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凉的征兆是什么?应如何处理?

浏览

  防止炉凉是高炉操作的主要内容,炉凉分初期炉凉与严重炉凉,它们的征兆分别为:

  (1)初期炉凉征兆:

  1)风口向凉。

  2)风压逐渐降低,风量自动升高。

  3)下料速度在不增加风量的情况下自动加快。

  4)炉渣中FeO含量升高,渣温降低。

  5)容易接受提高炉温措施。

  6)炉顶温度、炉喉温度降低。

  7)压差降低,下部静压力降低。

  8)生铁含硅下降,含硫量上升。

  (2)严重炉凉征兆:

  1)风压、风量不稳,两曲线向相反方向剧烈波动。

  2)炉料难行,有停滞塌陷现象。

  3)炉顶压力波动,悬料后顶压下降。

  4)下部压差由低变高,下部静压力降低,上部压差下降。

  5)风口发红,出现生料,有涌渣、挂渣现象。

  6)炉渣变黑,渣、铁温度急剧下降,生铁含硫量上升。

  处理炉凉的方法:

  (1)必须抓住初期征兆,及时增加喷吹燃料量,提高风温,必要时减少风量,控制料速,使料速与风量相适应。

  (2)如果炉凉因素是长期性的,应减轻焦炭负荷。

  (3)剧凉时,风量应减少到风口不灌渣的最低程度,为防止提温造成悬料,可临时改为按风压操作。

  (4)剧凉时除采取下部提高风温、减少风量、增加喷吹燃料量等提高炉温的措施外,上部要适当加入净焦和减轻焦炭负荷。

  (5)组织好炉前工作,当风口涌渣时,及时排放渣、铁,并组织专人看守风口,防止自动灌渣烧出。

  (6)炉温剧凉又已悬料时,要以处理炉凉为主,首先保持顺利出渣出铁,在出渣出铁后坐料。必须在保持一定的渣、铁温度的同时,照顾炉料的顺利下降。

  (7)若高炉只是一侧炉凉时,应首先检查冷却设备是否漏水,发现漏水后及时切断漏水水源。若不是漏水造成的经常性偏炉凉,应将此部位的风口直径缩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