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胸山鹪莺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浏览

灰胸山鹪莺的图片

灰胸山鹪莺(学名:Prinia hodgsonii,英文名:Grey-breasted Prinia)是扇尾莺科鹪莺属的鸟类,又叫灰胸鹪莺。胸部灰色。是一种体型略小(12厘米)的灰褐色鹪莺。具略长的凸形尾。国内仅分布于西南。

中文学名:灰胸山鹪莺

拉丁学名:Prinia hodgsonii

英文俗名:Grey-breasted Prinia

命名作者:Blyth, 1844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扇尾莺科(Cisticolidae)

中文属名:山鹪莺属(Prinia)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920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灰胸山鹪莺:形态特征图 灰胸山鹪莺:形态特征图 灰胸山鹪莺:繁殖羽 灰胸山鹪莺:繁殖羽

体型略小(12厘米)的灰褐色鹪莺。具略长的凸形尾。

繁殖期成鸟:上体偏灰,飞羽的棕色边缘形成翼上的褐色镶嵌型斑纹;下体白,具明显的灰色胸带。非繁殖期的成鸟及幼鸟难与非繁殖期的暗冕鹪莺相区分,但浅色的眉纹较短(于眼后模糊不清);嘴较小而色深,尾端白色而非皮黄色。尾比褐头鹪莺短很多。亚种 rufula 于非繁殖期头顶多棕色,下体奶棕色。

虹膜-橘黄;嘴-黑色(冬季褐色);脚-偏粉色。

叫声:鸣声为响而尖的chiwee-chiwee-chiwi-chip-chip-chip声,音调音量均上升至突然停止。叫声为chew-chew-chew或连续的zee-zee-zee声。

地理分布

灰胸山鹪莺:地理分布图 灰胸山鹪莺: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麓至中国西南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常见于次生林下植被、灌丛及草地,高可至海拔1800米。亚种confusa 为留鸟于四川南部及云南西部和南部;rufula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北部。

生活习性

灰胸鹪莺 灰胸鹪莺

习性:冬季结群。惧生且藏匿不露。习性似暗冕鹪莺但喜较干燥的栖息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