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乐以忘忧,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

乐以忘忧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è yǐ wàng yōu
成语注音
ㄩㄝˋ ㄧˇ ㄨㄤˋ ㄧㄡ
成语简拼
LYWY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复杂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樂以忘憂
成语英文
seek pleasure in order to free oneself from care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相关成语

成语接龙

1、乐以忘忧→忧国忧民→民和年稔→稔恶盈贯→贯朽粟陈→陈古刺今→今是昨非→非同小可→可乘之隙→隙大墙坏→坏植散群→群鸿戏海→海纳百川→川泽纳污→污七八糟→糟糠之妻→妻荣夫贵→贵极人臣→臣心如水→水性杨花→花团锦簇→簇锦团花→花好月圆→圆凿方枘→枘圆凿方→方来未艾→艾发衰容→容头过身→身怀六甲→甲第连天→天老地荒→荒唐无稽→稽古振今→今雨新知→知难而退→退藏于密→密不通风→风旋电掣→掣襟露肘→肘胁之患→患得患失→失张冒势→势在必行→行崄侥幸→幸灾乐祸→祸从天降→降尊纡贵→贵贱无二→二满三平→平易近民→民不畏死→死于非命→命蹇时乖→乖唇蜜舌→舌尖口快→快步流星→星灭光离→离心离德→德言工容→容光焕发→发蒙解缚→缚鸡之力→力学笃行→行思坐忆→忆苦思甜→甜嘴蜜舌→舌剑唇枪→枪声刀影→影只形单→单鎗匹马→马去马归→归正首丘→丘山之功→功德无量→量小力微→微为繁富→富贵不淫→淫词秽语→语妙天下→下气怡声

2、乐以忘忧→忧国爱民→民贼独夫→夫人裙带→带水拖泥→泥牛入海→海立云垂→垂拱而治→治国安民→民安国泰→泰极而否→否极泰回→回光返照→照猫画虎→虎啸风生→生面别开→开国承家→家至户晓→晓以大义→义正辞严→严陈以待→待贾而沽→沽名干誉→誉满天下→下气怡色

3、乐以忘忧→忧国奉公→公子哥儿→儿女夫妻→妻儿老小→小受大走→走马到任→任重才轻→轻诺寡信→信口开呵→呵欠连天→天冠地屦→屦及剑及→及溺呼船→船坚炮利→利喙赡辞→辞金蹈海→海底捞月→月中折桂→桂折兰摧→摧朽拉枯→枯骨之余→余腥残秽→秽德垢行→行号卧泣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似这等乐以忘忧,胡必归欤!▼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三折

(2)…节,自然而然,却不是身闲也?』长老闻言,只得乐以忘忧。放辔催银-,兜缰趱玉龙。师徒们上得山来,十分险…——明·吴承恩《西游记》

(3)…皂衲衣。老蓝毡笠,遮烟盖日果稀奇;毛皂衲衣,乐以忘忧真罕见。手持钢斧快磨明,刀伐干柴收束紧。担头春色…——明·吴承恩《西游记》

(4)…两全之美也?』三藏闻言,如醉方醒,似梦初觉,乐以忘忧,称谢不尽,道:『深感贤徒高见。』四众同心合意…——明·吴承恩《西游记》

成语造句

(1)成语「乐以忘忧」是一个复杂式成语。

(2)成语乐以忘忧和心情有关。

(3)打开笔记本,第二页赫然是“乐以忘忧”几个大字。

(4)丰顺县茶背中学的太叔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乐以忘忧”。

(5)俊郎大哥哥给许旖和茶朵讲述了“乐以忘忧”的历史典故

(6)亮亮写不出成语“乐以忘忧”,导致语文测试仅仅考了97分。

(7)灵儿不会写成语“乐以忘忧”的最后一个字。

(8)古人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之说。

(9)下学上达,好古敏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10)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1)一到晚上,她家里便充满了青春的律动,能够使人乐以忘忧。

(12)妙道勤求,乐以忘忧,要蜗名蝇利心休。见元·刘志渊《行香子》词。

(13)一个爱书成痴的人,必是手不释卷、沉潜其中的,与书为友,朝夕共处,读之思之,乐以忘忧。

(14)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5)他培养和鼓励下层弟子发奋好学,苦心修养,乐以忘忧,而不像法墨两家那样指责人主不慧、环境不公,把升迁的希望多寄托在他人身上。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讲学,来到楚国叶邑,叶公沈诸梁接待了他,他对孔子不怎么了解,就悄悄地问子路,子路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他。孔子事后得知就对子路说以后就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分字解释

乐:yuè 1、<名>音乐。《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2、<名>乐器。《周礼·春官》:『掌六律六同之和……以为乐器。』3、<动>欣赏音乐。《庄暴见孟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lè 1、<形>快乐。《兰亭集序》:『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又] <形意动>以……为乐。《谏太宗十思疏》:『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2、<名>乐趣。《岳阳楼记》:『此乐何极。』3、<动>喜欢;乐意。《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乐方] 音乐的法度。[乐岁] 丰年。

