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鹨科的简介、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长繁殖、亚种分化、保护现状、岩鹨科大全

浏览

岩鹨科的图片

岩鹨科(学名:Prunellidae)是雀形目(学名:Passeriformes)的一属。

岩鹨科(学名:Prunellidea)在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是鸟纲中的雀形目中的一个科。岩鹨科是旧大陆的鸟类,在古北界分布广泛,有1属13种36 个亚种,中国有1属9种。岩鹨为中小型鸟类,栖息于高山岩石及森林草甸中,以昆虫为食,常在岩石缝隙中筑巢。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岩鹨科(Prunellidae)

中国野生鸟类:

鸟种简介

中文学名:岩鹨科 岩鹨科 岩鹨科

拉丁学名:Prunellide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岩鹨科

属:1属

亚属:13种

种:36亚种

英文名称:Accentors

外形特征

该科鸟类体形均较小如一般麻雀大小。嘴细尖,嘴基较宽,而在嘴长的中间部位有一明显的紧缩,这是该科鸟类特异之处;鼻孔大而斜向,并有皮膜盖着;嘴须少而柔软;前额羽稍松散,并不彼此紧贴覆盖;尾为方尾或稍凹;跗蹠前缘具盾状鳞。 岩鹨科 岩鹨科

生活习性

生活在海拔较高的裸岩、荒漠地区或荒漠干燥的灌丛、草丛地区,亦有在林间居民点附近或林缘灌丛。除繁殖期成对或单独活动外,其他季节多呈家族群或小群活动。性活泼而机警,常在高山矮林、溪谷、溪边柳树灌丛、杜鹃灌丛、高山草甸、岩石荒坡、草地和农耕地上活动和觅食,当人接近时,则立刻起飞,飞不多远又落入灌丛或杂草丛中。主要以甲虫、蛾、蚂蚁等昆虫为食,也吃蜗牛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果实、种子与草子等植物性食物。在高山、荒漠和林间居民点的篱棚附近常能听到其清脆悦耳的鸣叫声。

地理分布

分布从北欧的斯堪底那维亚,英国,法国,北非至中东到喜马拉雅山脉周围地区。是古北界的代表鸟类。 岩鹨科 岩鹨科岩鹨科(分布图)

生长繁殖

繁殖期5-7月。4月中下旬雄鸟即开始占区,站在岩石或大的石头上鸣叫。营巢于岩石下、土堆旁和灌木丛中。巢呈杯状,主要由枯草和苔藓构成。每窝产卵4-5枚,卵淡蓝色,光滑无斑,有的钝端微被褐色小斑点,卵为椭圆形。

亚种分化

(1属13种)

1.黑喉岩鹨(学名:Prunellaatrogularis) 岩鹨科 岩鹨科红岩

2.领岩鹨(学名:Prunellacollaris)

3.也门岩鹨(学名:Prunellafagani)

4.褐岩鹨(学名:Prunellafulvescens)

5.高原岩鹨(学名:Prunellahimalayana)

6.栗背岩鹨(学名:Prunellaimmaculata)

7.贺兰山岩鹨(学名:Prunellakoslowi)

8.林岩鹨(学名:Prunellamodularis)

9.棕眉山岩鹨(学名:Prunellamontanella) 岩鹨科 岩鹨科岩鹨科(分布图)

10.眼斑岩鹨(学名:Prunellaocularis)

11.鸲岩鹨(学名:Prunellarubeculoides)

12.红岩鹨(学名:Prunellarubida)

13.棕胸岩鹨(学名:Prunellastrophiata)

保护现状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近危(NT)——1种;低危(LC)——12种。

岩鹨科鸟类大全

岩鹨属岩鹨科:岩鹨属 该鸟种在中国有分布

学名:Prunella


相关文章