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未封

李广未封,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因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李广未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ǐ guǎng wèi fēng
成语注音
ㄌㄧˇ ㄍㄨㄤˇ ㄨㄟˋ ㄈㄥ
成语简拼
LGWF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李廣未封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因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慨叹

相关成语

近义词

李广难封、李广不侯

成语接龙

1、李广未封→封刀挂剑→剑及履及→及第成名→名垂后世→世代书香→香消玉碎→碎身粉骨→骨化形销→销毁骨立→立木南门→门庭若市→市井小人→人以群分→分毫无爽→爽然自失→失张冒势→势均力敌→敌惠敌怨→怨天忧人→人才辈出→出门应辙→辙乱旗靡→靡衣玉食→食藿悬鹑

2、李广未封→封刀挂剑→剑戟森森→森罗万象→象箸玉杯→杯水之谢→谢庭兰玉→玉减香消→消极怠工→工力悉敌→敌惠敌怨→怨女旷夫→夫倡妇随→随俗沉浮→浮称流说→说是弄非→非昔是今→今月古月→月下花前→前因后果→果不其然→然糠自照→照本宣科→科头徒跣→跣足科头

3、李广未封→封刀挂剑→剑态箫心→心灰意冷→冷窗冻壁→壁间蛇影→影形不离→离经叛道→道尽涂穷→穷工极巧→巧舌如簧→簧口利舌→舌端月旦→旦夕之危→危言正色→色厉胆薄→薄情无义→义愤填胸→胸无宿物→物以群分→分茅列土→土鸡瓦狗→狗眼看人→人烟浩穰→穰穰满家

4、李广未封→封官许原→原来如此→此动彼应→应时对景→景星凤皇→皇天后土→土穰细流→流落风尘→尘羹涂饭→饭来开口→口出大言→言中事隐→隐居求志→志满意得→得而复失→失张失致→致之度外→外方内圆→圆顶方趾→趾踵相错→错落不齐→齐心併力→力透纸背→背乡离井

5、李广未封→封官许原→原始反终→终而复始→始终不易→易子而食→食前方丈→丈二和尚→尚虚中馈→馈贫之粮→粮尽援绝→绝世独立→立业安邦→邦家之光→光阴似箭→箭不虚发→发宪布令→令原之戚→戚戚具尔→尔雅温文→文章巨公→公私兼顾→顾复之恩→恩深义重→重于泰山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成语「李广未封」是一个主谓式成语。

(2)成语李广未封的形成和名人有关。

(3)打开笔记本,第二页上写着“李广未封”几个大字。

(4)含含写不出成语“李广未封”的拼音。

(5)龙川第一中学的茆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李广未封”。

(6)拳圳哥哥给忘燕和蔓飘讲解了“李广未封”的故事。

(7)小卡不会写成语“李广未封”的最后一个字。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诗:『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中郎将李广任边境上谷太守,他英勇善战,匈奴称他为飞将军,闻风丧胆。他一生不被重用,没有受到封侯的奖赏,最后被逼自杀。他的部将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他的堂兄弟李蔡才能不如他却官至丞相

分字解释

李:lǐ 1、<名>一种落叶小乔木,花白色,果实圆形可食。《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2、<名>一种果实,即李子。《诗经·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3、<名>使者。《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李代桃僵] 原意以桃李喻兄弟,言桃李能共患难,讽弟兄却不能同甘共苦。后转用为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之意。[李下] 语出《乐府诗集·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不正冠。』以后单用或与『瓜田』合用,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广

广:guǎng 1、<形>宽阔,与『狭』相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形>宏大。《荀子·修身》:『君子贫穷而志广。』3、<动>扩大;增广。《出师表》:『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4、<动>宽心;安慰。《屈原列传》:『自以为寿不得长,安悼之,乃为赋以自广。』5、<副>广泛;多余地。《孔雀东南飞》:『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6、<名>广州的简称。《孔雀东南飞》:『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guàng 1、<名>春秋时楚国战车建制名,兵画十五辆为一广。2、<形>横。如『广袤』。kuàng 1、<形>通『旷』,空缺,荒废。2、<名>通『圹』,坟墓。《孔子家语·困誓》:『自望其广,则睪如也。』[广坐] 众人聚会场所。

未:wèi 1、<副>没有;不曾。《廉颇蔺相如列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2、<副>不。《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3、<副>用在句尾表疑问,相当于『否』、『没有』。《书博鸡者事》:『是足以报使君未耶?』4、<名>地支的第八位,古代用以记日子。《登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5、<名>十二时辰之一,相当于下午一至三点。[未亡人] 旧时寡妇自称。

封:fēng 1、<动>在植物的根部培土。《左传·昭公二年》:『宿不敢封植此树。』2、<动>聚土筑坟。《五人墓碑记》:『五亦得以加其土封。』3、<名>疆界;分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又] <名使动>把……作为疆界。《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4、<动>帝王以爵位、土地、名号等赐人。《触龙说赵太后》:『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六国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5、<名>领地;邦国。《尚书·蔡仲之》:『肆予命尔侯于东土,往即乃封。』6、<名>古代帝王或大臣在山上筑坛祭神的活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7、<动>封闭;封合。《鸿门宴》:『籍吏民,封府库。』《记王忠肃公翱事》:『出珠授之,封志宛然。』8、<量>指封缄物的件数。《范进中举》:『一封一封雪白的的细丝锭子。』9、<形>大。《左传·四年》:『封豕长蛇。』