以:yǐ 1、<动>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2、<动>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3、<动>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4、<介>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5、<介>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6、<介>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7、<介>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8、<介>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9、<连>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10、<连>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以入。』11、<连>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2、<连>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13、<连>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以贻之。』14、<连>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15、<连>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16、<副>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17、<动>通『已』。停止。《齐桓晋文之事》:『无以,则王乎?』18、<副>只是。《冯谖客孟尝君》:『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以往] 以后。[以为] (1)认为。(2)使……成为。(3)把……当作。(4)作为;用作。

忧:yōu 1、<动>忧虑。《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2、<名>让人忧虑的事情。《论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愤] 忧愁愤懑。

乐:《辰集中·木字部》《唐韵》五角切《集韵》《韵会》《正韵》逆角切,□音岳。《说文》五声八音之总名。《书·舜典》夔,命女典乐,敎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易·豫卦》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礼·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又钟鼓、羽龠、干戚,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孝经》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又姓。《左传》晋大夫乐王鲋,《战国策》燕乐毅。复姓。《孟子》乐正裘。又《唐韵》卢各切《集韵》《韵会》《正韵》正各切,□音洛。喜乐也。《通论》喜者主於心,乐者无所不被。《易·系辞》乐天知命。《孟子》与民同乐。又《集韵》力照切《正韵》力召切,□音疗。《诗·陈风》可以乐饥。毛音洛,郑音疗。又《集韵》《韵会》《正韵》□鱼敎切。《论语》仁者乐山。又益者三乐。又《韵补》卢谷切,音禄。《太公·下略》四民用虚,国乃无储。四民用足,国乃安乐。《班固·东都赋》食举雍彻,太师奏乐,陈金石,布丝竹。又《唐韵》鲁刀切,音劳。《广韵》伯乐相马。一作博劳。考证:(《孝经》移风移俗,莫善于乐。)谨照原文移俗改易俗。

以:《子集中·人字部》《韵会》《正韵》□养里切,怡上声。为也。《论语》视其所以。又因也。《诗·邶风》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传·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鲁故之以。〈注〉以鲁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执而问其以。又用也。《论语》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又《左传·僖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易·师卦》能以衆[音zhòng]正。又《诗·周颂》侯强侯以。〈注〉强民有余力来助者,以间民转移执事者。又同已。《孟子》无以,则王乎。又古以与声相通。《礼·燕礼》君曰:以我安。〈注〉犹与也。《魏书·李顺传》此年行师,当克以不。《韩愈·剥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注〉韩文与多作以。又《集韵》与似同。《易·明夷》箕子以之。郑氏,荀氏皆作似。考证:(《诗·卫风》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谨照原书卫风改邶风。

忘:《卯集上·心字部》《集韵》《韵会》武方切《正韵》无方切,□音亡。《说文》不识也。《增韵》忽也。又遗也。《书·微子之命》予嘉乃德,曰笃不忘。谓不遗也。又《仪礼·士冠礼》寿考不忘。〈注〉长有令名,不忽然而遽尽也。又善忘,病也。《庄子·达生篇》气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又坐忘,无思虑也。《庄子·大宗师》回坐忘。又《广韵》《正韵》巫放切《集韵》《韵会》无放切,□音妄。《韵会》弃忘也。《增韵》遗忘也。《周礼·地官·司刺》三宥,一曰遗忘。又志不在也。《左传·隐七年》郑伯盟,歃如忘。〈注〉志不在于歃血也。又《韩愈·别窦司直诗》中盘进橙栗,投掷倾脯酱。欢穷悲心生,婉恋不能忘。《说文》从心从亡。会意。

忧:《卯集上·心字部》《集韵》尤救切,音佑。《玉篇》心动也。◎按《说文》集韵皆训不动,惟玉篇训心动。从心从尤。似应玉篇为是。(忧)(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於求切《正韵》於尤切。本作□。今作忧。《说文》愁也。《尔雅·释诂》思也。〈疏〉忧者。愁思也。《书·洪范》六极,三曰忧。又疾也。《礼·曲礼》某有负薪之忧。〈注〉忧或为疾。又幽也。《易·乾卦》忧则违之。〈注〉谓时当幽隐也。又辱也。《易·系辞》小人道忧也。又居丧曰忧。《书·说命》王宅忧。又孕病曰忧。《晋语》文王在母不忧。又人忧则头低垂。《礼·曲礼》下于带则忧。〈注〉忧则低也。又幽忧曰癙忧。《诗·小雅》癙忧以痒。《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又姓。出《姓苑》。又《韵会》乌侯切,音讴。义同。《集韵》作□。又《集韵》《韵会》□於救切。《集韵》虑也。诗序,百姓见忧。徐邈读。又叶於希切,音衣。《易林》不见叔姫,使伯心忧。又叶衣虚切,音於。《易林》出入休居,安止无忧。《黄庭经》三神之乐由隐居,倏忽游遨无遗忧。又叶伊姚切,音妖。《三略》士可下而不可骄,将可乐而不可忧。又叶一笑切,音要。《诗·王风》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又《唐风》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鹄,居号切。又叶於纠切,音黝。《晋语》商之衰也,其铭有之,曰: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只取忧也。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为膏而,只离咎也。《集韵》本作□,或作懮。《说文》从心从页。页,首也。心忧则发白。又《字汇补》亦与□同。《说文》忧和之行也。引《诗》布政忧忧。后人以□愁之字从忧,遂以忧和之字从□,浸失六书之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