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脚雁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浏览

粉脚雁的图片

粉脚雁(学名:Anser brachyrhynchus,英文名:Pink-footed Goose)是鸭科雁属的鸟类,又叫粉足雁。分布于古北界。头颈部深暗,雁嘴黄色有黑色斑块,腿粉红色是其最明显的标志。

中文学名:粉脚雁

拉丁学名:Anser brachyrhynchus

英文俗名:Pink-footed Goose

命名作者:Baillon, 1834

中文目名:雁形目(A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鸭科(Anatidae)

中文属名:雁属(Anser)

繁殖区:古北界 : nw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粉脚雁 粉脚雁

粉脚雁身长60~75cm,翼展145~160cm,体重2200~2700g,寿命22年。在雁属种类中的足较小,有一个较短的脖子,头部和嘴喙较紧凑与灰鹅是最接近的一种。头颈部深暗,雁嘴黄色有黑色斑块,腿粉红色是其最明显的标志。粉脚雁身体的主要颜色比较浅,以浅棕色和灰色为主,有白色羽缘,更重要的是尾部,羽毛的中间是黑色有较宽的白色边缘。肩和一级飞羽的羽毛几乎形成一组光谱:银灰色、粉色和灰色。

地理分布

粉脚雁 粉脚雁

分布于北美地区、欧亚大陆。

生活习性

粉脚雁 粉脚雁 粉脚雁 粉脚雁

粉脚雁夏季栖息于北极苔原,沼泽和池塘等地,巢建于多种类型的环境,平地、陡峭的悬崖和十分干燥地面。在冬天,则流连于草甸,已经收获的马铃薯地或谷物地。依赖于大型湖泊或河口滩涂。 这是一个迁徙物种。 8月下旬离开斯匹次卑尔根冰岛格陵兰岛东部,飞到不列颠群岛,丹麦海岸和北海。最西部的物种达到南部的佛兰德和加莱海岸、爱尔兰和加莱。

像所有的雁一样,它们有强大的飞行能力,伸出脖子和自己的同伴保持相同的距离。以至于在迁移过程中能顺利的越过海洋和山脉。

粉脚雁是一个高度素食者。逗留在冻土地带时,吃滋生于陆地的植物和水生草本植物的根和种子。在冬天它们会充分利用农作物进行活动,导致对苗木作物的危害。鸟类保护专家认为应该选择性保留一些冬季谷物以便粉脚雁取食。实践表明马铃薯的块茎对这些雁更有吸引力,特别是在秋天它们在迁移过程中。

生长繁殖

粉脚雁 粉脚雁

雁巢用苔藓,地衣和羽毛做内衬。雌雁每巢产4至5枚卵。孵化期持续25至28天,由雌性单独进行孵化。在大约56天之后,幼雁可以飞行。

保护现状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