李:《辰集中·木字部》(古文)杍《唐韵》《正韵》良以切《集韵》两耳切《韵会》良士切,□音里。《说文》果名。《素问》东方木也。《尔雅翼》李,木之多子者。《埤雅》李性难老,虽枝枯,子亦不细,其品处桃上。《诗·小雅》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又《韵会》世荐士谓之桃李。《刘向·说苑》树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其实焉。树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莿焉。世谓狄仁杰,桃李皆在公门,正用此事。又《博雅》行李,关驿也。又与理通。《左传·僖十三年》行李之往来。《周语》行李以节逆之。《泊宅编》李理义通,人将有行,必先治□,如孟子之言治任。理亦治也。又星名。《史记·天官书》荧惑为李。《徐广注》内则理兵,外则理政。又司理,□官,亦称司李。《前汉·胡建传》黄帝李法。《管子·法法篇》臯陶为李。又檇李,春秋吴地。又姓。《风俗通》伯阳之后。考证:(《前汉·胡建传》黄帝李治。)谨照原文治改法。

广

广:《寅集下·广字部》《唐韵》《集韵》鱼检切《韵会》疑检切,□腌上声。《说文》因广为屋。象对刺高屋之形。《徐铉曰》因广为屋,故但一边下。《增韵》栋头曰广。《韩愈·游湘西寺诗》剖竹走泉源,开廊架屋广。又《释名》衾,广也。其下广大,如广受人也。又《广韵》鱼掩切,音隒。义同。(广)《唐韵》《集韵》《韵会》□古晃切,光上声。《说文》殿之大屋也。又《玉篇》广,大也。《广韵》广,阔也。《易·系辞》广大配天地。〈疏〉大以配天,广以配地。又州名。《唐书·地理志》岭南道有广州。又姓。《姓谱》出丹阳,广成子之后,宋有广汉。又《玉篇》古旷切,光去声。《周礼·地官·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疏〉马融云:东西为广,南北为轮。《释文》广,古旷反。又车名。《周礼·春官·车仆》广车之萃。〈注〉广车,横□之车也。《释文》广,古旷反。《左传·僖二十八年》西广东宫。〈疏〉楚有左右广,盖兵车之名。《宣二年》分为二广。〈注〉十五乗[音chéng]为一广。又《正字通》音旷。《荀子·王霸篇》人主胡不广焉。〈注〉广,开泰貌。又与旷通。《前汉·五行志》师出过时之谓广。又姑黄切,音光。《尔雅·释兽》回毛在背,阕广。〈疏〉伯乐相马法,旋毛在背者名阕广。《音义》广,音光。又《韵补》叶果五切,音古。《礼·乐记》今夫古乐,进旅退旅,和正以广,弦匏笙簧,会守拊鼓,始奏以文,复乱以武。

未:《辰集中·木字部》《唐韵》《集韵》《类篇》《韵会》《正韵》□无沸切,音味。《说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叶之形。《尔雅·释天》太岁在未曰协洽。《礼·月令注》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汉·律正志》昧薆於未。《释名》未,昧也。日中则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犹不也,未有不,即有也。又未央,复姓。见《李淳风·乙巳占》。

封:《寅集上·寸字部》《唐韵》府容切《集韵》《韵会》方容切,□音崶。《说文》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徐曰》各之其土也,寸守其法度也。本作封,隶作封,从圭所执也。《周礼·春官·大宗伯》王大封,则告后土。〈注〉封,土地之事也。又《大戴礼》五十里而封。又《前汉·□法志》同十为封,封十为畿,畿方千里。又封疆之官曰封人。《周礼·地官》封人掌设王之社壝,为畿封而树之。又《大司徒之职》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沟封之。〈注〉封,起土界也。土在沟上谓之封,封上树木以为固也。又大也。《诗·商颂》封建厥福。《书·舜典》封十有二山。《孔传》封,大也。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以为其州之镇。又封禅,祭名。积土增山曰封,为墠祭地曰禅。《孝经纬》封於泰山,禅於梁甫。《白虎通》王者封禅以告太平。金泥银绳,封以印玺。孔子登泰山,观易姓而王可得而数者,七十余封是也。又聚土曰封。《周礼·地官·冢人》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树数。又培也。《吴语》封殖越国。〈注〉壅本曰封。又富厚也。《史记·货殖传》无秩禄之奉,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又凡专利自私曰封。《诗·周颂》无封靡于尔邦。《礼·王制》名山大泽不以封。《郑注》与民同财,不得障管也。又缄也。汉制,奏事皁囊封板,以防宣泄,谓之封事。又《前汉·平帝纪》诸乗[音chéng]传者,持尺五木传信,封以御史大夫印。又国名。《礼·明堂位》封父龟。〈注〉封父,国也。又州名。苍梧郡地,隋为封州。又姓。黄帝时有封钜。又贲氏改封氏。又穿封,复姓。又土精。《白泽图》物如小儿手,无指,名封。食之多力。又封豕,大豕名。又去声。《广韵》芳用切,音葑《书·蔡仲之命》往即乃封。徐邈读。又叶府良切,音方。《韩愈·李道古铭》本支于今,其尚有封。叶下亡。封字从□从寸作。考证:(《礼·王制》五十里为封。)谨按王制无此文,查系大戴礼王言篇。谨据改为大戴礼五十里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