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白啄木鸟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浏览

乳白啄木鸟的图片

乳白啄木鸟(学名:Celeus flavus,英文名:Cream-colored Woodpecker)是啄木鸟科冠啄木鸟属的鸟类。

乳白啄木鸟(拉丁学名:Celeus flavus,英文名:Cream-colored Woodpecker)又名乳脂色啄木,体长24~26厘米,体重90~130克,除翅膀和尾羽为浅棕色外通体金黄,雌雄区别在于雄鸟的面颊下方呈鲜红色。乳脂色啄木栖息于森林地区,常见于河流附近;单独生活,大多数啄木鸟只能用前后四趾攀附在树干上,而乳脂色啄木可以像雀形目鸟类一样栖止在横枝上的。在啄木鸟这个大家族的200多个成员中,最漂亮的一种当属乳脂色啄木。

中文学名:乳白啄木鸟

拉丁学名:Celeus flavus

英文俗名:Cream-colored Woodpecker

命名作者:Statius Müller, 1776

中文目名:鴷形目(Piciformes)

中文科名:啄木鸟科(Picidae)

中文属名:冠啄木鸟属(Celeus)

繁殖区:南美洲 : Amazonia, se Brazil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乳脂色啄木 乳脂色啄木

体长24~26厘米,体重90~130克,除翅膀和尾羽为浅棕色外通体金黄,雌雄区别在于雄鸟的面颊下方呈鲜红色。

生活习性

乳脂色啄木的食物主要为白蚁、蛴螬等昆虫,也吃种子、水果等。

生长繁殖

乳脂色啄木于每年8~11月间交配繁殖,一雄配一雌,求偶期间雄鸟一改平常沉默的作风,用喙使劲敲击空树干或金属来“倾诉爱的心声”,借以吸引雌鸟注意,双亲共同筑巢育雏,雏鸟的孵化期、哺育期、性成熟期、寿命均不详。

地理分布

苏里南、巴西、圭亚那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秘鲁、智利、阿根廷等国。

保护现状

IUCN红色名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定为无危级别(LeastConcern、“LC”)。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乳脂色啄木野生数量尚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