》秦取析矣。又《尸子》虹蜺为析翳。又《类篇》相支切,音斯。《周礼·天官·醢人》馈食之豆□析。又草名。张揖曰:析似燕麦。又平声。《唐韵》息黎切。《史记·五帝纪》析支、渠廀。《索隐》作鲜支、渠搜。鲜析音相近,古读鲜为斯。又息例切,音近赐。《后汉·西羌传》濵于赐支。〈注〉赐支者,禹贡所谓析支者也。考证:(《书·禹贡》析支渠搜西戎。)谨照原文改崐崘析支渠搜。

秋:《午集下·禾字部》龝□《唐韵》七由切《集韵》《韵会》雌由切《正韵》此由切,□音鰌。金行之时。《尔雅·释天》秋为白藏。〈注〉气白而收藏也。《释名》秋,就也,言万物就成也。又缯也,缯迫品物使时成也。又《说文》禾谷熟也。《礼·月令》孟夏麦秋至。《□澔曰》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於时虽夏,於麦则秋,故云麦秋。《书·盘庚》乃亦有秋。又《礼·乡饮酒义》西方者秋。秋,愁也。愁之以时,察守义者也。〈注〉愁读为揫,敛也。察严杀之貌。《春秋·繁露》秋之言犹湫也。湫者,忧悲状也。又九月为三秋。《诗·王风》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又四秋。《管子·轻重乙篇》岁有四秋,而分有四时。故曰:农事且作,请以什伍农夫赋耜铁。此谓春之秋。大夏且至,丝纩之所作,此谓夏之秋。大秋成,五谷之所会,此谓秋之秋。大冬营室中,女事纺绩缉缕之所作,此谓冬之秋。又《广韵藻》竹秋,三月也。兰秋,七月也。又秋秋,马腾骧貌。《前汉·礼乐志》飞龙秋游上天。又《扬雄·羽猎赋》秋秋跄跄入西园。《荀子·解蔽篇》凤凰秋秋。〈注〉秋秋,犹跄跄。谓舞也。又春秋,鲁史名。又大长秋,皇后官名。《前汉·百官表》景帝更将行为大长秋。《师古注》将行,秦官名。秋者,收成之时,长者,恒久之义。又姓。又七遥切,音鍫。《扬雄赋》秋秋跄跄。萧该读。又《荀子·解蔽篇》凤凰秋秋,其翼若干,其音若箫。秋与箫为韵。又楚俱切,音蒭。《水南翰记》北方老妪八九十岁,齿落更生者,能於夜出,食人婴儿,名秋姑。秋读如蒭酒之蒭。

毫:《辰集下·毛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胡刀切,音豪。长锐毛也。《老子·道德经》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前汉·鲍宣传》有益毫毛。又言物细曰秋毫,言毫至秋极纤细也。《孟子》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庄子·知北游》秋毫为小,待之成体。《前汉·高帝纪》沛公入关,秋毫无犯。又《谢察微·算经》十丝曰毫,十毫曰厘。《礼·经解》差若毫厘,谬以千里。《晋书·虞预传》毫厘之失。又笔谓之毫。《陆机·文赋》或含毫而邈然。《唐书·刘知几传》每记事载言,则阁笔相视,含毫不断。又蘸笔曰濡毫,落笔曰挥毫。又姓。汉毫康,封安阳侯。又修毫,狗名。《西京亲记》李亨好驰骏狗,有修毫、厘睫、白望、青曹之名。《说文》作豪。籀文作毫。《正字通》毫、豪虽通,然《山海经》豪猪可借毫,孟子《豪杰》之士,《淮南子》智过百人谓之豪,当用豪,俗溷为一,非。又《姓谱》毫、豪分二姓。考证:(《陆机·文赋》或含毫而渺然。)谨照原文渺改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